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6886发布日期:2022-09-14 0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环绕包围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单元和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多个膜层,所述多个膜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有u型边框,所述u型边框的开口朝向所述多个膜层,且所述u型边框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多个膜层的侧边,所述u型边框朝向所述多个膜层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一个三角棱柱,所述三角棱柱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平行于所述u型边框朝向所述多个膜层的表面,使得从所述多个膜层的间隙中射出的光线经所述至少一个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和/或第三侧面反射后向所述多个膜层中远离所述基板的膜层射入,进而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边框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述第一边框朝向所述多个膜层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三角棱柱,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包括多个第一类三角棱柱,且所述多个第一类三角棱柱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与所述多个膜层中的各膜层一一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高度等于该第一类三角棱柱对应的膜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且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45
°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边框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背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框朝向所述多个膜层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三角棱柱,所述第二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二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靠近所述多个膜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二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多个第二类三角棱柱,且所述多个第二类三角棱柱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
面,且由所述第一区域指向所述第二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边框包括第三边框,所述第三边框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所述第三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边框朝向所述多个膜层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第三反射层;所述第三反射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类三角棱柱,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靠近所述多个膜层的一侧,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射层包括多个第三类三角棱柱,且所述多个第三类三角棱柱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由所述第一区域指向所述第二区域。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反射层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反射层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由小于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到等于所述第三类三角棱柱的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夹角。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排布,在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平面内,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最靠近所述u型边框的发光单元与所述u型边框之间的间距不超过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的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边框内还设置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朝向所述多个膜层的一侧,使得被所述反射层中的至少一个三角棱柱反射后的光线经所述荧光层后转换为预设颜色的光线。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发光单元位于同一层的补偿灯,所述补偿灯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最靠近所述u型边框的发光单元与所述u型边框之间。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多个膜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至少两个亮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亮度传感器包括第一亮度传感器和第二亮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光单元正对位置的亮度,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最靠近所述u型边框的发光单元与所述u型边框之间区域的亮度,当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与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补偿灯开启。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排布,在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平面内,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最靠近所述u型边框的发光单元与所述u型边框之间的间距不超过相邻两个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的2/3。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背光模组为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基板表面的第一区域设置多个发光单元和位于多个发光单元背离基板一侧的多个膜层,并在基板表面环绕包围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设置U型边框,且U型边框朝向多个膜层的表面设置有包括至少一个三角棱柱的反射层,三角棱柱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三角棱柱的第一侧面平行于U型边框朝向多个膜层的表面,从而利用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和/或第三侧面对从多个膜层的间隙中射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以补偿背光模组边缘区域的亮度,并利用三角棱柱的第二侧面和/或第三侧面使得反射光线向多个膜层中远离基板的膜层射入,即向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膜层射入,从而减少反射光程上的损耗,提高光利用率。高光利用率。高光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兴 林文鹏 钟彩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2/9/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