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显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15791发布日期:2023-09-10 02:2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及显示组件

本发明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板及显示组件。


背景技术:

1、对于侧入式的导光板,为了让光线从导光板出射,需要破坏导光板内的全反射条件。通常采用的方案是在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微结构,使耦入导光板的光线,经微结构反射后改变传播方向,并以较大的入射角入射至导光板上表面。

2、目前,从导光板上表面出射的光线的峰值角度在80°左右,即从导光板出射的光能均具有较大的出射角,导光板正视场的能量分布弱。在透射式液晶显示场景下,为了增强导光板正视场的能量分布,通常需要增设两层增亮膜,将大视角的能量收集并将角度偏折至正视场角。然而,增设增亮膜会导致背光模组膜层多、结构复杂、组装工艺多并影响最终产品的成品率,同时还会导致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

3、在反射式液晶显示场景下,由于液晶屏的特性,需要入射至液晶屏上的光线具有特性的角度分布,尤其需要调整导光板出射光从特定角度出射,比如15°,以满足其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和显示组件,以提高了光的导出效率,并能简化模组的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底面、出光面和入光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彼此相对设置,且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所述底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于所述底面上朝远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凸起,所述凹陷结构于所述底面上朝所述出光面凹陷,所述凹陷结构包括朝向导光板内部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入光面,所述凸起结构包括朝向导光板内部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为所述第一面的延伸面。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第一直线和/或第一弧线,且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第一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0.5°~55°。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第一直线和/或第一弧线,其中,

5、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第一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0.5°~5°;或者,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第一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5°~35°;或者,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第一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35°~55°;或者,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第一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30°~50°。

6、进一步地,所述凹陷结构为圆台的顶部和一侧分别被截去部分形成的半圆台状,所述半圆台的顶面相对所述半圆台的轴倾斜,且所述顶面和所述半圆台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点,所述半圆台的下底面垂直于所述半圆台的轴,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圆台的顶部和一侧分别被截去部分形成的半圆台状,所述半圆台的顶面相对所述半圆台的轴倾斜,且所述顶面和所述半圆台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直线,所述半圆台的下底面垂直于所述半圆台的轴,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圆柱的顶部和一侧分别被截去部分形成的半圆柱状,所述半圆柱的顶面相对所述半圆柱的轴倾斜,且所述顶面和所述半圆柱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点,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顶面相对轴倾斜的圆柱状,且所述顶面与所述圆柱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点,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圆柱的顶部和一侧分别被截去部分形成的半圆柱状,所述半圆柱的顶面相对所述半圆柱的轴倾斜,且所述顶面和所述半圆柱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直线,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球冠被从两个不同角度分别截去部分的半球体,从其中一个角度截去部分球冠形成的顶面相对所述半球体的底面倾斜,所述半球体的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球冠被截去部分的半球体,截去部分球冠形成的顶面相对所述半球体的底面倾斜,所述半球体的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

7、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为0.5μm~20μm,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为0.2μm~3μm,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的比值为4~12;;或者,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为0.2μm~3μm,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为0.5μm~20μm,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的比值为1/12~1/4。

8、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的长度尺寸为10μm~150μm,所述微结构的第一宽度尺寸为10μm~150μm,其中所述长度尺寸是指所述微结构的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宽度尺寸是指所述微结构的沿平行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方向的尺寸。

9、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还包括第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连接,所述第三面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面分别为所述凹陷结构的两个侧面。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第二直线、第二弧线或折线,且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所述第二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折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40°~80°。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面在平行于所述底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直线;或者,所述第三面至少部分为圆锥面,且所述第三面在平行于所述底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至少部分为弧线。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与第三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由弧线过渡;和/或,所述凸起结构的顶角处由弧线过渡。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和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导光板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一侧,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导光板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一侧,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15、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导光板及显示组件中,通过在导光板的底面设置包括凹陷结构和凸起结构的微结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配合增大了有效反射面的面积,提高了光的导出效率;同时,凸起结构起到导光板与其他膜片之间的防吸附、抗顶白的作用;并且,将该导光板应用于透射式液晶的背光模组时,可省略增亮膜,从而减少背光模组的膜层、简化结构和组装工艺,同时还能提高光能利用率;以及将导光板用于反射式液晶的前光模组时,可提高正视场范围内的分光比和光能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底面、出光面和入光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彼此相对设置,且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所述底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于所述底面上朝远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凸起,所述凹陷结构于所述底面上朝所述出光面凹陷,所述凹陷结构包括朝向导光板内部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入光面,所述凸起结构包括朝向导光板内部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为所述第一面的延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第一直线和/或第一弧线,且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第一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0.5°~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第一直线和/或第一弧线,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为圆台的顶部和一侧分别被截去部分形成的半圆台状,所述半圆台的顶面相对所述半圆台的轴倾斜,且所述顶面和所述半圆台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点,所述半圆台的下底面垂直于所述半圆台的轴,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圆台的顶部和一侧分别被截去部分形成的半圆台状,所述半圆台的顶面相对所述半圆台的轴倾斜,且所述顶面和所述半圆台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直线,所述半圆台的下底面垂直于所述半圆台的轴,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圆柱的顶部和一侧分别被截去部分形成的半圆柱状,所述半圆柱的顶面相对所述半圆柱的轴倾斜,且所述顶面和所述半圆柱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点,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顶面相对轴倾斜的圆柱状,且所述顶面与所述圆柱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点,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圆柱的顶部和一侧分别被截去部分形成的半圆柱状,所述半圆柱的顶面相对所述半圆柱的轴倾斜,且所述顶面和所述半圆柱的下底面相交于一直线,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球冠被从两个不同角度分别截去部分的半球体,从其中一个角度截去部分球冠形成的顶面相对所述半球体的底面倾斜,所述半球体的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凹陷结构为球冠被截去部分的半球体,截去部分球冠形成的顶面相对所述半球体的底面倾斜,所述半球体的所述顶面形成所述第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为0.5μm~20μm,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为0.2μm~3μm,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的比值为4~12;或者,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为0.2μm~3μm,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为0.5μm~20μm,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的比值为1/12~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长度尺寸(l1)为10μm~150μm,所述微结构的第一宽度尺寸(w1)为10μm~150μm,其中所述长度尺寸是指所述微结构的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宽度尺寸是指所述微结构的沿平行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方向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还包括第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连接,所述第三面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面分别为所述凹陷结构的两个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第二直线、第二弧线或折线,且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所述第二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折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40°~8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在平行于所述底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直线;或者,所述第三面至少部分为圆锥面,且所述第三面在平行于所述底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至少部分为弧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与第三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由弧线过渡;和/或,所述凸起结构的顶角处由弧线过渡。

11.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和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一侧,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12.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一侧,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光板及显示组件,导光板包括底面、出光面和入光面,底面与出光面彼此相对设置,且入光面连接底面与出光面,底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微结构包括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凸起结构于底面上朝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凸起,凹陷结构于底面上朝出光面凹陷,凹陷结构包括朝向导光板内部的第一面,第一面朝向入光面,凸起结构包括朝向导光板内部的第二面,第二面为第一面的延伸面。本发明的导光板及背光模组中,增大了有效反射面的面积,提高了光的导出效率;凸起结构起到防吸附、抗顶白的作用;可省略背光模组的增亮膜,从而减少背光模组的膜层、简化结构和组装工艺,还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方宗豹,方慧,张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维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