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5179发布日期:2022-07-06 02:4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的使用的增加,用户已变得开始关注其他个人能够读取敏感或私人信息。在公共场所,使用者越来越重视个人的信息隐私,防窥显示装置这一概念逐渐受使用者关注。最初的防窥装置是在显示装置外表面贴一层防窥膜,可实现左右发黑不可视,但这种防窥膜会降低显示装置亮度,且无法做到防窥模式与非防窥模式切换。因此现有的可切换防窥显示装置通常为在现有显示器基础上额外新增一调光盒来控制显示装置左右侧方向光线,实现左右双向可切换防窥。现有的可切换防窥显示装置只能实现左右侧方向的防窥,不能同时实现在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同时实现在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
4.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5.第一偏光片;
6.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相对设置;
7.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
8.液晶调光盒,所述液晶调光盒设在所述第二偏光片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液晶调光盒包括调光液晶层;
9.第三偏光片,所述第三偏光片设在所述液晶调光盒远离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一侧;
10.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相垂直,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相平行。
11.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对称轴和第二对称轴,所述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的交点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夹角为负45度,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夹角为正45度。
12.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对称轴和第二对称轴,所述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的交点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夹角为正45度,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夹角为负45度。
13.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对称轴和第二对称轴,所述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的交点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夹角为零度,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
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的夹角为90度。
14.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为准直光源。
15.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设在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16.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设在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液晶调光盒的一侧。
17.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调光盒包括:
18.第一电极;
19.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
20.所述调光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21.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光液晶层包括聚合物网络以及分布于所述聚合物网络中的液晶分子。
22.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或正性液晶分子。
23.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调光盒还包括:
24.第一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设在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
25.第二配向层,所述第二配向层设在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26.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包括聚酰亚胺配向膜。
27.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调光盒还包括:
28.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
29.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在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30.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相对设置;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液晶调光盒,所述液晶调光盒设在所述第二偏光片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三偏光片,所述第三偏光片设在所述液晶调光盒远离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相垂直,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相平行。本技术通过液晶调光盒和第三偏光片调节显示装置的光线,当显示装置处于防窥状态时,使得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的正视方向的光线处于正常亮度状态,而在显示装置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光线处于较低亮度状态,从而实现显示装置同时在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防窥状态时在显示装置的正视方向、前侧方向
以及后侧方向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防窥状态时液晶调光盒的液晶分子与在显示装置的正视方向的光线线路相交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防窥状态时液晶调光盒的液晶分子与在显示装置的前侧方向或后侧方向的光线线路的相交示意图;
36.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防窥状态时在显示装置的左侧方向以及右侧方向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37.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防窥状态时液晶调光盒的液晶分子与在显示装置的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的光线线路的相交示意图;
38.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分享状态时光线在液晶调光盒中的传播示意图;
39.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40.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偏光片的第一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41.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偏光片的第一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42.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偏光片的第二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43.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偏光片的第二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44.图13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偏光片的第三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45.图14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偏光片的第三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46.图15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9.随着显示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的使用的增加,用户已变得开始关注其他个人能够读取敏感或私人信息。在公共场所,使用者越来越重视个人的信息隐私,防窥显示装置这一概念逐渐受使用者关注。因此现有的可切换防窥显示装置通常为在现有显示器基础上额外新增一调光盒来控制显示装置在相对向的两侧的方向的光线,实现在相对向的两侧方向可切换防窥。但是现有的可切换防窥显示装置不能同时实现在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
50.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以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
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技术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51.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其包括第一偏光片10、第二偏光片20、显示面板30、液晶调光盒40和第三偏光片50。
52.所述第一偏光片10和所述第二偏光片20相对设置,所述显示面板30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10和所述第二偏光片20之间;所述液晶调光盒40设在所述第二偏光片2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一侧,所述液晶调光盒40包括调光液晶层41,所述第三偏光片50设在所述液晶调光盒40远离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一侧;
53.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与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相垂直,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相平行。
5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液晶调光盒40是通过调节液晶分子412的配向角度从而改变进入至液晶调光盒40内的光线的方向。第一偏光片10、第二偏光片20和第三偏光片50的材料为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醇薄膜具有高耐温湿的特性,聚乙烯醇薄膜的耐温湿材料特性可以通过调整聚乙烯醇碘溶液的配方、拉伸倍率和拉伸速率来实现高耐温湿特性。
55.本技术设有液晶调光盒40和第三偏光片50,通过液晶调光盒40和第三偏光片50调节显示装置100的光线,当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使得显示装置100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的光线处于正常亮度状态,而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光线处于较低亮度状态,从而实现显示装置100同时在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背光光源60,所述背光光源60为准直光源。将准直光源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有利于减少光源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光源60设在所述第三偏光片50远离所述液晶调光盒40的一侧。也即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偏光片50所在侧为入光侧。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调光盒40包括:
59.第一电极42;
60.第二电极43,所述第二电极43与所述第一电极42相对设置;
61.所述调光液晶层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42和所述第二电极43之间。
62.所述第一电极42和所述第二电极43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透明导电材料或掺铝氧化锌透明导电材料。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之间形成电场而调控调光液晶层41中从而改变光的方向。
63.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光液晶层41包括聚合物网络411以及分布于所述聚合物网络411中的液晶分子412。在液晶中掺杂聚合物是为了使液晶分子412和聚合物产生折射率差异,使光发生散射,分享模式的效果更佳。
64.再进一步地,所述液晶分子412为负性液晶分子或正性液晶分子。正性液晶分子和负性液晶分子区别在于负性液晶分子的初始配向为竖直配向,负性液晶分子处于竖直配向时,对应地,本技术的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模式;通电后在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之间形成电场使得负性液晶分子处于水平配向时,对应地,本技术的显示装置100处于分享模式。因此采用负性液晶分子可以降低显示装置100的功耗,本技术的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模式时,不需要对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通电。而正性液晶分子的初始配向为水平配向,
对应地,本技术的显示装置100处于分享模式;通电后在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之间形成电场使得正性液晶分子处于竖直配向,正性液晶分子处于竖直配向时,对应地,本技术的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模式。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调光盒40还包括:
66.第一配向层44,所述第一配向层44设在所述第一电极42靠近所述第二电极43的一侧;
67.第二配向层45,所述第二配向层45设在所述第二电极43靠近所述第一电极42的一侧。
68.通过第一配向层44和第二配向层45对液晶分子412进行预配向,其中,所述第一配向层44和所述第二配向层45包括聚酰亚胺配向膜。
6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调光盒40还包括:
70.第一基板46,所述第一基板46设在所述第一电极42远离所述第二电极43的一侧;
71.第二基板47,所述第二基板47设在所述第二电极43远离所述第一电极42的一侧。
72.通过设有第一基板46和第二基板47对液晶调光盒40形成支撑,其中,所述第一基板46和所述第二基板47的材料可以为玻璃、涤纶树脂、透明聚酰亚胺和超薄玻璃等材料。
73.请参考图2至图6,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前侧方向以及后侧方向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液晶调光盒40的液晶分子与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的光线线路相交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液晶调光盒40的液晶分子与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或后侧方向的光线线路的相交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在显示装置100的左侧方向以及右侧方向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液晶调光盒40的液晶分子与在显示装置100的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的光线线路的相交示意图。具体地,所述第三偏光片50所在侧为入光侧,显示面板30处于显示状态,入射光从第三偏光片50进入液晶调光盒40。当液晶调光盒40的调光液晶层41的液晶分子412垂直于所述第三偏光片50方向排列时,请参考图2和图3,使用者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观看显示装置100,由于液晶分子412的特性,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来看入射光在液晶分子412的长轴没有分量,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的使用者看到的入射光是直线偏振光,而且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相平行,所述第二偏光片20不会对直线偏振光进行吸收,直线偏振光直接从所述第二偏光片20进入显示面板30后再从所述第一偏光片10射出,最终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的使用者能看到正常亮度的显示装置100;请参考图2、图4至图6,而使用者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中任一方向(即非正视方向)观看显示装置100,在显示装置100的非正视方向来看入射光在液晶分子412的长轴有分量,在显示装置100的非正视方向的使用者看到入射光是椭圆形或圆形的偏振光,由于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相平行,因此椭圆形或圆形的偏振光被所述第二偏光片20吸收后进入显示面板30,再从所述第一偏光片10射出,最终在显示装置100的非正视方向的使用者能看到亮度被吸收后的显示装置100;因此在显示装置100的非正视方向的使用者与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的使用者看到的亮度不一样,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同时在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请参考
图7,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处于分享状态时光线在液晶调光盒40中的传播示意图,当液晶调光盒40的调光液晶层41的液晶分子412平行于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方向排列时,入射光穿过液晶调光盒40时会发生散射,入射光的传播角度增大,使显示装置100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光亮度提高,使用者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中任一方向都能看到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显示装置100处于分享状态,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分享。
74.请参阅图8至图10,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30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偏光片10的第一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偏光片20的第一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30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对称轴31和第二对称轴32,所述第一对称轴31和所述第二对称轴32的交点为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负45度,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正45度。
75.也即是,所述第一对称轴31和所述第二对称轴32构成平面坐标系,其中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为原点,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负45度,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正45度。入射光从第三偏光片50进入液晶调光盒40后,再从第二偏光片20进入显示面板30,然后从第一偏光片10射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则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0度、90度、180度以及270度的四个弧度方向实现防窥,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0度、90度、180度以及270度的四个弧度方向上看到亮度最低的显示装置100,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能看到亮度最大的显示装置100,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其他弧度方向能看到亮度较低的显示装置100,从而实现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分享状态时,则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所有弧度方向看到显示装置100的亮度都差不多,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分享。
76.请参考图8、图11和图12,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偏光片10的第二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偏光片20的第二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30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对称轴31和第二对称轴32,所述第一对称轴31和所述第二对称轴32的交点为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正45度,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负45度。
77.也即是,所述第一对称轴31和所述第二对称轴32构成平面坐标系,其中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为原点,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正45度,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负45度。入射光从第三偏光片50进入液晶调光盒40后,再从第二偏光片20进入显示面板30,然后从第一偏光片10射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则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0度、90度、180度以及270度的四个弧度方向实现防窥,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0度、90度、180度以及270度的四个弧度方向上看到亮度最低的显示装置100,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能看到亮度最大的显示装置100,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其他弧度方向能看到亮度较低的显示装置100,从而实现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
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分享状态时,则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所有弧度方向看到显示装置100的亮度都差不多,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分享。
78.请参考图8、图13和图14,图13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偏光片10的第三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偏光片20的第三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30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对称轴31和第二对称轴32,所述第一对称轴31和所述第二对称轴32的交点为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零度,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的夹角为90度。
79.也即是,所述第一对称轴31和所述第二对称轴32构成平面坐标系,其中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为原点,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与所述第一对称轴31相平行,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或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与所述第二对称轴32相平行。入射光从第三偏光片50进入液晶调光盒40后,再从第二偏光片20进入显示面板30,然后从第一偏光片10射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防窥状态时,则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45度、135度、225度以及315度的四个弧度方向实现防窥,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45度、135度、225度以及315度的四个弧度方向上看到亮度最低的显示装置100,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能看到亮度最大的显示装置100,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其他弧度方向能看到亮度较低的显示装置100,从而实现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分享状态时,则在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中心点的所有弧度方向看到显示装置100的亮度都差不多,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分享。
80.当然容易想到的是,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和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的方向设置还可以为其他方式,只需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所述第一偏光片10的透过轴11与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相垂直,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相平行。
81.请参考图15,图15是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二结构的示意图。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背光光源60设在所述第一偏光片1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一侧。也即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片10所在侧为入光侧。
82.具体地,所述第一偏光片10所在侧为入光侧,显示面板30处于显示状态,入射光经过显示面板30后从第二偏光片20进入液晶调光盒40。当液晶调光盒40的调光液晶层41的液晶分子412垂直于所述第二偏光片20方向排列时,使用者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观看显示装置100,由于液晶分子412的特性,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来看入射光在液晶分子412的长轴没有分量,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的使用者看到的入射光是直线偏振光,而且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相平行,所述第三偏光片50不会对直线偏振光进行吸收,直线偏振光直接从所述第三偏光片50射出,最终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的使用者能看到正常亮度的显示装置100;而使用者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中任一方向(即非正视方向)观看显示装置100,在显示装置100的非正视方向来看入射光在液晶分子412的长轴有分量,在显示装置100的非正视方向的使用者看到入射光是椭圆形或圆形的偏振光,由于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20的透过轴21相平行,因此椭圆形或圆形的偏振光被所述第三偏光片50吸收后射出,最终在显示装置100的非正视方向的使用者能看到亮度被吸收后的显示装置
100;因此在显示装置100的非正视方向的使用者与在显示装置100的正视方向的使用者看到的亮度不一样,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同时在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防窥。当液晶调光盒40的调光液晶层41的液晶分子412平行于所述第三偏光片50的方向排列时,入射光穿过液晶调光盒40时会发生散射,入射光的传播角度增大,使显示装置100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的光亮度提高,使用者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方向、后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中任一方向都能看到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显示装置100处于分享状态,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分享。
83.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