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旋转式万花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3133发布日期:2022-09-23 20:0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旋转式万花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万花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重旋转式万花筒结构。


背景技术:

2.万花筒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使被观察物(目标物)在装置内呈现丰富图案的观察装置。万花筒的构成分为筒身、光学棱镜、目标物和目标物容器、观察口,筒身内置入断面呈多边形的镜面,筒身一端设观察口,另一端设目标物和目标物容器,光线照射目标物,经镜面多重反射呈现出于目标物对应的图案,并随着目标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观察口对丰富的图案及其变化进行观赏。现有的万花筒文献记录、产品及专利显示,有只能使目标物相对于筒身及棱镜转动的装置,视觉变化丰富度受限;有将目标物容器与棱镜结合相对于筒身转动的装置,限制了棱镜与目标物容器的相对运动,视觉变化节奏受限;有将筒身、目标物容器与棱镜固定为一体,通过整体转动引起视觉变化的装置,视觉变化丰富度、变化节奏与使用便利性都受到限制。同时,现有胶囊型万花筒装置组装的复杂度较高且拼装的自由度较低,限制了把玩的便利性。因此,现有的万花筒装置结构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旋转式万花筒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双重旋转式万花筒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面嵌套并抵接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填充筒,所述填充筒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筒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盖,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三棱镜。
6.优选的,所述连接盖的嵌合或抵接在筒体的顶面上,所述连接盖的顶面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盖与连接块为一体,且连接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块的顶面还开设有透口,且透口贯穿连接盖。
7.优选的,所述填充筒的顶面内开设有填充腔,且填充筒的底面开设有与连接块嵌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填充腔之间不连通,且连接槽的槽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填充筒通过内螺纹旋入安装在连接块上。
8.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底面粘合在填充筒的顶面上。
9.优选的,所述三棱镜粘合在筒体的筒内,所述筒体的筒内顶面直径小于筒内底面直径。
10.优选的,所述观察盖的顶面通过胶水粘合在筒体的底面上,且观察盖的顶面开设有放置槽,透镜位于放置槽内,所述观察盖的底面还开设有观测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身与棱镜相对目标物与目标物容器进行相对运动且双重可控的旋转式万花筒。可以通过转动目标物容器调
整成像图案,并选择性地转动筒身与棱镜把控图案变化节奏,获得丰富、可控、便利的使用体验;同时得益于简洁的装置结构,生产者或使用者可以便捷地替换目标物与目标物容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或是丰富把玩乐趣;得益于本品对胶囊万花筒装置结构的简化与优化,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者的消费成本,并享受更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填充筒的整体结构仰视面剖切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观察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筒体;2、连接盖;3、填充筒;4、密封盖;5、观察盖;6、三棱镜;7、透镜;8、连接块;9、外螺纹;10、透口;11、填充腔;12、连接槽;13、内螺纹;14、放置槽;15、观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所示,一种双重旋转式万花筒结构,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面嵌套并抵接有连接盖2,连接盖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填充筒3,填充筒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4,筒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盖5,筒体1的内部设有三棱镜6。
21.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连接盖2的底面固定安装在筒体 1的顶面上,连接盖2的嵌合或抵接在筒体1的顶面上,连接盖2的顶面设有连接块8,连接盖2与连接块8为一体,且连接块8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 9,连接块8的顶面还开设有透口10,且透口10贯穿连接盖2,填充筒3的顶面内开设有填充腔11,且填充筒3的底面开设有与连接块8嵌合的连接槽 12,连接槽12与填充腔11之间不连通,且连接槽12的槽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9对应的内螺纹13,填充筒3通过内螺纹13旋入安装在连接块8上,密封盖4的底面粘合在填充筒3的顶面上,三棱镜6粘合在筒体1的筒内,筒体1的筒内顶面直径小于筒内底面直径,观察盖5的顶面通过胶水粘合在筒体1的底面上,且观察盖5的顶面开设有放置槽14,透镜7位于放置槽14内,观察盖5的底面还开设有观测口15;
22.具体操作如下:填充筒3是一个透明的部件,且填充筒3顶面开设的填充腔11用于填充目标物,目标物可分为干燥型与油型两种;连接盖2以及其上安装的连接块8用于筒体1和填充筒3的连接结构;筒体1是一个内部中空的圆柱形部件,中空部分为圆柱形,两侧底面开口,但开口的直径不同;三棱镜6是截面为三边形的棱镜组合(包括截面为不封口的多边行或封口的多边形、每面皆为镜面或某一面为非镜面等情况);密封盖4是透明或不透明的封装面板或可用于封闭填充筒3顶面开设的填充腔11中的填充物;观察盖5是用于观测的填充腔11的内的填充物有根据观测需求留有与眼部大小及形状相适应的观测口15,使经过三棱镜6折射的成像能够映入眼帘,在进行使用之前,首先将三棱镜6置于筒体1内并胶水使透镜7粘合在棱镜6上,筒体1的中空部位与三棱镜6的外侧可添加填充物彼此粘合或不通过填充物直接与三棱镜6粘合,筒体1可选取透明、透光或不透光等材料,而三棱镜6 内侧为相互
粘合以实现特定的光线折射效果的镜面,外侧由不透光材料包裹,以保障其正反两侧透过的光线饱满程度,三棱镜6与筒体1接触面所形成的圆柱面可使用多种表面描绘有图案或色彩的筒状物插入其间进行装饰,增添趣味性与个性,透镜7位于棱镜6与观察盖5之间,可与棱镜6固定连接;如观察盖5与筒体1为固定连接,则透镜7可与观察盖5固定连接,因为棱镜6须与筒体1固定连接。总之,透镜7与棱镜6须保持相对固定,随即将观察盖5通过胶水粘合到筒体1的底面上,且使得放置槽14内透镜7的顶面抵在筒体1的底面上,而观察盖5可选取透明、透光或不透光材料,然后选择目标填充物将其填充到填充筒3顶面开设的填充腔11内,紧接着将密封盖 4通过胶水粘合到填充筒3的顶面上,对填充腔11内的填充物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填充物外泄,最后将连接盖2从筒体1的底部放入筒体1内,并让连接盖2顶面的连接块8从筒体1的筒顶穿过,紧接着将填充筒3旋入安装到连接盖2的顶面上,填充筒3底面开设的连接槽12的槽内壁上的内螺纹13将与连接盖2顶面安装的连接块8的外壁上开设的外螺纹9实现螺纹连接,而连接块8将嵌合在连接槽12内,以此将使填充筒3与筒体1保持在同一平直视线内,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目标物容器调整成像图案,并选择性地转动筒体1把控图案变化节奏,最后通过观察盖5底面开设的观测口15可观图案的变化,同时得益于简洁的装置结构,生产者或使用者可以便捷地替换填充筒3,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或是丰富把玩乐趣。
23.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