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拆分式影像诊断阅片装置

文档序号:32052466发布日期:2022-11-04 18:3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科拆分式影像诊断阅片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影响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科拆分式影像诊断阅片装置。


背景技术:

2.放射科是医院中药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需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一般通过普通x线拍片机、核磁共振和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以及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等,而通过相关设备拍摄得到的影像片一般放置在阅片灯上进行观察诊断。
3.现有的阅片灯一般包括阅片灯盒、灯管和光学面板,影像片一般垂直于竖直面贴合在光学面板上进行观看诊断,从而确定患者的病情以进行后期治疗,但现有的阅片灯在观看影像片时一般是直接对整张影像片进行全局观察,而在需要对影像片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时,该区域的局部边缘位置的灯光会影响观察工作,影响观察效率和观察质量,从而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拆分式影像诊断阅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阅片灯在对影像片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时区域边缘处的灯光会对观察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放射科拆分式影像诊断阅片装置,包括阅片灯盒和设置在所述阅片灯盒上用于放置影像片进行诊断的光学面板,所述阅片灯盒内与水平面平行的两侧均设置有水平移动装置,两个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上共同设置有两个垂直于水平面的连接底板,两个所述连接底板上同方向的端部均共同设置有用于遮挡光线的纵向遮光装置,两个所述连接底板上共同滑动连接有与两个所述纵向遮光装置连接的放大镜,所述阅片灯盒上与竖直面平行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遮挡光线的横向遮光装置,所述横向遮光装置上设置有用于与对应所述连接底板可拆卸连接的活动连接装置;
7.其中,所述横向遮光装置和所述纵向遮光装置均位于所述光学面板背离所述阅片灯盒内部的一侧,且所述横向遮光装置和纵向遮光装置均通过卷放的方式跟随所述放大镜和所述水平移动装置运动以调整遮光区域的位置。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阅片灯盒的内侧壁边缘处的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上靠近所述阅片灯盒内部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动连接座,所述滑动连接座上与所述横向连接板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贯穿所述横向连接板至另一侧的固定组件,所述横向连接板设置有供所述固定组件运动时通过的条形通槽;
9.其中,所述连接底板设置在所述滑动连接座上,且所述固定组件通过与所述横向
连接板接触时的摩擦力限制所述滑动连接座的位置,并在所述滑动连接座移动时与所述横向连接板脱离接触。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滑动连接座一侧并穿过所述条形通槽至另一侧的延伸连接板,所述延伸连接板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动座,所述磁性滑动座上背离所述横向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套内壁转动连接的连接辊,所述连接辊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套外并连接有转柄,所述横向连接板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磁性滑动座相互吸合的磁条;
11.其中,所述固定套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横向连接板并与所述横向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大于零。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性滑动座上与所述磁条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垫。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纵向遮光装置包括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底板上的第一卷收辊,所述第一卷收辊连接并卷收有第一遮光布,所述第一遮光布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放大镜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条,且所述第一卷收辊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连接底板相对的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滑槽,且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所述限位滑槽内,所述第一遮光布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滑槽内。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滑槽上远离所述放大镜的一侧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两个防护辊,且两个所述防护辊用于夹持所述第一遮光布进入所述限位滑槽。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纵向遮光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阅片灯盒的内侧壁边缘处的纵向连接板,所述纵向连接板上靠近所述阅片灯盒内部的一侧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第二卷收辊,所述第二卷收辊上连接并卷收有第二遮光布,所述第二遮光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阅片灯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条,且所述活动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条,并通过所述活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条和所述连接底板。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遮光布的卷放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卷收辊上靠近所述光学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遮光布的卷放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卷收辊上靠近所述光学面板的一侧。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条上背离所述光学面板的一侧的多个直角槽,每个所述直角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勾板,每个所述勾板的一侧与所述直角槽的内侧壁共同连接有限位弹簧,多个所述勾板共同连接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条的表面滑动连接的推板,所述连接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对应所述勾板卡接的卡槽,且所述限位弹簧的绕制中心线垂直于水平面,并与所述推板的滑动方向平行。
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利用纵向遮光装置和横向遮光装置遮挡光线,通过放大镜牵引两个纵向遮光装置沿竖直方向运动并通过水平移动装置牵引两个横向遮光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调整
遮光区域的位置,以调整放大镜的位置对影像片的局部进行观察,避免灯光影响对局部影像片的观察而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高了观察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科拆分式影像诊断阅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科拆分式影像诊断阅片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图1中所示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图2中所示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水平移动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28.1-阅片灯盒;2-光学面板;3-水平移动装置;4-连接底板;5-纵向遮光装置;6-放大镜;7-横向遮光装置;8-活动连接装置;
29.301-横向连接板;302-滑动连接座;303-固定组件;304-条形通槽;305-延伸连接板;306-固定套;307-磁性滑动座;308-牵引绳;309-连接辊;310-转柄;311-磁条;312-弹性垫;
30.501-第一卷收辊;502-第一遮光布;503-第一连接条;504-限位滑槽;505-防护辊;
31.701-纵向连接板;702-第二卷收辊;703-第二遮光布;704-第二连接条;
32.801-直角槽;802-勾板;803-限位弹簧;804-推板;80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科拆分式影像诊断阅片装置,包括阅片灯盒1和设置在阅片灯盒1上用于放置影像片进行诊断的光学面板2,阅片灯盒1内与水平面平行的两侧均设置有水平移动装置3,两个水平移动装置3上共同设置有两个垂直于水平面的连接底板4,两个连接底板4上同方向的端部均共同设置有用于遮挡光线的纵向遮光装置5,两个连接底板4上共同滑动连接有与两个纵向遮光装置5连接的放大镜6,阅片灯盒1上与竖直面平行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遮挡光线的横向遮光装置7,横向遮光装置7上设置有用于与对应连接底板4可拆卸连接的活动连接装置8。
35.其中,横向遮光装置7和纵向遮光装置5均位于光学面板2背离阅片灯盒1内部的一侧,且横向遮光装置7和纵向遮光装置5均通过卷放的方式跟随放大镜6和水平移动装置3运动以调整遮光区域的位置。
36.本发明在使用时,阅片灯盒1固定安装在墙壁上,影像片插在光学面板2的一侧并打开阅片灯盒1内部的灯光进行观察。
37.当需要观察影像片的局部区域时,通过活动连接装置8连接两个横向遮光装置7至对应的连接底板4上,然后沿连接底板4调整放大镜6的位置以牵引两个纵向遮光装置5沿竖直方向运动调整遮光区域的位置,并沿水平方向移动放大镜6带动连接底板4和水平移动装置3同步运动,从而牵引两个横向遮光装置7沿水平方向调整遮光区域的位置,使得放大镜6的位置调整至影像片需要观察的区域。
38.且通过两个横向遮光装置7和两个纵向遮光装置5共同遮挡放大镜6周侧的光线,避免了观察影像片的局部区域时光线对观察者的影响,从而避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产生影响,提高了观察效率和观察质量。
39.其次,通过放大镜6对影像片的观察区域进行放大,进一步提高了观察效果。
40.当需要对影像片进行全局观察时,通过活动连接装置8解除横向遮光装置7和连接底板4之间的连接关系,并通过推动放大镜6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底板4、纵向遮光装置5和水平移动装置3同步运动至光学面板2的一侧,避免对影像片的观察产生干涉。
41.进一步的,放大镜6可固定在连接底板4上的任意位置,以保证在观察影像片时放大镜6的稳定性。
42.水平移动装置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阅片灯盒1的内侧壁边缘处的横向连接板301,横向连接板301上靠近阅片灯盒1内部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动连接座302,滑动连接座302上与横向连接板30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贯穿横向连接板301至另一侧的固定组件303,横向连接板301设置有供固定组件303运动时通过的条形通槽304。
43.其中,连接底板4设置在滑动连接座302上,且固定组件303通过与横向连接板301接触时的摩擦力限制滑动连接座302的位置,并在滑动连接座302移动时与横向连接板301脱离接触。
44.水平移动装置3在使用时,连接底板4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滑动连接座302上,放大镜6通过连接底板4带动滑动连接座302在横向连接板301上沿水平方向运动,同时带动固定组件303沿条形通槽304运动,从而调整两个纵向遮光装置5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并在放大镜6带动滑动连接座302运动至相应位置时通过固定组件303与横向连接板301接触挤压产生摩擦力固定滑动连接座302的位置,从而避免在观察影像片时放大镜6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发生运动影响观察。
45.固定组件303包括垂直设置在滑动连接座302一侧并穿过条形通槽304至另一侧的延伸连接板305,延伸连接板305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固定套306,固定套306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动座307,磁性滑动座307上背离横向连接板301的一侧连接有牵引绳308,牵引绳308的一端连接有与固定套306内壁转动连接的连接辊309,连接辊309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306外并连接有转柄310,横向连接板301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与磁性滑动座307相互吸合的磁条311。
46.其中,固定套306的轴线垂直于横向连接板301并与横向连接板301之间的间距大于零。
47.固定组件303在使用时,磁性滑动座307和磁条311之间通过吸力相互吸合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磁性滑动座307和横向连接板301之间产生较大的静摩擦力以限制滑动连接
座30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保证了放大镜6的位置在观察影像片时的稳定性。
48.当需要解除对滑动连接座302位置的限制时,通过转动转柄310带动连接辊309旋转,从而使得牵引绳308缠绕在连接辊309上并牵引磁性滑动座307沿固定套306向着远离横向连接板301的方向运动,使得磁性滑动座307和横向连接板301之间脱离接触以解除对滑动连接座302位置的限制,继而可以调整放大镜6沿水平方向的位置。
49.且在与转柄310脱离连接后,在磁条311对磁性滑动座307的磁力吸附下磁性滑动座307重新与磁条311吸附限制滑动连接座302,并使得连接辊309和转柄310自动复位,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50.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308在磁性滑动座307与横向连接板301接触时处于张紧状态,并与连接辊309连接且未缠绕在连接辊309上。
51.进一步的,转柄310在磁性滑动座307与横向连接板301接触时处于与横向连接板301平行的位置,从而便于操作转动转柄310。
52.进一步的,固定组件303仅设置在其中一个滑动连接座302上,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单手操作调整放大镜6的位置,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53.磁性滑动座307上与磁条31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垫312。
54.弹性垫312的设置用于减小磁性滑动座307在磁条311的磁力吸附下与横向连接板301碰触时产生的作用力从而降低损伤,并减小碰触时发生的声音。
55.纵向遮光装置5包括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底板4上的第一卷收辊501,第一卷收辊501连接并卷收有第一遮光布502,第一遮光布502的一端连接有与放大镜6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条503,且第一卷收辊501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56.纵向遮光装置5在使用时,第一连接条503与放大镜6的一侧固定连接,当放大镜6沿连接底板4运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条503带动第一遮光布502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遮光布502在第一卷收辊501上卷收或者卷放,并使得扭力弹簧发生形变,通过第一遮光布502沿竖直方向的运动调整第一遮光布502遮挡光线的位置,仅使得两个第一连接条503之间的区域即放大镜6的位置未被遮挡光线,从而与纵向遮光装置7共同遮挡光线避免对影像片的观察产生影响。
57.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可以使得第一遮光布502自动卷收在第一卷收辊501上,使得第一遮光布502可以自动卷收,可以持续并任意调整第一遮光布502的位置,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58.横向连接板301的设置遮挡了第一卷收辊501,提高了使用的美观性。
59.两个连接底板4相对的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滑槽504,且第一连接条503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限位滑槽504内,第一遮光布502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滑槽504内。
60.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504与第一连接条503的两端滑动连接,从而限制第一连接条504的运动轨迹以及第一遮光布502的运动轨迹,使得第一遮光布502的两侧均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滑槽504内,从而完全覆盖遮挡两个连接底板4之间的光线,提高了对于光线的遮挡效果。
61.限位滑槽504上远离放大镜6的一侧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两个防护辊505,且两个防护辊505用于夹持第一遮光布502进入限位滑槽504。
62.通过设置的两个防护辊505夹持第一遮光布502,减小了了第一遮光布502与限位滑槽504的进口处产生摩擦造成的磨损。
63.纵向遮光装置7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阅片灯盒1的内侧壁边缘处的纵向连接板701,纵向连接板701上靠近阅片灯盒1内部的一侧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第二卷收辊702,第二卷收辊702上连接并卷收有第二遮光布703,第二遮光布7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阅片灯盒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条704,且活动连接装置8设置在第二连接条704,并通过活动连接装置8连接第二连接条704和连接底板4。
64.纵向遮光装置7在使用时,第一连接条704通过活动连接装置8与连接底板4连接或者脱离连接。
65.当第一连接条704通过活动连接装置8与连接底板4连接时,通过放大镜6带动连接底板4运动从而牵引两个第二连接条704沿水平方向运动。
66.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条704的运动,从而牵引其中一个第二卷收辊702上释放第二遮光布703,另一个第二卷收辊702卷收第二遮光布703,保证了放大镜6处的区域始终处于未被遮挡区域,并与第一遮光布502共同遮挡放大镜6周侧的光线,避免了影像片局部区域的边缘处的光线对观察的影响导致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的问题,提高了观察效率和观察质量。
67.纵向连接板701的设置用于遮挡第二卷收辊702,保证整个装置的美观性。
68.横向连接板301和纵向连接板701均设置在阅片灯盒1的口部的边缘处并平行于光学面板2.
69.第一遮光布502的卷放位置位于第一卷收辊501上靠近光学面板2的一侧,且第二遮光布703的卷放位置位于第二卷收辊702上靠近光学面板2的一侧。
70.即使得第一遮光布502和第二遮光布703尽量靠近光学面板2,以提高对于光线的遮挡效果。
71.活动连接装置8包括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在第二连接条704上背离光学面板2的一侧的多个直角槽801,每个直角槽801内均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勾板802,每个勾板802的一侧与直角槽801的内侧壁共同连接有限位弹簧803,多个勾板802共同连接有与第二连接条802的表面滑动连接的推板804,连接底板4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对应勾板802卡接的卡槽805,且限位弹簧803的绕制中心线垂直于水平面,并与推板804的滑动方向平行。
72.活动连接装置8在使用时,沿阅片灯盒1的内侧壁移动第二连接条704,使得勾板802运动至与连接底板4的一侧相抵,然后推动推板804沿竖直方向运动,使得勾板802的位置与卡槽805的位置对应并压缩限位弹簧803。
73.再推动第二连接条704向着连接底板4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勾板802插设至对应卡槽805内,释放推板804,使得勾板802和推板804在限位弹簧803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使得勾板802卡设在卡槽804内,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条704与连接底板4连接,从而使得第二遮光布703跟随放大镜6的移动遮挡对应区域的光线,以便于对影像片的局部区域进行观察,并减小光线对局部区域与边缘处观察的影响。
74.在本实施例中,勾板802为一端部设置有凸起的直板,卡槽805为侧壁设置有凹槽的条形槽,直板和凸起插设至条形槽内,并在限位弹簧803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勾板802复位,从而使得凸起卡设至凹槽内部,从而限制勾板802脱离卡槽805,也可为其它相应的结构,只
要是在限位弹簧803的弹力下限制勾板802脱离卡槽805即可。
75.当需要解除第二连接条704和连接底板4之间的连接关系时,按照上述操作反向操作即可。
76.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