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52970发布日期:2022-06-18 02:2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从而在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置的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基板和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以及夹置在两者之间的液晶层。
3.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制程中会引入杂质或者液晶材料受到污染,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层中通常会存在杂质离子,这些杂质离子会聚集在cf基板和/或tft基板上,由于这些杂质离子带有电荷,cf基板和/或tft基板上会产生偏电场,当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cf基板和/或tft基板上的偏电场会影响画面的正常显示,从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图像不能正常显示或者液晶显示面板在切换图像时画面出现残影,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不会出现因杂质离子聚集产生偏电场而导致显示画面受到影响的情况,显示效果较好。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6.第一基板;
7.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8.液晶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9.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每个所述子像素区域均包括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所述第二基板中设有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第一tft以及第二tft,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于所述主像素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于所述次像素区域设置,所述第一tft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tft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
10.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用于使所述主像素区域显示图像,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用于驱使所述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聚集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对应于所述次像素区域的位置;
11.所述第一基板中设有第一遮挡层,所述第一遮挡层对应所述次像素区域设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加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为第一方波,施加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为第二方波,施加于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压为恒定电压。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波的最大电压为a1,所述第一方波的最小电压为a2;所述第二方波的最大电压为b1,所述第二方波的最小电压为b2;所述公共电压的大小为c;其中,a1、a2、b1、b2、c之间的关系为
│a1-c



c-a2│
,且
│b1-c



c-b2│

14.在一些实施例中,|
│b1-c
│‑│
c-b2│
|≧0.5v。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像素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次像素区域的面积。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挡层的材料为金属。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包括钼和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中还设有第二遮挡层,所述第二遮挡层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的间隔区域内。
1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20.采用第一方波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进行驱动,采用第二方波对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进行驱动,同时,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上施加恒定的公共电压;
21.所述第一方波的最大电压为a1,所述第一方波的最小电压为a2;所述第二方波的最大电压为b1,所述第二方波的最小电压为b2;所述公共电压的大小为c;其中,a1、a2、b1、b2、c之间的关系为
│a1-c



c-a2│
,且
│b1-c



c-b2│

22.在一些实施例中,|
│b1-c
│‑│
c-b2│
|≧0.5v。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子像素区域包括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主像素区域的第一像素电极和次像素区域的第二像素电极分别由第一tft和第二tft进行驱动,使得第一像素电极用于使主像素区域显示图像,第二像素电极用于驱使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聚集在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上对应于次像素区域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一遮挡层对次像素区域进行遮挡,可以避免次像素区域漏光影响画面显示,因此该液晶显示面板不会出现因杂质离子聚集产生偏电场而导致显示画面受到影响的情况,显示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子像素区域和第一遮挡层的对应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波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方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杂质离子的聚集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子像素区域和第一遮挡层的对应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以及液晶层30,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相对设置;液晶层30夹设于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之间。
32.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s,每个子像素区域s均包括主像素区域m和
次像素区域n,第二基板中设有第一像素电极421、第二像素电极422、第一tft(未图示)以及第二tft(未图示),其中,第一像素电极421对应于主像素区域设置,第二像素电极422对应于次像素区域设置,第一tft与第一像素电极421电性连接,第二tft与第二像素电极422电性连接;
33.其中,第一像素电极421用于使主像素区域m显示图像,第二像素电极422用于驱使液晶层30中的杂质离子聚集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位置;
34.第一基板10上设有第一遮挡层51,第一遮挡层51对应次像素区域n设置。
3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板10上背离液晶层30的一侧为出光侧。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100,由于子像素区域s包括主像素区域m和次像素区域n,主像素区域m的第一像素电极421和次像素区域n的第二像素电极422分别由第一tft和第二tft进行驱动,使得第一像素电极421用于在第一tft驱动下使主像素区域m用于显示图像,第二像素电极422用于在第二tft驱动下吸引液晶层30中的杂质离子,使液晶层30中的杂质离子聚集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一遮挡层51对次像素区域n进行遮挡,可以避免次像素区域n漏光影响画面显示,因此该液晶显示面板100不会出现因杂质离子聚集产生偏电场而导致显示画面受到影响的情况,显示效果较好。
37.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杂质离子聚集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位置,因此这些位置会产生偏电场,如果将次像素区域n用于画面显示,其显示的画面质量必然较差,从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整体显示效果,因此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第一遮挡层51对次像素区域n进行遮挡,即仅通过主像素区域m来显示画面,由于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对应于主像素区域m的位置不会聚集杂质离子,因此可以实现较好的显示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整个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品质。
38.请结合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公共电41,公共电极41设置于第一基板10或第二基板20中;施加于第一像素电极421上的电压为第一方波,施加于第二像素电极422上的电压为第二方波,施加于公共电极41上的公共电压为恒定电压。
39.请结合图4和图5,第一方波的最大电压为a1,第一方波的最小电压为a2;第二方波的最大电压为b1,第二方波的最小电压为b2;公共电压的大小为c;其中,a1、a2、b1、b2、c之间的关系为:
│a1-c



c-a2│
,且
│b1-c



c-b2│

40.示例性地,|
│b1-c
│‑│
c-b2│
|≧0.5v。
41.示例性地,主像素区域m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次像素区域n的面积。示例性地,次像素区域n的面积可以为主像素区域m的面积的4/5、3/5、2/5、2/3、1/2、1/3、1/4、1/5、1/6、1/7、1/8、1/9、1/10等。由于次像素区域n的面积较小,即,次像素区域n在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中的占比较小,从而有利于提升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和显示亮度。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子像素区域s为8domain(8畴)设计,其中,主像素区域m与次像素区域n均为4domain(4畴)设计。
43.示例性地,第一遮挡层51的材料为黑色树脂材料。由于黑色树脂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光性能,因此可以有效的吸收光线,避免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上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区域出现漏光导致影响显示效果。示例性地,黑色树脂材料可以包括树脂材料和黑色颜
料,树脂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等,黑色颜料可以为炭黑等。
44.示例性地,第一遮挡层51的材料为金属。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可以包括钼(mo)和钛(ti)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钼、钛等金属具有较好的反光性能,因此可以有效的阻挡光线,避免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上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区域出现漏光导致影响显示效果。
45.请结合图1和图2,第一基板10上还设有第二遮挡层52,第二遮挡层52设置于相邻的子像素区域s的间隔区域内。
46.示例性地,第二遮挡层52的材料为黑色树脂材料。由于黑色树脂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光性能,因此可以有效的吸收光线,避免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上对应于子像素区域s的间隔区域出现漏光导致影响显示效果。
47.示例性地,第二遮挡层52的材料为金属。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可以包括钼(mo)和钛(ti)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钼、钛等金属具有较好的反光性能,因此可以有效的阻挡光线,避免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上对应于子像素区域s的间隔区域出现漏光导致影响显示效果。
48.请结合图1,第一基板10上设有公共电极41和彩色滤光片12,第二基板20上设有第一像素电极421、第二像素电极422、第一tft(未图示)以及第二tft(未图示)。此时,液晶显示面板100可以为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型液晶显示面板。
49.请结合图2,第一基板10上设有彩色滤光片12,第二基板20上设有公共电极41、第一像素电极421、第二像素电极422、第一tft(未图示)以及第二tft(未图示)。其中,公共电极41和第一像素电极421、第二像素电极422通过绝缘层60间隔开。此时,液晶显示面板100可以为边缘电场驱动(fringe-field switching,ffs)型液晶显示面板。
50.请结合图1和图2,第一基板10还可以包括第一衬底11,公共电极41、彩色滤光片12等膜层可以设置于第一衬底11上。第一衬底11可以为刚性基板或柔性基板,刚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玻璃,柔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等聚合物。
51.第二基板20还可以包括第二衬底21,第一像素电极421、第二像素电极422等膜层可以设置于第二衬底21上。第二衬底21可以为刚性基板或柔性基板,刚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玻璃,柔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等聚合物。
5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以用于驱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00,驱动方法包括:
53.请参阅图4,采用第一方波对第一像素电极421进行驱动,请参阅图5,采用第二方波对第二像素电极422进行驱动,同时,在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公共电极41上施加恒定的公共电压;
54.第一方波的最大电压为a1,第一方波的最小电压为a2;第二方波的最大电压为b1,第二方波的最小电压为b2;公共电压的大小为c;其中,a1、a2、b1、b2、c之间的关系为:
│a1-c



c-a2│
,且
│b1-c



c-b2│

55.示例性地,当第一方波的最大电压a1为9v,第一方波的最小电压a2为5v,公共电压c为7v时,
│a1-c

=2v,

c-a2│
=2v,此时,
│a1-c



c-a2│

56.在一些实施例中,|
│b1-c
│‑│
c-b2│
|≧0.5v。示例性地,|
│b1-c
│‑│
c-b2│
|的数值可以为0.5v、1v、1.5v、2v、2.5v、3v、3.5v、4v等。
57.示例性地,当第二方波的最大电压b1为9v,第二方波的最小电压b2为4v,公共电压c为7v时,
│b1-c

=2v,

c-b2│
=3v,此时,
│b1-c



c-b2│
,|
│b1-c
│‑│
c-b2│
|=1v。
58.需要说明的是,对主像素区域m而言,由于
│a1-c



c-a2│
,也即是说,在分别采用第一方波的最大电压a1和最小电压a2对第一像素电极421进行驱动时,液晶层30的两侧的电压的方向刚好相反,且电压的绝对值相等,因此,随着第一方波的最大电压a1和最小电压a2的交替,液晶层30内的杂质离子在液晶层30内沿着相反的方向交替移动相同的距离,使得杂质离子在从第一基板10至第二基板20的方向上的实际位移为零,最终导致杂质离子悬浮在液晶层30中,由于杂质离子不会吸附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对应于主像素区域m的位置,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主像素区域m,不会出现因杂质离子聚集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导致产生偏电场进而导致显示画面受到影响的情况。
59.对次像素区域n而言,由于
│b1-c



c-b2│
,也即是说,在分别采用第二方波的最大电压b1和最小电压b2对第二像素电极422进行驱动时,液晶层30的两侧的电压的方向相反,但是电压的绝对值不相等,因此,随着第一方波的最大电压b1和最小电压b2的交替,液晶层30内的杂质离子在液晶层30内沿着相反的方向交替移动,由于两个方向上的电压的绝对值不相等,因此杂质离子在液晶层30内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不同,进而杂质离子在从第一基板10至第二基板20的方向上的实际位移不会为零,最终会导致杂质离子逐渐朝向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移动,并且吸附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位置,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次像素区域n,杂质离子会聚集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导致产生偏电场,如果此时次像素区域n也用于显示画面,那么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必然受到影响,但是由于第一基板10上设有第一遮挡层51,且第一遮挡层51用于对次像素区域n进行遮挡,也即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次像素区域n不用于画面显示,因此次像素区域n不会对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造成任何影响。
60.并且,如图6所示,由于次像素区域n内存在偏置电压(即|
│b1-c
│‑│
c-b2│
|),液晶层30中对应次像素区域n的杂质离子70逐渐吸附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从而导致液晶层30中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区域的杂质离子70的浓度逐渐降低,由于液晶层30中对应于主像素区域m的区域的杂质离子70的浓度相对较高,因此液晶层30中对应于主像素区域m的区域的杂质离子70会逐渐朝向液晶层30中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区域扩散,最终,液晶层30中对应于主像素区域m的区域的杂质离子70全部转移至液晶层30中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区域,并且吸附在第一基板10和/或第二基板20上对应于次像素区域n的位置,此时,由于液晶层30中对应于主像素区域m的区域已经不存在杂质离子70,因此可以实现最佳的显示效果。
6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00。
62.示例性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游戏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屏的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装饰等。
63.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
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