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34597发布日期:2024-05-17 13:18阅读:7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手机在不同场景下的拍照效果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目前手机使用的人群越来越大,为保证成像的清晰和质量,不仅需要提高杂散光的规避,还需提高镜头组立稳定性。以六片式超薄大像面镜头架构为例,位于镜头后端的如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通常存在大段差,段差过大容易导致组立不稳,导致部分成像或不成像的问题,严重影响镜头良率,此外,镜片间产生的杂散光如果不能被有效遮挡也会对镜头的成像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诸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阻碍高规格、高质量镜头的发展。因此,如何从结构设计的角度通过有效合理地设置例如隔圈/隔片等,以有效提高组立稳定性并有效规避杂散光,从而提高镜头稳定性、提升镜头成像质量,使镜头的发展能够满足当下的高需求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镜筒和容置于所述镜筒内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透镜组可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并分别与所述镜筒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所述第五间隔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可满足:1.0<cp5/t45+|f6/d5m|<2.5。

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5<f1/d1m+r1/d1m<3.0。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至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距离ep01、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可满足:12.5<f1/ep01+r2/ct1<15.0。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可满足:3.5<t12/cp1+r2/d1s<12.5。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所述第一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间距ep12、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1.5<ep12×r3/(ct2×r4)<3.5。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2、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可满足:25.0<|t23/cp2+r5/d2s|<41.0。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第二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三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四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三间隔元件与所述第四间隔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间距ep34、所述第二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三间隔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间距ep23、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可满足:0.4<|ep34×f4/(ep23×f3)|<1.5。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所述第四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五间隔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间距ep45、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所述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4m可满足:1.5<ct4/ep45+f5/d4m<2.5。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与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可满足:2.0<|r11×d5m|/(r12×d5m)<6.5。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第二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以及第三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三间隔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间距ep23、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3与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可满足:2.0<ep23/ct3+v3/v2<4.5。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相对f数fno、所述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可满足:1.5<fno×(l/f)<2.0。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所述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所述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可满足:2.5<l/(tan(semi-fov)×f)+d5m/d1m<3.5。

13、本技术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成像透镜组、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以及镜筒,其中,成像透镜组采用了六片式的架构,各透镜分别与镜筒的内壁相接触,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设置有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隔片,第六透镜设置为具有负光焦度。通过合理控制第五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以及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同时,通过合理控制第四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以及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等参数,并使其满足1.0<cp5/t45+|f6/d5m|<2.5,不但可以保证第六透镜镜片弯曲度,防止第六透镜过于弯曲而导致的成型加工困难问题,还可以控制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段差,防止因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间段差过大而导致的组立稳定性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组装良率以及增强镜头的可靠性,增加对后端镜片的支撑力,减少在信赖性试验中镜片的倾斜、掉落等问题,提高镜头的良率。同时,还可以对光线在经过第六透镜时产生的杂散光进行有效地规避,有利于提高镜头成像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