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48905发布日期:2023-01-14 12:2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车载显示模组因其高亮的特点,容易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而对驾驶人员造成干扰。但由于主驾驶人员或副驾驶人员存在使用车载显示模组的需求,使得车载显示模组通常为常亮模式,导致无法通过关闭电源的方式消除其干扰,从而降低了驾乘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车载显示模组容易对驾驶人员造成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5.显示面板;以及
6.防窥组件,防窥组件包括调整机构和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间隔排布的多个阻光部;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作用于阻光部,以使阻光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防窥组件,且防窥组件包括调整机构和覆盖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多个阻光部,且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作用于阻光部,以使阻光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在普通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发出的光通过相邻的阻光部之间的间隙透出,且在光的衍射作用下,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在出光侧全部视角下均可见;在防窥状态下,通过调整机构作用于阻光部,使阻光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多个阻光部形成的多个阻光面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对显示面板发出的朝向阻光面方向的光进行阻挡,使得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在部分视角下不可见,起到防窥效果。基于此,根据对显示模组的使用需求,对阻光部进行控制,以使阻光部发生形变或者不发生形变,即可实现防窥状态与普通显示状态之间的切换,从而防止用户不需要使用时,显示模组对用户造成干扰。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普通显示状态,阻光部为褶皱状态,以避免阻光部挡光,以保证全视角可见,在防窥状态,阻光部为展平状态,以使部分视角不可见,部分视角可见,或者,在普通显示状态,阻光部为收缩状态,以避免阻光部挡光,以保证全视角可见,在防窥状态,阻光部为伸展状态,以使部分视角不可见,部分视角可见。
9.可选地,在防窥状态,阻光面构造为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平面;如此,光学膜层的结构较为简单,以简化成型工艺。
10.可选地,在防窥状态,多个阻光部形成的阻光面彼此平行设置。基于此,多个阻光面可以形成格栅状,使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能够均匀地达到防窥效果。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窥组件还包括光学膜层,光学膜层包括透光部和阻光部,光学膜层具有多个固定区域和多个形变区域;调整机构位于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之间;阻光部和至少部分透光部位于形变区域;调整机构对应设置于形变区域和显示面板之间;形变区域构造为响应于调整机构的作用而朝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向外凸地发生形变,以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通过调整机构作用于形变区域而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实现特定视角不可见。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光学膜层和第二光学膜层;第一光学膜层包括多个第一子透光部和多个镂空部;第二光学膜层包括多个第二子透光部和多个阻光部;阻光部和至少部分第二子透光部位于形变区域;第一子透光部位于固定区域;阻光部和第二子透光部位于对应的调整机构的两侧,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作用于第二光学膜层,以使阻光部和第二子透光部发生形变。调整机构可使阻光部和第二子透光部的形态同步变化。阻光部和第二子透光部的形态可始终相同。
13.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光部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部分地覆盖对应的镂空部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第二子透光部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对应的第一子透光部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如此,第二子透光部的透光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子透光部的透光面积,能够避免第二光学膜层的设置对第一光学膜层的透光区域造成遮挡。同时,阻光部与镂空部相对设置,使得第一光学膜层的透光区域和第二光学膜层的透光区域相对设置。基于此,在第一光学膜层的镂空面积和第二光学膜层的阻光面积确定的情况下,光学膜层的整体透光面积最大化,从而保障显示效果。
14.可选地,第二子透光部和对应的第一子透光部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位于固定区域。
15.可选地,调整机构位于镂空部。
16.可选地,第一光学膜层位于显示面板和第二光学膜层之间。
17.可选地,调整机构位于显示面板和第二光学膜层之间。
18.可选地,第一子透光部和第二子透光部连接。第一子透光部对第二子透光部的固定端起到固定作用。
19.可选地,第一子透光部和阻光部连接。第一子透光部对阻光部的固定端起到固定作用。
20.可选地,调整机构与对应的第二子透光部和阻光部连接。
21.可选地,第二子透光部和阻光部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层的厚度,大于第二光学膜层的厚度。如此,设置在第一光学膜层的镂空部的空间相对较大,使得在显示面板与光学膜层之间设置调整机构时,可供利用的空间较大,从而降低工艺难度。
23.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光部包括固定端和可移动端,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驱动阻光部的可移动端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移动,以调整阻光部的形态。
24.可选地,调整机构包括:磁性组件,磁性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或第二磁体配置为磁性可调,以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对的磁极的磁性相同的状态下,使第二磁体朝远离第一磁体的方向运动,
从而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如此,当需要切换至防窥状态时,通过调节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对的磁极的磁性相同,利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相斥的磁力使第二磁体远离第一磁体,以带动光学膜层的形变区域朝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向外凸地发生形变,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实现特定视角不可见。当需要切换至普通显示状态时,通过调节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对的磁极的磁性相反,利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相吸的磁力使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吸合,使光学膜层恢复至平整状态,实现全视角可见。
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体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磁体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从而在保障磁力较大的同时,提升显示效果。
26.可选地,调整机构包括设于显示面板与阻光部之间的伸缩件。基于此,通过伸缩件的伸缩动作,可带动阻光部发生形变。
2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述的显示模组;以及
28.追踪单元,配置为用于监测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特征数据;以及
29.控制器,与追踪单元和调整机构电性连接,控制器配置为根据追踪单元监测的眼球特征数据控制调整机构,以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
30.可选地,眼球调整数据包括眼球注视方向数据和眼球注视时间数据。
31.基于此,通过追踪单元监测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特征数据,以此判断目标空间内的人是否观看屏幕,再通过控制器根据追踪单元监测的眼球特征数据控制调整机构,从而在目标空间内的人不需要观看屏幕时,开启防窥模式,并在目标空间内的人需要观看屏幕时,关闭防窥模式,变为普通显示状态。
3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方面中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追踪单元获取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特征数据;根据眼球特征数据,判断该眼球特征数据是否满足防窥条件;若是,则控制调整机构作用于阻光部,以使阻光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如此,能够在用户不需要使用屏幕时,及时调整至防窥状态。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眼球特征数据包括眼球注视方向数据和眼球注视时间数据;防窥条件包括: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注视方向与显示装置所在平面的夹角超过预设阈值范围;并且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注视时间超过预设临界时间。
34.可选地,眼球注视时间数据是通过至少两幅目标空间内的人眼球位置变化幅度小于预设临界值的连续的人脸图像获得;
35.可选地,眼球注视时间数据是通过至少两幅目标空间内的人眼球位置保持不变的连续的人脸图像获得。
36.基于此,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防窥模式。
附图说明
37.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处于普通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示出了图1中显示模组处于防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9.图3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处于防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用于车载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用于车载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43.附图标号说明:
44.10、显示装置;20、车体;30、方向盘;
45.11、显示面板;11a、出光面;
46.12、光学膜层;
47.121、第一光学膜层;121a、镂空部;121b、第一子透光部;122、第二光学膜层;122a、第二子透光部;122b、阻光部;
48.123、第三光学膜层;123a、镂空部;123b、第三子透光部;124、第四光学膜层;125、第五光学膜层;125a、镂空部;125b、阻光部;
49.131、第一磁体;132、第二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5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
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56.随着智能座舱迅速发展,车内的显示模组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大。由于主驾人员需要集中注意力进行驾驶,使得主驾人员对车载显示模组的使用频率比较低,但副驾人员对车载显示模组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且主驾人员有时也存在使用车载显示模组以进行功能操作的需求,因此车载显示模组通常为常亮模式。然而,车载显示模组通常存在高亮的特点,使得常亮模式下的车载显示模组容易对主驾人员造成干扰,尤其是在夜间,干扰程度会更大,导致驾乘安全性降低。
5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防窥组件,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调整防窥组件内的阻光部形态,当需要使显示面板处于防窥状态时,控制阻光部发生形变而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利用阻光面阻挡显示面板发出的光沿特定方向的传播,从而实现特定视角不可见;当需要显示面板处于普通显示状态时,控制阻光部恢复至初始形态,使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全视角可见。
58.基于此,当该显示模组用于车载显示时,即可根据需求控制显示模组对主驾人员是否可见,降低显示模组对主驾人员的影响,保证其安全性,同时又能保障副驾人员始终可以正常使用。
59.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处于普通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显示模组处于防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60.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1以及防窥组件。示例性地,显示面板11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11,具体可以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pmoled)。可选的,防窥组件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侧11a。防窥组件包括调整机构和位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侧的多个阻光部122b,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作用于阻光部122b,以使阻光部122b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122b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阻光面与出光面11不平行,阻光面相对于出光面11倾斜。多个阻光部122b可间隔排布。示例性地,多个阻光面排布形成格栅状。
61.基于此,在普通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11发出的光通过相邻的阻光部122b之间的间隙透出,且在光的衍射作用下,显示面板11发出的光在出光侧11a全部视角下均可见;在防窥状态下,通过调整机构作用于阻光部122b,使阻光部122b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122b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多个阻光部122b形成的多个阻光面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侧11a,对显示面板11发出的朝向阻光面方向的光(也即显示面板11发出的朝向主驾人员的光)进行阻挡,使得显示面板11发出的光在部分视角下不可见,例如副驾人员可见,主驾人员不可见,起到防窥效果。如此,根据对显示模组的使用需求,对阻光部122b进行控制,以使阻光部122b发生形变或者不发生形变,即可实现防窥状态与普通显示状态之间的切换,从而防止用户不需要使用时,显示模组对用户造成干扰。
6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普通显示状态,阻光部122b为褶皱状态(参阅图1),在防窥状态,阻光部122b为展平状态(参阅图2)。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要保障显示效果,褶皱状态的单个阻光部122b对显示面板11的遮挡面积会很小,例如单个阻光部122b对显示面板11的
遮挡面积为微米级,因此,若阻光部122b在普通显示状态下存在褶皱,该褶皱也难以被用户观察到。在调整机构撤去对阻光部122b的膜层的作用力后,光学膜层12可以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由平整状态变为褶皱状态,以使阻光部对显示面板向驾驶人员一侧出射的光由遮光状态变为非遮光状态,即阻光部122b可以在普通显示状态下呈现为褶皱状态,并在防窥状态下呈现为展平状态。
63.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普通显示状态,阻光部122b为收缩状态,在防窥状态,阻光部122b为伸展状态。具体地,形成阻光部122b的膜层选用具备形变能力的材料,如此,在调整机构撤去对阻光部122b的膜层的作用力后,光学膜层12可以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由伸展状态变为收缩状态,以使阻光部对显示面板向驾驶人员一侧出射的光由遮光状态变为非遮光状态,即阻光部122b可以在普通显示状态下呈现为收缩状态,并在防窥状态下呈现为伸展状态。阻光部122b可为可伸缩膜层。
64.可选地,阻光面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的夹角α满足条件:0
°
<α<90
°
。作为优选,阻光面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的夹角α满足条件:0
°
<α≤45
°
。如此,阻光部122b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时,阻光部122b的膜层产生的形变量较小,从而减小对阻光部122b的膜层的损害。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α为10
°
、15
°
、20
°
、30
°
、35
°
、40
°

65.进一步地,阻光面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的夹角可设置为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如此,可以调整防窥状态下对显示面板11发出的光线的阻挡程度,视线防窥等级的调节。其中,阻光部122b的尺寸可设置为微米级,以保障普通显示状态下阻光部122b对显示面板11的遮挡不会影响用户正常观看显示面板11显示的影像。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防窥状态,阻光面构造为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平面,使得光学膜层12的结构较为简单,以简化成型工艺。
67.进一步地,在防窥状态,多个阻光部122b形成的阻光面彼此平行设置。基于此,多个阻光面可以形成格栅状,使显示面板11的各个区域能够均匀地达到防窥效果。多个阻光部122b可沿第一方向等间隔排布。阻光部122b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可相同。
68.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窥组件包括阻光膜层,阻光膜层上设有多个挖孔区(相当于透光区),多个挖孔区将阻光膜层的其他区域分隔成多个阻光部122b,调整机构位于显示面板11和阻光膜层12之间,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作用于阻光膜层,以使阻光部122b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
69.可选地,调整机构背离显示面板11的一侧与阻光膜层未挖孔的区域连接,以使调整机构能够直接作用于阻光膜层而使阻光部122b发生形变。
70.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窥组件还包括光学膜层12,光学膜层12包括透光部和阻光部122b,多个阻光部122b被透光部间隔开,调整机构位于显示面板11和光学膜层12之间,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作用于光学膜层12,以使光学膜层12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122b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
71.基于此,在普通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11发出的光通过透光部透出,且在光的衍射作用下,显示面板11发出的光在出光侧全部视角下均可见;在防窥状态下,通过调整机构作用于光学膜层12,使光学膜层12发生形变,从而使光学膜层12上的阻光部122b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多个阻光部122b形成的多个阻光面在显示面
板11的出光面11a一侧,对显示面板11发出的朝向阻光面方向的光进行阻挡,使得显示面板11发出的光在部分视角下不可见,起到防窥效果。如此,根据对显示模组的使用需求,对阻光部122b进行控制,以使光学膜层12发生形变或者不发生形变,即可实现防窥状态与普通显示状态之间的切换,从而防止用户不需要使用时,显示模组对用户造成干扰。
72.可选地,光学膜层12具有多个固定区域和多个形变区域;阻光部122b和至少部分透光部位于形变区域;调整机构对应设置于形变区域和显示面板11之间;形变区域构造为响应于调整机构的作用而朝背离显示面板11的一侧向外凸地发生形变,以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示例性地,光学膜层12贴设于显示面板11的表面,当调整机构不对光学膜层12产生向外的作用力时,形变区域与固定区域形成一个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平行的平面;当调整机构作用于光学膜层12而使形变区域朝背离显示面板11的一侧向外凸地发生形变时,形变区域与固定区域形成了相交的平面,由此阻光部122b形成了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实现特定视角不可见。此时,透光部形成了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透光面。
73.可以理解的是,当形变区域在调整机构的作用下朝背离显示面板11的一侧向外凸地发生形变时,在调整机构对形变区域施加作用力的施力部位的两侧会形成相交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且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均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相交。基于此,阻光部122b设于形变区域包括:阻光部122b设于第一平面或阻光部122b设于第二平面。对应于同一调整机构的阻光部122b和透光部分别对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的一个和另一个。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层1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光学膜层121和第二光学膜层122。可选的,第一光学膜层121包括多个镂空部121a和多个第一子透光部121b。可选的,第二光学膜层122包括多个第二子透光部122a和多个阻光部122b。可选的,阻光部122b和至少部分第二子透光部122a位于形变区域。可选的,第一子透光部121b位于固定区域。
75.可选的,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位于对应的调整机构的两侧,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作用于第二光学膜层122,以使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发生形变。
76.可选的,阻光部122b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部分地覆盖对应的镂空部121a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第二子透光部122a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对应的第一子透光部121b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
77.镂空部121a和第一子透光部121b可通过对第一光学膜层121图案化形成,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可通过对第二光学膜层122图案化形成,第一子透光部121b、第二子透光部122a的材质具体可以是显示领域常用的透光膜,阻光部122b的材质具体可以是防窥膜。可通过对透光的第二光学膜层122在需要形成阻光部122b的区域涂遮光材料或贴遮光膜等,进而形成阻光部。
78.如此,第二子透光部122a的透光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子透光部121b的透光面积,能够避免第二光学膜层122的设置对第一光学膜层121的透光区域造成遮挡。同时,阻光部122b与镂空部121a相对设置,使得第一光学膜层121的透光区域和第二光学膜层122的透光区域相对设置。基于此,在第一光学膜层121的镂空面积和第二光学膜层122的阻光面积确定的情况下,光学膜层12的整体透光面积最大化,从而保障显示效果。
79.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作用于光学膜层12,以使光学膜层12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在普
通显示状态,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为褶皱状态,在防窥状态,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为展平状态,或者,在普通显示状态,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为收缩状态,在防窥状态,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为伸展状态。
80.可选地,第二子透光部122a和对应的第一子透光部121b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位于固定区域,如此,固定区域的透光效果不受形变区域的形态变化影响,从而保障显示效果。
81.可选地,调整机构位于镂空部121a,从而充分利用镂空部121a的空间,以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
82.可选地,第一光学膜层121位于显示面板11和第二光学膜层122之间。如此,形成镂空部121a的第一光学膜层121位于内侧,而第二光学膜层122位于外侧,使得光学膜层12与显示面板11层叠后,形成的组合结构在普通显示状态下表面平整。
83.可选地,调整机构位于显示面板11和第二光学膜层122之间。基于此,调整机构可与第二光学膜层122进行连接,使调整机构能够直接对第二光学膜层122产生作用力。
84.可选地,第一子透光部121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连接,第一子透光部121b和阻光部122b连接,从而提升光学膜层12内不同层、不同区域的稳定性。
85.可选地,调整机构与对应的第二子透光部122a和阻光部122b连接。如此,调整机构能够直接作用于阻光部122b,以提升防窥状态调整的灵敏度。并且,由于调整机构同时与第二子透光部122a和阻光部122b连接,使得调整机构与光学膜层12的连接更稳固。
86.可选地,第二子透光部122a和阻光部122b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基于此,当阻光部122b形变形成阻光面时,多个阻光面形成格栅结构,从而达到防窥效果。
8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层121的厚度大于第二光学膜层122的厚度。如此,设置在第一光学膜层121的镂空部121a的空间相对较大,使得在显示面板11与光学膜层12之间设置调整机构时,可供利用的空间较大,从而降低工艺难度。
88.图3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处于防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89.参阅图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层12包括层叠设置第三光学膜层123、第四光学膜层124和第五光学膜层125,第四光学膜层124位于第三光学膜层123和第五光学膜层125之间,第三光学膜层123包括多个镂空部123a和通过多个镂空部123a间隔开的第三子透光部123b,第四光学膜层124整体透光,第五光学膜层125包括多个镂空部125a和通过多个镂空部125a间隔开的阻光部125b。
90.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光部122b包括固定端和可移动端,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驱动阻光部122b的可移动端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的方向移动,以调整阻光部122b的形态。阻光部122b的可移动端可与调整机构连接。阻光部122b的固定端可与第一子透光部121b连接。基于此,通过调整机构驱动阻光部122b的可移动端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的方向远离显示面板11,可使阻光部122b形成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从而达到防窥效果;通过调整机构驱动阻光部122b的可移动端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的方向靠近显示面板11,可使阻光部122b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平行,从而达到普通显示效果。
91.可选的,第二子透光部122a包括固定端和可移动端,调整机构配置为能够驱动第
二子透光部122a的可移动端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的方向移动,以调整第二子透光部122a的形态。第二子透光部122a的可移动端可与调整机构连接。第二子透光部122a的固定端可与第一子透光部121b连接。
92.可选地,调整机构包括伸缩件,通过伸缩件的伸缩变形,可使阻光部122b发生变形而形成阻光面。伸缩件可包括电致伸缩性材料。伸缩件可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的方向收缩或伸长。示例性地,伸缩件的材质为压电材料,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11,另一端连接于阻光部122b,如此,可利用压电材料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的特点,使阻光部122b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形态。
93.可选地,调整机构包括磁性组件。磁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的方向彼此相对设置。示例性地,第一磁体131设置在显示面板11上,第二磁体132设置在光学膜层12(例如可以是第二光学膜层122)上。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为磁性可调,以在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相对的磁极磁性相同的状态下,使第二磁体132朝远离第一磁体131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阻光部122b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其中,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的尺寸为微米级,如此,能够减小对显示面板11的遮挡,以保障正常显示。
94.可选的,调整机构可为多个,可采用点阵排布的形式进行设置,以降低普通显示状态时调整机构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影响。示例性的,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可采用点阵排布的形式进行设置。
95.如此,当需要切换至防窥状态时,通过调节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相对的磁极的磁性相同,利用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之间相斥的磁力使第二磁体132远离第一磁体131,以带动光学膜层12的形变区域朝背离显示面板11的一侧向外凸地发生形变,形成相对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11a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实现特定视角不可见。当需要切换至普通显示状态时,通过调节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相对的磁极的磁性相反,利用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之间相吸的磁力使第二磁体132与第一磁体131吸合,使光学膜层12恢复至平整状态,实现全视角可见。
96.示例性地,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均为电磁体,两者均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如此,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铁的磁性有更多中组合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铁中的一者为永磁体,另一者为电磁体,由于永磁体无需与控制电路进行电性连接,能够减少连接走线。
97.可选地,第一磁体131和第二磁体132的尺寸相同或者相异。示例性地,第一磁体131在显示面板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磁体132在显示面板11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以在保障两者之间相对的面的面积最大化的同时,减小对显示面板11的遮挡,从而在保障磁力较大的同时,提升显示效果。
98.第二磁体132两侧分别设置阻光部122b和第二子透光部122a,可以使第二磁体132两侧受力平衡,避免只设置阻光部122b不设置第二子透光部122a时,导致第二磁体132两侧受力不均,容易翻转的情况产生。
99.基于同样的发明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追踪单元、控制器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追踪单元配置为用于监测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特征
数据,控制器与追踪单元和调整机构电性连接,控制器配置为根据追踪单元监测的眼球特征数据控制调整机构,以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示例性地,追踪单元为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目标空间为车辆的驾驶室,目标空间内的人为主驾人员。基于此,通过追踪单元追踪主驾人员的眼球位置,以此判断主驾人员是否观看屏幕,并产生对应的电信号,再通过控制器根据产生的电信号控制显示模组的防窥组件的状态,从而在主驾人员不需要观看屏幕时,开启防窥模式,并在主驾人员需要观看屏幕时,关闭防窥模式,进入普通显示状态。
100.可选地,眼球特征数据包括眼球注视方向数据和眼球注视时间数据。通过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注视方向数据和眼球注视时间数据的结合,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目标空间内的人是否需要使用显示装置。
101.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用于车载显示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用于车载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102.参阅图2、图4和图5,当上述显示装置10用于车载显示时,若驾驶座和方向盘30位于车体20的左侧,则设置防窥模式下,阻光部位于透光部的左侧;若驾驶座和方向盘30位于车体20的右侧,则设定防窥模式下,阻光部位于透光部的右侧。
103.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104.参阅图6,基于同样的发明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可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5.步骤s1、通过追踪单元获取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特征数据;
106.步骤s2、根据眼球特征数据,判断该眼球特征数据是否满足防窥条件;若是,则控制调整机构作用于阻光部,以使阻光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
107.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该方法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
108.可选地,眼球特征数据包括眼球注视方向数据和眼球注视时间数据;防窥条件包括: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注视方向与显示装置所在平面的夹角超过预设阈值范围;并且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注视时间超过预设临界时间。
109.可选地,眼球注视时间数据是通过至少两幅目标空间内的人眼球位置保持不变的连续的人脸图像获得;或者眼球注视时间数据是通过至少两幅目标空间内的人眼球位置变化幅度小于预设临界值的连续的人脸图像获得。
110.基于此,通过追踪单元获取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特征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防窥模式,并据此控制显示模组的防窥组件的状态,从而在目标空间内的人不需要观看屏幕时,开启防窥模式,并在目标空间内的人需要观看屏幕时,关闭防窥模式,进入普通显示状态。如此,当该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车载显示时,在驾驶人员不需要观看屏幕的情况下,开启防窥模式,并在主驾人员需要观看屏幕时,关闭防窥模式,进入普通显示状态,从而在满足驾乘人员对屏幕的需求的同时,防止屏幕对主驾人员造成干扰。
111.示例性地,当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注视方向与显示装置所在平面的夹角超过预设阈值范围,且目标空间内的人的眼球注视时间超过预设临界时间时,表明目标空间内的人长时间注视的是显示装置以外的环境(例如前方道路等),此时往往不需要使用显示装置,基于此,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对的磁极的磁性相同,使第一磁体和第
二磁体之间产生相斥的磁力,以使第二磁体远离第一磁体并作用于光学膜层而使阻光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光部形成相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呈夹角设置的阻光面,阻光面对显示面板发出的朝向阻光面方向的光进行阻挡,使得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在部分视角下不可见,以起到防窥效果。否则,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对的磁极的磁性相反,使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产生相吸的磁力,以使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吸合而撤去对阻光部的作用力,从而使显示装置正常显示。
11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1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