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76937发布日期:2023-08-02 00:0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成像镜头,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计算机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发展一种可在不同环境条件变化下可以维持组装稳定度的成像镜头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通过空间调整结构可于不同环境条件变化下维持组装稳定度。具体而言,空间调整结构具有可随环境条件变化体积的空间夹层,通过空间夹层可避免光学元件之间因膨胀速率不同而产生干涉应力,并可减少因应力引起的形变,进而使成像品质保持稳定。

2、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镜筒及二空间调整结构,且一光轴通过成像镜头。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一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一光学有效部,且第一周边部围绕第一光学有效部设置。第二透镜设置于第一透镜的一像侧,且包含一第二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二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二光学有效部,第二周边部围绕第二光学有效部设置,且第二周边部的一物侧面与第一周边部的一像侧面实体接触。镜筒包含一筒状部与一板状部。筒状部以光轴为轴心环绕光轴。板状部与筒状部连接,并朝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筒状部与板状部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设置于容置空间,且板状部的一像侧面与第一周边部的一物侧面实体接触。第一透镜的第一周边部与镜筒的板状部形成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第一透镜的第一周边部与第二透镜的第二周边部形成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包含一锥面、一空间锥面、一对应结构及一空间夹层。锥面设置于第一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锥面的一物侧端较锥面的一像侧端靠近光轴。空间锥面设置于第一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空间锥面的一物侧端较空间锥面的一像侧端远离光轴。对应结构设置于板状部的像侧面并对应锥面与空间锥面设置。空间夹层形成于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使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间隔设置。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包含一锥面、一空间锥面、一对应结构及一空间夹层。锥面设置于第二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且锥面的一物侧端较锥面的一像侧端远离光轴。空间锥面设置于第二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空间锥面的一物侧端较空间锥面的一像侧端靠近光轴。对应结构设置于第一周边部的像侧面并对应锥面与空间锥面设置。空间夹层形成于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使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间隔设置。当成像镜头处于一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一最短间隔距离为gα,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一最短间隔距离为gβ;当成像镜头处于一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为gα',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为gβ',其满足下列条件:0μm≤gα'<gα≤37μm;以及0μm≤gβ'<gβ≤38μm。第一环境与第二环境满足一温度依赖关系与一湿度依赖关系中至少一者:第一环境的温度为ta,第二环境的温度为tb,温度依赖关系满足下列条件:6k≤|ta-tb|≤148k;以及第一环境的相对湿度为rha,第二环境的相对湿度为rhb,湿度依赖关系满足下列条件:7%≤|rha-rhb|≤89%。

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8≤vd≤29。

4、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实体接触。

5、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间隔设置。

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实体接触。

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间隔设置。

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周边部可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与光轴垂直,且承靠面与板状部实体接触。

9、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光轴的一截面上,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空间锥面的夹角为θα,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8度≤θα≤130度。

1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光轴的一截面上,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锥面与空间锥面的夹角为θβ,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8度≤θβ≤130度。

11、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第一透镜、一镜筒及一空间调整结构,且一光轴通过成像镜头。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一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一光学有效部,且第一周边部围绕第一光学有效部设置。镜筒包含一筒状部与一板状部。筒状部以光轴为轴心环绕光轴。板状部与筒状部连接,并朝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筒状部与板状部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透镜设置于容置空间,且板状部的一像侧面与第一周边部的一物侧面实体接触。第一透镜的第一周边部与镜筒的板状部形成空间调整结构。空间调整结构包含一锥面、一空间锥面、一对应结构及一空间夹层。锥面设置于第一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锥面的一物侧端较锥面的一像侧端靠近光轴。空间锥面设置于第一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空间锥面的一物侧端较空间锥面的一像侧端远离光轴。对应结构设置于板状部的像侧面并对应锥面与空间锥面设置。空间夹层形成于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使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间隔设置。当成像镜头处于一第一环境时,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一最短间隔距离为g;当成像镜头处于一第二环境时,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为g',其满足下列条件:0μm≤g'<g≤37μm。第一环境与第二环境满足一温度依赖关系与一湿度依赖关系中至少一者:第一环境的温度为ta,第二环境的温度为tb,温度依赖关系满足下列条件:6k≤|ta-tb|≤148k;以及第一环境的相对湿度为rha,第二环境的相对湿度为rhb,湿度依赖关系满足下列条件:7%≤|rha-rhb|≤89%。

1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一环境时,锥面与对应结构可实体接触。

1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二环境时,锥面与对应结构可间隔设置。

14、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周边部可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与光轴垂直,且承靠面与板状部实体接触。

15、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光轴的一截面上,锥面与空间锥面的夹角为θ,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8度≤θ≤130度。

16、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二空间调整结构,且一光轴通过成像镜头。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一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一光学有效部,且第一周边部围绕第一光学有效部设置。第二透镜设置于第一透镜的一像侧,且包含一第二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二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二光学有效部,第二周边部围绕第二光学有效部设置,且第二周边部的一物侧面与第一周边部的一像侧面实体接触。第三透镜设置于第二透镜的一像侧,且包含一第三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三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三光学有效部,第三周边部围绕第三光学有效部设置,且第三周边部的一物侧面与第二周边部的一像侧面实体接触。第一透镜的第一周边部与第二透镜的第二周边部形成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第二透镜的第二周边部与第三透镜的第三周边部形成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包含一锥面、一空间锥面、一对应结构及一空间夹层。锥面设置于第二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锥面的一物侧端较锥面的一像侧端远离光轴。空间锥面设置于第二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空间锥面的一物侧端较空间锥面的一像侧端靠近光轴。对应结构设置于第一周边部的像侧面并对应锥面与空间锥面设置。空间夹层形成于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使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间隔设置。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包含一锥面、一空间锥面、一对应结构及一空间夹层。锥面设置于第三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且锥面的一物侧端较锥面的一像侧端靠近光轴。空间锥面设置于第三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空间锥面的一物侧端较空间锥面的一像侧端远离光轴。对应结构设置于第二周边部的像侧面并对应锥面与空间锥面设置。空间夹层形成于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使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间隔设置。当成像镜头处于一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一最短间隔距离为gγ,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一最短间隔距离为gδ;当成像镜头处于一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为gγ',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为gδ';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其满足下列条件:3μm≤gγ'<gγ≤38μm;3μm≤gδ'<gδ≤39μm;以及8≤vd≤29。第一环境与第二环境满足一温度依赖关系与一湿度依赖关系中至少一者:第一环境的温度为ta,第二环境的温度为tb,温度依赖关系满足下列条件:6k≤|ta-tb|≤148k;以及第一环境的相对湿度为rha,第二环境的相对湿度为rhb,湿度依赖关系满足下列条件:7%≤|rha-rhb|≤89%。

1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8≤vd≤22。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8≤vd≤20.5。

1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实体接触。

19、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间隔设置。

2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实体接触。

2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间隔设置。

2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二周边部可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与光轴垂直,且承靠面与第一周边部实体接触。

2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光轴的一截面上,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空间锥面的夹角为θγ,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8度≤θγ≤130度。

24、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光轴的一截面上,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锥面与空间锥面的夹角为θδ,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8度≤θδ≤130度。

25、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的直径可小于第二透镜的直径,且第二透镜的直径可小于第三透镜的直径。

26、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二空间调整结构,且一光轴通过成像镜头。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一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一光学有效部,且第一周边部围绕第一光学有效部设置。第二透镜设置于第一透镜的一像侧,且包含一第二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二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二光学有效部,第二周边部围绕第二光学有效部设置,且第二周边部的一物侧面与第一周边部的一像侧面实体接触。第三透镜设置于第二透镜的一像侧,且包含一第三光学有效部与一第三周边部,其中光轴通过第三光学有效部,第三周边部围绕第三光学有效部设置,且第三周边部的一物侧面与第二周边部的一像侧面实体接触。第一透镜的第一周边部与第二透镜的第二周边部形成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第二透镜的第二周边部与第三透镜的第三周边部形成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包含一锥面、一空间锥面、一对应结构及一空间夹层。锥面设置于第二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且锥面的一物侧端较锥面的一像侧端远离光轴。空间锥面设置于第二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空间锥面的一物侧端较空间锥面的一像侧靠近光轴。对应结构设置于第一周边部的像侧面并对应锥面与空间锥面设置。空间夹层形成于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使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间隔设置。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包含一锥面与一对应结构。锥面设置于第三周边部的物侧面并环绕光轴设置,且锥面的一物侧端较锥面的一像侧端靠近光轴。对应结构设置于第二周边部的像侧面并对应锥面设置。当成像镜头处于一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一最短间隔距离为gγ;当成像镜头处于一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空间锥面与对应结构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为gγ';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其满足下列条件:3μm≤gγ'<gγ≤38μm;以及8≤vd≤29。第一环境与第二环境满足一温度依赖关系与一湿度依赖关系中至少一者:第一环境的温度为ta,第二环境的温度为tb,温度依赖关系满足下列条件:6k≤|ta-tb|≤148k;以及第一环境的相对湿度为rha,第二环境的相对湿度为rhb,湿度依赖关系满足下列条件:7%≤|rha-rhb|≤89%。

2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8≤vd≤22。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8≤vd≤20.5。

2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实体接触。

29、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间隔设置。

3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一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实体接触。

3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处于第二环境时,空间调整结构中的另一者的锥面与对应结构可间隔设置。

3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二周边部可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与光轴垂直,且承靠面与第一周边部实体接触。

3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光轴的一截面上,空间调整结构中的一者的锥面与空间锥面的夹角为θγ,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8度≤θγ≤130度。

34、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的直径可小于第二透镜的直径,且第二透镜的直径可小于第三透镜的直径。

35、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如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