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液、电泳层、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55149发布日期:2024-01-06 23:4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电泳液、电泳层、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电泳液、电泳层、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各类显示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健康显示概念愈发受到人们关注。电泳显示作为反射式显示技术的一种,具有低功耗和类纸显示等特点,满足人们对显示技术健康护眼的需求。

2、电泳显示面板主要包括公共电极层、像素电极层以及位于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之间的电泳层。电泳显示的原理是利用环境光(例如,自然光或房间电灯)作为光源,电泳层中两种带异性电荷的黑白粒子在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之间的电场的驱动下运动至靠近显示面板的两个电极层,黑粒子吸收入射光,白粒子反射入射光,从而显示黑白图案,通过改变电场即可改变显示的图案。在无电场作用时,带电粒子则悬于电泳层中保持显示图像,该特性即为双稳态特性,使得电泳显示面板具有低功耗的特点。

3、而彩色电泳显示正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方向,目前实现彩色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包括黑白粒子的电泳层和彩色滤光层层叠设置;一种是电泳层包括彩色粒子,目前业界针对上述方案均有所探索。其中,包括电泳层和彩色滤光层的电泳显示面板,由于反射率、色域等光学指标差、色偏严重等问题,导致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泳液、电泳层、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用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泳液,包括:导电光学胶和电泳单元,电泳单元分散于导电光学胶中。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液包括导电光学胶,导电光学胶具有导电、透光、粘结等特性。这样一来,形成的电泳层自身带有粘结性能,可以直接与其他结构粘结。那么,将电泳层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时,电泳层可以直接与显示面板中的基板粘接,而无需中间胶层,可减少胶层数量。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光学胶的材料包括聚合物粘结材料和导电材料。导电光学胶膜应具有导电、透光、粘接等特性。聚合物粘结材料使导电光学胶膜具有透光、粘结能力,导电材料使导电光学胶膜具有导电能力。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合物粘结材料包括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醚或硅氧烷。聚合物粘结材料的选材范围广,成本低、易于实现。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合物粘结材料包括含氟、含硫或含噻吩聚合物。聚合物粘结材料的选材范围广,成本低、易于实现。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材料包括透明导电粒子、导电聚合物、离子导电材料的至少一种。导电材料的选材范围广,成本低、易于实现。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光学胶的质量分数为1%~5%。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光学胶的体积电阻率为1e8~1e12ωcm。通过将导电光学胶膜的电阻率控制在1e8~1e12ωcm,可使形成的电泳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泳单元包括微胶囊、微杯或者围堰。这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泳液用于制备电泳层。

1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泳层,包括:导电光学胶膜和多个电泳单元,多个电泳单元分布于导电光学胶膜中;电泳层采用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泳液制备得到。

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泳层通过第一方面的电泳液制备得到,其有益效果与电泳液的有益效果相同。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光学胶膜的质量占比为0.3%~10%。通过将导电光学胶膜的质量占比控制在0.3%~10%,可使导电光学胶膜具有较好的粘接性。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光学胶膜的折射率为1.4~1.8。通过将导电光学胶膜的折射率控制在1.4~1.8,可使导电光学胶膜具有较好的出光角度。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光学胶膜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2%。通过将导电光学胶膜的透过率控制在92%以上,可使导电光学胶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

18、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例如可以为电泳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电泳层和导电胶层。第一基板包括层叠设置在第一基底上的公共电极层和彩色滤光层,第一基板可以理解为是彩膜基板。电泳层设置在第一基板的表面,电泳层可以设置在公共电极层的表面,电泳层也可以设置在彩色滤光层的表面。电泳层可以为第二方面任一项的电泳层,电泳层包括导电光学胶膜和多个电泳单元,多个电泳单元分布于导电光学胶膜中,导电光学胶膜与第一基板粘接。也就是说,电泳层通过导电光学胶膜与第一基板粘接。第二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底上的像素电极层,第二基板可以理解为是阵列基板。导电胶层设置在电泳层与第二基板之间,导电胶层与电泳层及第二基板分别粘接。也就是说,电泳层直接与第一基板粘接,电泳层通过导电胶层与第二基板粘接。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包括彩色滤光层和公共电极层的第一基板的表面直接形成电泳层,并通过电泳层中的导电光学胶膜与第一基板粘接,可实现电泳层自身直接与第一基板粘接。那么,无需在电泳层与第一基板之间设置导电光学胶层,减少彩色滤光层与电泳层之间的膜层数量,以减小电泳层与彩色滤光层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减少光学串扰、消除色偏、提升色域、改善反射率,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胶层的厚度小于15um。通过将导电胶层的厚度设置在15um以下,可以改善因导电胶层厚度太厚带来边缘扩散问题。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泳层朝向导电胶层的表面,与,导电胶层朝向电泳层的表面贴合。导电胶层的表面与电泳层的表面无缝贴合,二者之间没有气泡,可以改善气泡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像素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还包括电场屏蔽层;电场屏蔽层设置在像素电极层朝向第一基板一侧,导电胶层覆盖电场屏蔽层;电场屏蔽层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开口位于像素电极上方。导电胶层设置在像素电极层和电泳层之间,因此,导电胶层的存在会增大像素电极和电泳层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电场线的扩散,导致亚像素边缘不希望受到电场影响的区域(相邻亚像素)受到电场影响。通过在像素电极层上设置电场屏蔽层,电场屏蔽层可以对亚像素中的电场线起到屏蔽作用,从而改善因电场线超出亚像素的范围导致相邻亚像素受到电场影响的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场屏蔽层的厚度为2~12um。这样一来,既可以使电场屏蔽层起到电场屏蔽的作用,又不至于因电场屏蔽层的存在增大边缘扩散。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场屏蔽层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这是一种低成本的实现方式。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场屏蔽层的介电常数为2~15。这样一来,可以是电场屏蔽层具有较好的电场屏蔽效果。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泳层设置在公共电极层的表面上。在公共电极层上形成电泳层,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彩色滤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滤光单元,多个滤光单元包括红色滤光单元、绿色滤光单元、蓝色滤光单元、白色滤光单元、洋红色滤光单元、品青色滤光单元、黄色滤光单元中的至少三种。彩色滤光层中可以有多中颜色的滤光单元,不仅仅局限于三基色。

28、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公共电极层和彩色滤光层;在第一基板的形成有彩色滤光层的表面形成电泳层;其中,电泳层包括导电光学胶膜和多个电泳单元,多个电泳单元分布于导电光学胶膜中;电泳层采用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泳液制备得到,导电光学胶膜与第一基板粘接;提供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包括像素电极层;形成导电胶层,电泳层与第二基板通过导电胶层粘接。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第三方面的显示面板,其有益效果与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相同。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基板的形成有彩色滤光层的表面形成电泳层,包括:在第一基板的形成有彩色滤光层的表面涂布电泳液,形成电泳膜;对电泳膜烘干,导电光学胶固化为导电光学胶膜。这样一来,形成的电泳层具有导电、粘接、透光等特性。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导电胶层,包括: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封框胶膜,封框胶膜位于像素电极层的外围;在像素电极层一侧形成导电胶膜;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对位贴合,导电胶膜朝向电泳层;将导电胶膜和封框胶膜固化,形成导电胶层和封框胶层,电泳层与第二基板通过导电胶层粘接。通过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导电胶膜,可以通过增加导电胶膜的厚度来消除电泳层的表面段差,使导电胶层的表面与电泳层的表面无缝贴合,二者之间没有气泡,消除气泡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导电胶层,包括:在电泳层的表面形成导电胶膜;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对位贴合,导电胶膜朝向像素电极层;形成用于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侧面进行封装的封框胶膜;将导电胶膜和封框胶膜固化,形成导电胶层和封框胶层,电泳层与第二基板通过导电胶层粘接。将导电胶膜直接形成在电泳层的表面上,导电胶膜可填补电泳层表面的段差,使导电胶层的表面与电泳层的表面无缝贴合,二者之间没有气泡,改善气泡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工艺简单,效率高、粘接效果好。而且,制备形成的导电胶层的厚度无需太厚,可避免因导电胶层厚度带来的边缘扩散的问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好。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导电胶层,包括: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封框胶膜,封框胶膜位于像素电极层的外围;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对位贴合,电泳层朝向像素电极层;在电泳层与像素电极层之间注入导电胶膜;将导电胶膜和封框胶膜固化,形成导电胶层和封框胶层,电泳层与第二基板通过导电胶层粘接。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合后,再在电泳层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隙处填充胶体形成导电胶膜。由于胶体是可流动状态,因此,形成的导电胶膜可以填平电泳层的表面的段差,使最终形成的导电胶层的表面与电泳层的表面无缝贴合,二者之间没有气泡,改善气泡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工艺简单,效率高、粘接效果好。而且,制备形成的导电胶层的厚度无需太厚,可避免因导电胶层厚度带来的边缘扩散的问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好。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胶膜的粘度为5mpa.s~300mpa.s。通过调整导电胶膜的简单,可改变导电胶膜的流动性,易于形成导电胶膜,且可以消除电泳层的表面的段差。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泳层朝向导电胶层的表面,与,导电胶层朝向电泳层的表面贴合。导电胶层的表面与电泳层的表面无缝贴合,二者之间没有气泡,改善气泡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基板还包括电场屏蔽层;电场屏蔽层设置在像素电极层一侧,电场屏蔽层的厚度小于导电胶层的厚度;像素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像素电极,电场屏蔽层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开口位于像素电极上方。电场屏蔽层可以对亚像素中的电场线起到屏蔽作用,从而改善因电场线超出亚像素的范围导致相邻亚像素受到电场影响的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第一基板,包括:在第一基底上形成彩色滤光层;在彩色滤光层远离第一基底一侧形成公共电极层。这样一来,可以在公共电极上形成电泳层,易于实现。

38、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控制器;显示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显示面板为第三方面任一项的显示面板。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三方面的显示面板,其有益效果与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