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2575发布日期:2022-07-30 02:2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常规的车载疲劳检测系统中,常规的一体式车载屏下摄像头的实现采用仪表盲孔设计,结合烟熏一体黑的处理方式,摄像头和盲孔重叠设置,摄像头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开孔内隐藏于屏幕下方。
3.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技术的发明人发现,为了便于摄像头准确且全面地获取人像,盲孔通常设置在显示区靠近中心的位置,影响了车载屏显示的整体性。此外,还可使用无盲孔设计,直接将摄像头置于车载屏下方,但对应的摄像头区域的车载屏的像素排布需要特殊设计,与显示区不同,工艺复杂。
4.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是常规的盲孔设计还是显示区对应于像素头区域的特殊设计,为了确保摄像头能准确地获取图像,都无法灵活地设置摄像头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便灵活设置摄像头。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感光功能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7.面板主体;
8.光波导模组,所述光波导模组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的出光侧,所述光波导模组包括光耦入部、光波导层和光耦出部,所述光耦入部与所述光波导层相连,所述光耦出部与所述光波导层相连,所述光耦出部位于所述光耦入部的一侧且对应于所述感光功能区。
9.所述光耦入部用于导入外界的部分光线,所述光波导层用于传导被所述光耦入部导入的光线,所述光耦出部用于导出所述光波导层中的光线。
1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耦入部设置在所述光波导层靠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面上,所述光耦入部包括配向层和设置在所述配向层上的液晶聚合物膜;
11.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线偏光片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光波导模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线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
1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线偏光片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光波导模组靠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线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靠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
1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具有第一偏光轴,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第一快轴;自所述第一快轴的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一快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的夹角为45
°

14.所述液晶聚合物膜为右手性液晶聚合物膜。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偏光片具有第二偏光轴,所述第二
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第二快轴;所述第二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垂直;所述第二快轴的方向和第一快轴的方向一致;自所述第二快轴的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快轴与所述第二偏光轴的夹角为45
°

1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偏光片具有第一偏光轴,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第一快轴;自所述第一快轴的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快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的夹角为45
°

17.所述液晶聚合物膜为左手性液晶聚合物膜。
1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偏光片具有第二偏光轴,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第二快轴;所述第二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垂直;所述第二快轴的方向和第一快轴的方向一致;自所述第二快轴的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快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的夹角为45
°

1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周侧的边框区,所述感光功能区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内;所述光耦入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所述光耦出部位于所述边框区内。
2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耦出部选自浮雕光栅、液晶光栅和形成于所述光波导层内的阵列光栅中的一种,所述液晶光栅的手性与所述光耦入部的手性相同。
2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主体为液晶面板主体,所述显示面板还包第三线偏光片,所述第三线偏光片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第二线偏光片的一侧;所述第三线偏光片具有第三偏光轴,所述第三偏光轴垂直于所述第二偏光轴。
2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的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连接于所述光波导模组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所述光波导层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之间具有第一介质层;所述光波导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
23.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连接于所述光波导模组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所述光波导层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之间具有第二介质层;所述光波导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
2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的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连接于所述光波导模组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所述光波导层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之间具有第一气体层;
25.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连接于所述光波导模组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所述光波导层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之间具有第二气体层。
2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连接于所述光波导模组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所述第一胶层整面贴合所述光波导模组,所述光波导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胶层的折射率;
27.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连接于所述光波导模组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所述第二胶层整面贴合所述光波导模组,所述光波导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胶层的折射率。
2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波导层为盖板。
29.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摄像头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摄像头对应于所述感光功能区设置,且位于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光波导模组的一侧。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
31.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感光功能区,光波导模组设置在面板主体的出光侧。光波导模组包括光耦入部、光波导层和光耦出部,光耦入部与光波导层相连,光耦出部与光波导层相连。光耦出部位于光耦入部的一侧且对应于感光功能区。
32.可以理解的是,光耦入部用于导入外界的部分光线。光波导层用于传导被光耦入部导入的光线。光耦出部用于导出光波导层中的光线。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以将外界的入射光线传导至光耦出部的区域,并由光耦出部导出至外置的摄像头。因此外置摄像头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位置需要,灵活设置。
33.另外,当光耦出部位于非显示区(边框区)时,则可以不用额外在面板主体的显示区作挖孔或设计特殊像素的设计,便可达到全面显示的效果。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配向层的制备示意图;
37.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光耦入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光线于光耦入部处的反射和透射的示意图;
39.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光线的反射和透射示意图;
40.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外界光线透过第一线偏光片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示意图;
41.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入射光线的传播示意图;
42.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光线透过第二线偏光片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示意图;
43.图9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光线的传播示意图;
44.图10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45.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光线的反射和透射示意图;
46.图1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外界光线透过第一线偏光片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示意图;
47.图1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光线透过第二线偏光片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示意图;
48.图1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5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6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7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下文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56.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第一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感光功能区gg。显示面板100包括面板主体10和光波导模组20。光波导模组20设置在面板主体10的出光侧。
57.光波导模组20包括光耦入部21、光波导层22和光耦出部23。光耦入部21与光波导层22相连。光耦出部23与光波导层22相连。光耦出部23位于光耦入部21的一侧且对应于感光功能区gg。
58.可以理解的是,光耦入部21用于导入外界的部分光线。光波导层22用于传导被光耦入部21导入的光线。光耦出部23用于导出光波导层22中的光线。也就是说,本第一实施例可以将外界的入射光线传导至光耦出部23的区域,并由光耦出部23导出至外置的摄像头。因此外置摄像头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位置需要,灵活设置。
59.可选的,第一实施例中,面板主体10可以选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面板、微型发光二极(mirco-led)管面板、次毫米级发光二极管(mini-led)面板中的一种。
60.其中,在第一实施例中,以面板主体1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61.可选的,光波导模组20可以选自半透半反阵列的阵列光波导、浮雕衍射光波导、全息体光栅光波导及上述光波导的任意混搭组合中的一种。
62.需要说明的是,光波导层22的相对两个界面为满足全反射条件的界面。光耦入部21用于导入外界的部分光线。也即,外界光线辐射至光耦入部21,光耦入部21将至少部分的光线反射至光波导层22内,促使光线在光波导层22的全反射界面之间反射传播,直至反射光线辐射至光耦出部23,且被光耦出部23反射至外置的摄像头。
63.可选的,光波导层22为盖板。采用盖板作为光波导层22可以不用额外设置盖板,节省了材料,薄化了显示面板100。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波导层22也可以不是盖板。
65.可选的,光耦入部21设置在光波导层22靠近面板主体10的一面上。光耦入部21包括配向层211和设置在配向层211上的液晶聚合物膜212。
66.请参照图2和图3,配向层211的材料可以是azo(偶氮)化合物。在制备工艺中,可以分别采用左旋激光lcp和右旋激光rcp,也就是双激光干涉曝光方式来使配向层211形成线性极化的配向方向,随后,在配向层211上涂布可聚合的胆固醇液晶(pclc)形成倾斜的螺旋结构的液晶聚合物膜212。
67.可选的,可聚合的胆固醇液晶的材料包括向列相液晶、手性剂、光引发剂和可聚合单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反应性介晶形成聚合物网络。
68.需要说明的是,在化学中,组成相同但空间结构上互成镜像(对映体)的分子叫手性分子。其中,手性液晶高分子的液晶类型为胆甾相或近晶相。
69.手性添加剂能诱导向列相转变为胆甾相或手性向列相。比如,左手性添加剂可诱导向列相液晶转变为左手性向列液晶;右手性添加剂可诱导向列相液晶转变为右手性向列液晶。
70.可选的,液晶聚合物膜212可以采用紫外光固化聚合形成。
71.可选的,液晶聚合物膜212包括聚合物网络和设置在聚合物网格内的胆甾相液晶lc。
72.其中,请参照图3,倾斜的螺旋结构的液晶lc具有倾斜角α,α=arcsin(λg/λ
x
),其中λ
x
为水平方向上的图案周期,λ
x
=2π/k0sinθ,k0是波数,θ是入射角;λg为布拉格周期,与胆甾相液晶lc螺距相等。对于光波长λ,布拉格周期λg应与λ相当:n
lc
为液晶平均折射率,为入射光与材料水平面的夹角。可选的,1.52<n
lc
<1.56,比如n
lc
可以是1.53、1.54或1.55。
73.例如,请参照图4,对于λ=1350nm的近红外光,度角垂直入射时,λg=λ/(2n
lc
)=433~444nm,选择合适的手性剂浓度来实现该液晶螺距的匹配。
74.对于正入射的光线,与倾斜的液晶lc螺旋结构的旋向相同的圆偏光被反射,与倾斜的液晶lc螺旋结构的旋向相反的圆偏光被透射。比如右手性液晶聚合物膜212反射右旋光,透射左旋光;左手性液晶聚合物膜212反射左旋光,透射右旋光。
75.而液晶聚合物膜212的手性取决于手性剂,比如左手性手性剂可用于形成左手性液晶聚合物膜212,右手性手性剂可用于形成右手性液晶聚合物膜212。
76.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线偏光片3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设置在光波导模组20远离面板主体10的一侧。第一线偏光片31设置在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远离面板主体10的一侧。
77.请参照图5,在光波导模组20远离面板主体10的一侧设置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和第一线偏光片31。可以理解的是,当外部的光线经过第一线偏光片3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后变为单方向旋光,比如左旋光或右旋光。因此与光耦入部21的手性相同的光被反射,与光耦入部21的手性相反的光可透过光耦入部21。
78.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线偏光片3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设置在光波导模组20靠近面板主体10的一侧。第二线偏光片32设置在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靠近面板主体10的一侧。
79.其中,当面板主体1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二线偏光片3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后变为单方向旋光,比如左旋光或右旋光。因此与光耦入部21的手性相同的光被反射,与光耦入部21的手性相反的光可透过光耦入部21。
80.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显示区aa和位于显示区aa周侧的边框区na。感光功能区gg设置在边框区na内。光耦入部21位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内,光耦出部23位于边框区na内。
81.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光耦入部21的手性与透过第一线偏光片3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的光线的手性相同;光耦入部21的手性与透过第二线偏光片3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的光线的手性相反,以使得光耦入部21设置在显示区aa,面板主体10也可以全面显示,且不用额外对面板主体10进行挖孔或对对应于光耦入部21的区域进行特殊像素处理,从而简化了面板主体10的制备工艺。
82.可选的,第二线偏光片3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对应于光耦出部23的区域为镂空区域,避免被光耦出部23导出的光学经过第二线偏光片3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从而提高了光学的利用率。
83.请参照图6,在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线偏光片31具有第一偏光轴p1,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具有第一快轴k1。自第一快轴k1的逆时针方向,第一快轴k1与第一偏光轴p1的夹角为45
°
。这样的设置使得外部光透过第一线偏光片3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后变为右旋光。
84.液晶聚合物膜212为右手性液晶聚合物膜。
85.采用右手性液晶聚合物膜212搭配上述的第一线偏光片3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已实现反射右旋光,透过左旋光。
86.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m和第四方向n,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m垂直于第四方向n。第三方向m自第二方向y逆时针旋转45
°
得到,第四方向n自第二方向y顺时针旋转45
°
得到。
87.当第一偏光轴p1沿着第一方向x的相反方向延伸,则第一快轴k1沿着第三方向m延伸;当第一偏光轴p1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则第一快轴k1沿着第四方向n延伸。
88.具体的,光耦入部21将经第一线偏光片3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转变成的右旋光导入光波导层22,并经光波导层22传播至光耦出部23,最后经光耦出部23将光线反射至光感器件;如图7所示。
89.可选的,请参照图5、图8和图9,第二线偏光片32具有第二偏光轴p2。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具有第二快轴k2。第二偏光轴p2与第一偏光轴p1垂直。第二快轴k2的方向和第一快轴k1的方向一致。自第二快轴k2的顺时针方向,第二快轴k2与第二偏光轴p2的夹角为45
°
。这样的设置使得面板主体10发出的光透过第二线偏光片3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后变为左旋光,以透过光耦入部21,接着左旋光经过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转为与第一线偏光片31相同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进而透过第一线偏光片31,实现全面显示。
90.可选的,光耦出部23选自浮雕光栅、液晶光栅和形成于光波导层22内的阵列光栅中的一种,所述液晶光栅的手性与所述光耦入部21的手性相同。
91.本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光耦出部23设置在光波导层22远离面板主体10的一面上。光耦出部23为液晶光栅。光耦出部23也包括配向层和设置在配向层上的液晶聚
合物膜。光耦出部23是手性与光耦入部21的手性相同。
92.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00的边框区na的第一胶层51。第一胶层51连接于光波导模组20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之间。光波导层22与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之间具有第一介质层q1。
93.光波导层22与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之间具有第一介质层q1。
94.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00的边框区na的第二胶层52。第二胶层52连接于光波导模组20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之间。光波导层22与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之间具有第二介质层q2。
95.其中,光波导层2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介质层q1和第二介质层q2的折射率,使得光波导层22和第一介质层q1之间形成第一全反射界面,光波导层22和第二介质层q2之间形成第二全反射界面。
96.可选的,第一介质层q1和第二介质层q2均为气体层;或者第一介质层q1和第二介质层q2为透明的固体材料层。当第一介质层q1和第二介质层q2为固体材料层时,第一介质层q1和第一胶层51的材料不同,第二介质层q2和第二胶层52的材料不同。
97.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图4,对于正入射的光线,与倾斜螺纹结构旋向相同的圆偏光被反射,反射角度为2α,要使得反射的光线能够在光波导层22中传播,则必须使得反射光的角度大于或等于光波导层22的全反射临界角,即2α≥arcsin(n0/n1),其中n0为空气折射率(通常为1),n1为光波导折射率。
98.可选的,当1.1≤n1≤1.9时,倾斜螺旋结构的倾斜角α需满足:15
°
≤α≤33
°
,即15
°
≤arcsin(λg/λ
x
)≤33
°

99.可选的,n1可以是1.1、1.2、1.3、1.4、1.5、1.6、1.7、1.8或1.9中的一个。可选的,光波导层22的材料可以是玻璃等透光的材料。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相较于上述的框贴方式,也可以采用整胶面贴合的方式,也即第一介质层q1和第一胶层51的材料相同。第二介质层q2和第二胶层52的材料相同。比如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胶层51。第一胶层51连接于光波导模组20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之间。第一胶层51整面贴合光波导模组20。光波导层2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胶层51的折射率。
101.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胶层52,第二胶层52连接于光波导模组20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之间。第二胶层52整面贴合光波导模组20。光波导层22的折射率大于第二胶层52的折射率。可选的,第一胶层51的折射率等于第二胶层52的折射率。
102.请参照图11,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不同之处在于:
103.第一线偏光片31具有第一偏光轴p1。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具有第一快轴k1。自第一快轴k1的顺时针方向,第一快轴k1与第一偏光轴p1的夹角为45
°
;如图12所示。液晶聚合物膜212为左手性液晶聚合物膜。
104.第二线偏光片32具有第二偏光轴p2。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具有第二快轴k2。第二偏光轴p2与第一偏光轴p1垂直。第二快轴k2的方向和第一快轴k1的方向一致。自第二快轴k2的逆时针方向,第二快轴k2与第一偏光轴p1的夹角为45
°
;如图13所示。
105.采用左手性液晶聚合物膜212搭配上述的第一线偏光片3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
已实现反射左旋光,透过右旋光。
106.当第一偏光轴p1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则第一快轴k1沿着第三方向m延伸,如图12所示;当第一偏光轴p1沿着第一方向x的相反方向延伸,则第一快轴k1沿着第四方向n的相反方向延伸。
107.具体的,光耦入部21将经第一线偏光片3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转变成的左旋光导入光波导层22,并经光波导层22传播至光耦出部23,最后经光耦出部23将光线反射至光感器件。
108.面板主体10发出的光透过第二线偏光片3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后变为右旋光,以透过光耦入部21,实现全面显示。
109.可选的,光耦出部23选自浮雕光栅、液晶光栅和形成于光波导层22内的阵列光栅中的一种,所述液晶光栅的手性与所述光耦入部21的手性相同。
110.本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光耦出部23设置在光波导层22远离面板主体10的一面上。光耦出部23为液晶光栅。光耦出部23也包括配向层和设置在配向层上的液晶聚合物膜。光耦出部23是手性与光耦入部21的手性相同。
111.请参照图14,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与上述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112.面板主体10为液晶面板主体。显示面板100还包第三线偏光片33,第三线偏光片33设置在面板主体10远离第二线偏光片32的一侧。第三线偏光片33具有第三偏光轴,第三偏光轴垂直于第二偏光轴p2。
113.在第三实施例中,面板主体10包括阵列基板11、液晶层12和对向基板13。液晶层12设置在阵列基板11和对向基板13之间。
114.可选的,对向基板13可以是具有彩膜层的常规彩膜基板,也可以是将彩膜层转移至阵列基板的彩膜基板。
115.请参照图15,本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与上述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感光功能区gg设置在显示区aa内。光耦入部21位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内。光耦出部23也位于显示区aa内,且位于显示区aa中不显示内容的区域。
116.可选的,第二线偏光片32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分别与光耦出部23重叠设置。
117.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以面板主体10为液晶面板主体为例进行说明。
118.面板主体10包括阵列基板11、液晶层12和对向基板13。液晶层12设置在阵列基板11和对向基板13之间。对向基板13包括基底131和设置在基底131靠近液晶层12一侧的彩膜层132。彩膜层132上开设有对应于光耦出部23的开孔133。
119.请参照图16,第五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与上述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120.光波导模组20为半透半反阵列的阵列光波导。也即,光波导层22上开设有多个倾斜的第一通孔221和第二通孔222,第一通孔22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分别与光波导层22所在的平面相交。
121.可选的,第一通孔22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通孔222的延伸方向平行。
122.光耦入部21为第一半反半透膜层,第一半反半透膜层覆盖第一通孔221的一侧壁面。第一半反半透膜层的反射面朝向光耦出部23。
123.光耦出部23为第二半反半透膜层,第二半反半透膜层覆盖第二通孔222的一侧壁面。第二半反半透膜层的反射面朝向光耦入部21。
124.本第五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采用阵列光波导作为光波导模组20,相较于上述实施例的全息体光栅光波导,可节省第一线偏光片31、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
125.且由于光耦入部21和光耦出部23形成在光波导层22内,有利于薄化光波导模组20。
126.请参照图17,第六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与上述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127.光波导模组20为浮雕衍射光波导。也即,光耦入部21和光耦出部23均为纳米光栅。光耦入部21设置在光波导层22靠近面板主体10的一侧。光耦出部23设置在光波导层22远离面板主体的一侧。
128.本第六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相较于上述实施例的全息体光栅光波导,可节省第一线偏光片31、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1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42。相较于第五实施例则简化了工艺制程。
129.请参照图18,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0,其包括摄像头200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摄像头200对应于感光功能区gg设置,且位于面板主体10远离光波导模组20的一侧。
1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相似或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关于显示面板100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131.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以包括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132.可选的,摄像头200为红外摄像头。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采用红外摄像头便于在环境光较弱或者黑暗的环境中获取用户的图像,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疲劳情况。
133.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200也可以是非红外摄像头,比如可见光摄像头。
134.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感光功能区gg,光波导模组20设置在面板主体10的出光侧。光波导模组20包括光耦入部21、光波导层22和光耦出部23,光耦入部21与光波导层22相连,光耦出部23与光波导层22相连。光耦出部23位于光耦入部21的一侧且对应于感光功能区gg。
135.可以理解的是,光耦入部21用于导入外界的部分光线。光波导层22用于传导被光耦入部21导入的光线。光耦出部23用于导出光波导层22中的光线。也就是说,本第一实施例可以将外界的入射光线传导至光耦出部23的区域,并由光耦出部23导出至外置的摄像头。因此外置摄像头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位置需要,灵活设置。
136.另外,当光耦出部23位于非显示区na(边框区)时,则可以不用额外在面板主体10的显示区aa作挖孔或设计特殊像素的设计,便可达到全面显示的效果。
137.请参照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也可以是以面板主体10为液晶面板主体为例。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以包括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为例进行说明。
138.显示装置1000还包括背光模组300,背光模组30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背面。
139.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
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