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4554发布日期:2023-03-07 22:0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显影盒
1.分案声明
2.本技术是2021年4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0431767.x、发明创造名称为“显影盒”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4.显影盒通常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在显影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后,设置在显影盒上的电极构件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供电电极电连接,实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对显影盒的供电,进而为显影盒中的显影辊、送粉辊以及层厚度调节构件供电。
5.现有一种处理盒,盒体上设置可弹性移动的弹簧作为电极构件,在显影盒装机后,电极构件受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供电电极的按压,并与供电电极电连接,实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对显影盒的供电。这种显影盒中,与装机后相比,电极构件的导电接触部在装机前处于更加凸出的位置,存在容易损坏的风险(例如更易因与其他物体产生碰撞而被损坏)。另外,在显影盒装机和拆机过程中,电极构件的导电接触部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供电电极会形成较大的摩擦力,容易产生磨损而引起导电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构件的导电接触部不易损坏且即使在长期使用下也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形成稳定可靠电连接的显影盒。
7.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影盒,其包括盒体、显影辊以及与显影辊电连接的电极构件,显影辊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上;其中,电极构件活动设置在盒体上,并包括导电接触部和受力部;受力部用于接收使电极构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作用力,导电接触部在第二位置比在第一位置更加凸出于盒体的外侧。
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极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盒体上,并能够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电极构件的转动轴线设置在受力部和导电接触部之间。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电极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盒体上,并能够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
10.进一步地,当电极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盒体上时,导电接触部在第二位置比在第一位置更加远离显影辊。
11.进一步地,盒体具有与电极构件滑动接触的滑动引导面,在电极构件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滑动方向上,滑动引导面逐渐朝盒体的外侧倾斜。
1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极构件与盒体之间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用于施加将电极构件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弹性力。
1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极构件活动设置在盒体的其中一个纵向侧壁上。
14.进一步地,盒体包括设置在上述纵向侧壁上的导电支架,导电支架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的其中一个纵向端部;电极构件活动设置在导电支架上,并通过导电支架电连接至显影辊。
15.更进一步地,导电支架上形成有容纳凹部,电极构件设置在容纳凹部内。
16.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上可以设置有电极驱动构件,电极驱动构件用于直接或间接地驱使电极构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17.本发明中,当显影盒没有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预定安装位置时,电极构件的导电接触部位于初始的第一位置;当显影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后,电极构件从初始的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导电接触部相应地朝盒体的外侧运动而更加凸出于盒体外侧,从而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供电电极电连接,实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对显影盒的供电。
18.本发明的显影盒至少具有如下优点:首先,与装机后相比,电极构件的导电接触部在装机前处于更加朝盒体内侧凹进的位置,因此导电接触部不容易被损坏;其次,电极构件通过受力而使其导电接触部与供电电极接触,使得二者之间的电连接具有较佳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只有在显影盒安装到位时,导电接触部才与供电电极接触,而在显影盒装机和拆机的过程中,导电接触部基本上不再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供电电极产生摩擦,避免或减轻了二者之间的磨损,使得显影盒即使在长期使用下也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形成稳定的电连接。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1的第一立体结构图;
21.图2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1第二端部的结构图,其中电极构件处于拆解状态;
22.图3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1中电极构件的立体结构图;
23.图4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1中导电支架部分的正视图;
24.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显影盒安装到位前后导电接触部的位置变化;
25.图6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1的第二立体结构图,其中活动构件处于其初始位置;
26.图7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图;
27.图8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1的第三立体结构图,其中活动构件处于其伸出位置;
28.图9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1的横向剖视图;
29.图10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
30.图11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2第二端部的结构图,其中电极构件处于拆解状态;
31.图12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2中导电支架部分的正视图;
32.图13是图12的a-a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显影盒安装到位前后导电接触部的位置变化;
33.图14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3中电极构件及电极驱动构件部分的结构图,其中电
极构件处于第一位置;
34.图15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3中电极构件及电极驱动构件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35.图16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3中电极构件及电极驱动构件部分的结构图,其中电极构件处于第二位置;
36.图17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4中电极构件及电极驱动构件部分的结构图,其中电极构件处于第一位置;
37.图18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4中电极构件及电极驱动构件部分的结构图,其中电极构件处于第二位置;
38.图19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5中电极构件及电极驱动构件部分的结构图,其中电极构件处于第一位置;
39.图20是本发明显影盒实施例5中电极构件及电极驱动构件部分的结构图,其中电极构件处于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40.实施例1
41.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显影盒包括盒体11和显影辊12,显影辊12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11的第一端部11a和第二端部11b。第一端部11a设有动力接收部,该动力接收部能够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接收旋转驱动力,以驱动显影辊12旋转。第二端部11b具有侧壁16和安装在侧壁16上的导电支架13,显影辊12的一个纵向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导电支架13上,并与导电支架13形成电连接。
42.导电支架13具有容纳凹部131。显影盒还包括设置在容纳凹部131内的电极构件15,在显影盒装机后,电极构件15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之间建立电连接,使得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能够通过电极构件15和导电支架13向显影辊12提供显影偏压。
43.电极构件15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凹部131内。如图2-3所示,容纳凹部131内设有转轴132,转轴132设置在容纳凹部131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并与侧壁16大致平行。电极构件15包括导电接触部151、受力部152和枢转孔153,导电接触部151和受力部152分别设于电极构件15的相对两端,且导电接触部151比受力部152更加靠近显影辊12;枢转孔153设置在电极构件15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枢转孔153的内侧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卡臂154,两个弹性卡臂154之间形成开口部。
44.在将电极构件15组装到容纳凹部131时,转轴132通过两个弹性卡臂154之间的开口部进入枢转孔153内,使得电极构件15与转轴132转动连接,弹性卡臂154用于防止电极构件15从转轴132脱离。电极构件15能够绕转轴132在初始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电极构件15的转动轴线位于导电接触部151和受力部152之间。
45.电极构件15和盒体11之间设有作为弹性元件示例的弹簧14,弹簧14用于施加将将电极构件15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弹性力。弹簧14可以设置在容纳凹部13内,并位于容纳凹部131内远离显影辊12的一侧。受力部152的内侧具有中空腔体155,中空腔体155内设有柱状凸起156;弹簧14的外端套设在柱状凸起156上,内端与盒体11抵接。在显影盒未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预定安装位置时,弹簧14向电极构件15的受力部152施加朝向盒体11外侧的弹性作用力,将电极构件15保持在其初始的第一位置,此时导电接触部151可以内缩于
容纳凹部131。
46.图4是显影盒实施例1中导电支架13部分的正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显影盒安装到位前后导电接触部151的位置变化。如图5所示,在显影盒未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预定安装位置时,在弹簧14的弹性力作用下,电极构件15的导电接触部151处于其初始的第一位置151a,导电接触部151在第一位置151a内缩于容纳凹部131。这样,在显影盒的安装过程中(安装到位之前),导电接触部151基本上不会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产生摩擦。
47.在显影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预定安装位置之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一个相应施力部(图中未示出)将向电极构件15的受力部152施加朝向盒体11内侧的作用力f1,使得电极构件15克服弹簧14的弹性力,沿r1方向绕转轴13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相应地,受力部152朝盒体11的内侧转动,导电接触部151则朝盒体11的外侧从第一位置151a转动至第二位置151b,导电接触部151在第二位置151b比在第一位置151a更加凸出于盒体11的外侧,从而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接触并形成电连接。换句话说,实施例1中,在显影辊12的长度方向l上,导电接触部151的第二位置151b位于第一位置151a的外侧。
48.在将显影盒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移除时,随着显影盒离开预定安装位置,电极构件15的受力部152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施力部分离,在弹簧14的作用下,电极构件15的导电接触部151从第二位置151b回复至初始的第一位置151a,使得拆机过程中导电接触部151与供电电极之间同样基本上不产生摩擦。
49.为便于进行显影盒的装机和拆机操作,如图6所示,盒体11远离显影辊12的一侧设有把手构件17,在显影辊12的长度方向上,把手构件17位于盒体11的大致中间位置。把手构件17可以与盒体11转动连接。如图7所示,盒体11远离显影辊12的一侧具有凹陷部111,在显影辊12的长度方向上,凹陷部111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枢转孔112;把手构件17具有可转动地设置在枢转孔112内的把手转轴(图中不可见)。把手构件17能够绕把手转轴转动,把手构件17的转动轴线可以与显影辊12平行。
50.把手构件17和盒体11之间可以设有转动引导机构,使得把手构件17的转动过程更为平稳。例如图7所示,把手构件17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导向凸起172,凹陷部111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弧形引导部113,导向凸起172承载在弧形引导部113上。把手构件17转动时,导向凸起172沿弧形引导部113滑动。
51.如图6和7所示,盒体11上还设有两个活动构件18,在显影辊12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活动构件18基本上对称地设置在把手构件17的相对两侧。活动构件18包括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81和杆部182,盒体11具有贯穿式的导向孔114,杆部182插入导向孔114内。
52.活动构件18能够在显影辊12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并且活动构件18的移动关联于把手构件17的转动。例如,把手构件17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滑槽171,滑槽171相对于显影辊12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连接部181上设有滑动凸起1811,滑动凸起1811设置在滑槽171内。通过滑槽171和滑动凸起1811之间的配合,把手构件17的运动关联于活动构件18的运动。
53.把手构件17能够在如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以及如图8所示的抵接位置之间转动。如图6所示,当把手构件17位于其初始位置时,杆部182同样处于其初始位置,此时杆部182内缩于盒体11(即不从盒体11的纵向端部伸出)。显影盒装机前,把手构件17和活动构件18均
处于其初始位置。如图7所示,连接部181上设有弹性卡扣1812,盒体11上具有卡槽115,弹性卡扣1812的卡接凸部可插入卡槽115内,以将把手构件17和活动构件18保持在其初始位置。如图8所示,当把手构件17从初始位置转动到抵接位置时,活动构件18在显影辊12的长度方向上朝盒体11外侧移动至伸出位置,此时杆部182的末端从导向孔114内伸出于盒体11。
54.请参阅图9,显影盒可以沿x方向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装机过程中,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另一个相应施力部将与把手构件17抵接而向把手构件17施加作用力,使把手构件17沿r2方向从其初始位置转动到抵接位置,活动构件18相应地从其初始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此时,杆部182的末端从盒体11的纵向端部伸出,并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分离/接触机构配合,以使得显影辊12与感光鼓分离或接触。
55.实施例2
56.如图10所示,实施例2的显影盒包括盒体21和显影辊22,显影辊22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21的第一端部21a和第二端部21b。第二端部21b具有侧壁26和安装在侧壁26上的导电支架23,显影辊22的一个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导电支架23上,并与导电支架23形成电连接。
57.导电支架23具有容纳凹部231。容纳凹部231内设有电极构件25,在显影盒装机后,电极构件25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之间建立电连接,使得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能够通过电极构件25和导电支架23向显影辊22提供显影偏压。
58.电极构件25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凹部231内,并能够在初始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如图11所示,电极构件25包括导电接触部251和受力部252,导电接触部251设置在电极构件25靠近显影辊12的一端,受力部252设置在电极构件25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导电支架23上设有止挡部232,电极构件25具有被止挡部253。当电极构件25处于第一位置时,止挡部232与被止挡部253抵接。
59.容纳凹部231内还设有作为弹性元件示例的弹簧24,弹簧24与电极构件25远离显影辊12的一端连接,用于向电极构件25施加弹性力。在显影盒未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预定安装位置时,在弹簧24的迫推下,止挡部232与被止挡部253抵接,将电极构件25保持在其初始的第一位置。
60.图12是实施例2中导电支架23部分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的a-a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显影盒安装到位前后导电接触部251的位置变化。如图13所示,在显影盒未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预定安装位置时,导电接触部251位于其初始的第一位置251a;在显影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预定安装位置之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再一个相应施力部(图中未示出)将向电极构件25的受力部252施加作用力f2,使电极构件25克服弹簧24的作用力而朝远离显影辊12的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导电接触部251相应地从第一位置251a运动至第二位置251b。
61.如图13所示,电极构件25与容纳凹部231的底面233滑动接触,底面233构成电极构件25的滑动引导面。在电极构件25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滑动方向(图13中作用力f2的方向)上,底面233逐渐朝盒体11的外侧倾斜,这样,在电极构件25沿底面233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导电接触部251逐渐地更加凸出于盒体21的外侧。也就是说,在显影辊22的长度方向l上,导电接触部251的第二位置251b在第一位置251a的外侧。在第二位置251b,更加凸出的导电接触部251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接触并形成电连接。
62.在显影盒安装到位前,由于受力部252不会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施力部接触,因此处于第一位置251a的导电接触部251基本上不会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产生摩擦或仅产生轻微摩擦。在将显影盒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移除时,随着显影盒离开预定安装位置,电极构件25的受力部251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施力部分离,在弹簧24的作用下,电极构件25的导电接触部251从第二位置251b回复至初始的第一位置251a,使得拆机过程中到电接触部251与供电电极之间同样基本上不产生摩擦或仅产生轻微摩擦。
63.需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电极构件也可以设置在盒体的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盒体的第一端部,或者设置在盒体第二端部侧壁上的非导电支架部分,并通过中间导电件与显影辊电连接。
64.实施例3
65.如图14和15所示,实施例3的显影盒还包括电极驱动构件31和推动构件32,推动构件32设置在电极驱动构件31和电极构件35之间,电极驱动构件31能够通过推动构件32驱使电极构件35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66.电极构件35具有u形导电接触部351、连接部352和受力部353,受力部353位于导电接触部351和连接部352之间。导电支架33的内侧设有转轴331,连接部352转动套设在转轴331上,使得电极构件35可绕转轴331转动。同时,导电支架33的内侧还具有相对于盒体的侧壁倾斜设置的滑槽332,电极构件35设置在滑槽332内。滑槽332构造为在电极构件35被推动构件32推动而绕转轴33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引导电极构件35在滑槽332内朝盒体的外侧滑动。
67.导电支架33和电极构件35之间连接有弹簧34,弹簧34用于向电极构件35施加弹性力,将电极构件35保持在初始的第一位置。显影盒装机前,电极构件35处于第一位置。如图14所示,在第一位置,导电接触部351基本上不凸出于导电支架33的外侧。
68.电极驱动构件31设置在盒体远离显影辊的一侧,并能够沿m方向朝盒体外侧移动,m方向可以平行于显影辊的长度方向。推动构件32的第一端部321与电极驱动构件31相抵接,第二端部322与电极构件35的受力部353相抵接。如图15所示,推动构件32的第一端部321设有第一抵接斜面3211,电极驱动构件31上设有导向槽312,导向槽312具有第二抵接斜面311,第二抵接斜面311与第一抵接斜面3211滑动接触。
69.这样,如图16所示,当电极驱动构件31沿m方向朝盒体的外侧移动时,推动构件32将朝着电极构件35的方向移动,并迫推电极构件35绕转轴331转动且沿滑槽332向盒体外侧移动,使电极构件35从初始的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导电接触部351凸出于导电支架33的外侧。
70.显影盒上可以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可以包括如实施例1描述的把手构件和活动构件,电极驱动构件31可以设置在该活动构件上或者形成为该活动构件的一部分。装机过程中,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作用于该联动机构,使电极驱动构件31与活动构件一起沿m方向朝盒体的外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电极驱动构件31通过推动构件32驱使电极构件35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当电极构件35运动到第二位置后,导电接触部351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接触并形成电连接,并通过导电支架33向显影辊提供显影偏压。
71.如图16所示,实施例3中,还可以在推动构件32和盒体之间设置弹性元件36(例如弹簧),弹性元件36的一端安装在推动构件32上,另一端与盒体抵接。弹性元件36可辅助推
动构件32推动电极构件35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
72.实施例4
73.如图17所示,实施例4的显影盒包括电极驱动构件41、滑槽构件42和电极构件45,电极构件45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构件42内,并能够在电极驱动构件41的驱使下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74.电极构件45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导电接触部451和受力部452。电极构件45和盒体之间设有弹簧44,弹簧44用于将电极构件45保持在初始的第一位置。显影盒装机前,电极构件45处于第一位置。如图17所示,在第一位置,导电接触部451可以隐藏在滑槽构件42内。
75.滑槽构件42可以与导电支架43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安装在盒体的侧壁上。滑槽构件42的底面为滑动引导面,电极构件45与该滑动引导面滑动接触,在电极构件45受电极驱动构件41的驱使而在滑槽构件42内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引导面使得电极构件45逐渐朝盒体的外侧伸出。
76.电极驱动构件41设置在盒体远离显影辊的一侧,并能够沿m方向朝盒体外侧移动,m方向可以平行于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电极驱动构件41具有抵接斜面411,电极构件45的受力部452相应地形成为与抵接斜面411匹配的倾斜面。当电极驱动构件41沿m方向朝盒体外侧移动时,通过抵接斜面411和受力部452之间的配合,可以驱动电极构件45在滑槽构件42内滑动,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77.显影盒上可以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可以包括如实施例1描述的把手构件和活动构件,电极驱动构件41可以设置在该活动构件上或者形成为该活动构件的一部分。装机过程中,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作用于该联动机构,使电极驱动构件41沿m方向朝盒体的外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电极驱动构件41驱使电极构件45在滑槽构件42内朝远离电极驱动构件41的方向滑动,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如图18所示,当电极构件45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导电接触部451凸出于导电支架43的外侧,从而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接触并形成电连接。
78.实施例5
79.如图19所示,实施例5的显影盒中,电极构件55与电极驱动构件51连接,并能够在电极驱动构件51的驱使下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80.电极构件55的一端形成导电接触部551,电极构件55的另一端是作为受力部的摆动端552,摆动端552与电极驱动构件51转动连接。电极构件5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53和第二通孔554,第一通孔553开设在电极构件55的中部,第二通孔554开设在靠近导电接触部551的位置。
81.在盒体侧壁上设置有导向轴(图中未示出),该导向轴穿过第一通孔553,且该导向轴的轴线与盒体侧壁所在的平面垂直。导电支架53的内侧具有倾斜设置的滑动轴531,滑动轴531穿过第二通孔554。滑动轴531的一端与导电支架53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盒体侧壁连接;滑动轴531的轴线与盒体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如图19所示,当电极构件55处于第一位置时,导电接触部551基本上不凸出于导电支架53的外侧。
82.显影盒上可以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可以包括如实施例1描述的把手构件和活动构件,电极驱动构件51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活动构件上。装机过程中,在联动机构的带动
下,电极驱动构件51朝盒体的外侧移动。当电极驱动构件51向外移动时,在滑动轴531和导向轴的引导下,电极构件55将朝盒体外侧移动,同时摆动端552产生一定角度的摆动,进而带动电极驱动构件51生产转动。当电极驱动构件51运动至预定位置后,电极构件55沿着滑动轴531滑动到第二位置。如图20所示,在第二位置,导电接触部551凸出于导电支架53的外侧,从而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供电电极接触并形成电连接。
83.需说明的是,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是相同的,为简便起见,在一些实施例中省略了与其他实施例相同的描述。因此,对某一实施例的公开,可以参照或结合其他实施例的相应描述予以理解。
84.虽然本发明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化或置换,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所做的同等改变,应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