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性好的高强度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8082发布日期:2022-11-09 04:5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性好的高强度眼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眼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性好的高强度眼镜。


背景技术:

2.眼镜是由镜片和镜架组合起来的,用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的用品,眼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斜视和弱视等,使视力不佳的人们能够更好的进行目视。
3.现有的眼镜整体结构强度较低,尤其是镜架在受到冲击时容易发生弯折,从而发生损坏,极大地影响了镜架的使用寿命,同时眼镜适应性较差,不能方便人们根据需要做出调整,降低了眼镜使用时的舒适度。
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适应性好的高强度眼镜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弯折,同时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应性好的高强度眼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适应性好的高强度眼镜,包括碳纤维卡接架,所述碳纤维卡接架的内部卡接有两个镜片,所述碳纤维卡接架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均活动铰接有碳纤维筒,每个所述碳纤维筒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碳纤维支架,每个所述碳纤维支架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调节通孔,每个所述碳纤维筒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每个所述定位螺栓的底端均贯穿碳纤维筒和其中一个调节通孔并延伸至碳纤维筒的下方,两个所述碳纤维筒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安装有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每个所述调节螺杆的左侧均设置有垫板,每个所述垫板的左侧面均与每个固定板的右侧面相接触。
8.通过设置有碳纤维卡接架配合碳纤维筒和碳纤维支架,利用碳纤维材质的特性,能够增加眼镜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眼镜整体不会过重,通过转动调节螺杆配合支撑板和垫板,能够改变碳纤维筒向外打开的角度,从而能够使碳纤维筒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打开角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佩戴人群,通过设置有碳纤维支架配合调节通孔和定位螺栓,能够根据需要将碳纤维支架向外拉出或向内推入,进一步增加了眼镜调节的便捷度。
9.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卡接架的内壁安装有两个活动架,每个所述活动架的内部均活动铰接有鼻托。
10.通过设置有活动架配合鼻托使眼镜更好地搭在鼻梁上,增加了眼镜佩戴的舒适度,同时也使眼镜不易滑落。
11.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卡接架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加固板,每个所述加固板的右侧面均与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12.通过设置有加固板能够增加固定板与碳纤维卡接架的连接强度,使固定板与碳纤维卡接架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保证了固定板的承压能力。
13.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左端与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14.通过设置有压缩弹簧能够提供向外的推力,从而能够使调节螺杆与支撑板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使调节螺杆不易发生松动。
15.优选的,每个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均安装有调节盘,每个所述调节盘的左侧面均与调节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调节盘的右侧面均开设有调节槽。
16.通过设置有调节盘配合调节槽能够方便人们使用工具转动调节螺杆,增加了调节螺杆转动的便捷度,方便了人们手动进行操作。
17.优选的,每个所述压缩弹簧的左侧均设置有辅助轴承,每个所述辅助轴承的内壁均与调节螺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辅助轴承左侧面均与垫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18.通过设置有辅助轴承能够辅助调节螺杆进行转动,使调节螺杆转动更加顺畅,同时也降低了调节螺杆与垫板的摩擦,从而增加了垫板的使用寿命。
19.优选的,每个所述碳纤维筒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每个所述碳纤维支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滑动条,每组所述滑动条均卡接在滑动槽的内部。
20.通过设置有滑动槽配合滑动条能够辅助碳纤维支架在碳纤维筒内部进行滑动,增加了碳纤维支架滑动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增加了碳纤维支架调节的可靠性。
21.优选的,两个所述碳纤维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安装有软垫,两个所述软垫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防滑槽。
22.通过设置有软垫和防滑槽能够进一步增加眼镜佩戴舒适度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眼镜滑落的概率,使眼镜配合更加牢固。
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适应性好的高强度眼镜,通过设置有碳纤维卡接架配合碳纤维筒和碳纤维支架,利用碳纤维材质的特性,能够增加眼镜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眼镜整体不会过重,避免镜架在受到冲击时容易发生弯折损坏,影响镜架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转动调节螺杆配合支撑板和垫板,能够改变碳纤维筒向外打开的角度,从而能够使碳纤维筒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打开角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佩戴人群,避免眼镜适应性较差难以做出调整,影响眼镜使用舒适度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碳纤维支架配合调节通孔和定位螺栓,能够根据需要将碳纤维支架向外拉出或向内推入,进一步增加了眼镜调节的便捷度,达到眼镜适应性更加优越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碳纤维卡接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碳纤维筒剖视图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垫板右视图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碳纤维支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碳纤维卡接架;2、鼻托;3、活动架;4、镜片;5、加固板;6、碳纤维筒;7、碳纤维支架;8、定位螺栓;9、固定板;10、滑动槽;11、支撑板;12、垫板;13、调节螺杆;14、压缩弹簧;15、辅助轴承;16、调节盘;17、调节槽;18、调节通孔;19、滑动条;20、软垫;21、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参照图1,一种适应性好的高强度眼镜,包括碳纤维卡接架1,其中,在碳纤维卡接架1的内部卡接有两个镜片4,另外,碳纤维卡接架1中部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活动架3,同时,每个活动架3的内部均活动铰接有鼻托2,活动架3配合鼻托2使眼镜更好地搭在鼻梁上,增加了眼镜佩戴的舒适度,同时也使眼镜不易滑落。
31.参照图1,碳纤维卡接架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板9,每个固定板9的右侧面均活动铰接有碳纤维筒6,另外,碳纤维卡接架1的两侧对称安装安装有两个加固板5,同时,每个加固板5的右侧面均与固定板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加固板5能够增加固定板9与碳纤维卡接架1的连接强度,使固定板9与碳纤维卡接架1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保证了固定板9的承压能力。
32.参照图1、图2和图4,每个碳纤维筒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碳纤维支架7,每个碳纤维支架7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沿水平方向等距离排列的多个调节通孔18,另外,每个碳纤维筒6的内壁一侧均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0,同时,每个碳纤维支架7的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滑动条19,并且,每组滑动条19均卡接在滑动槽10的内部,滑动槽10配合滑动条19能够辅助碳纤维支架7在碳纤维筒6内部进行滑动,增加了碳纤维支架7滑动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增加了碳纤维支架7调节的可靠性。
33.参照图1和图4,每个碳纤维筒6远离碳纤维卡接架1一端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8,另外,两个碳纤维支架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安装有软垫20,同时,两个软垫2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防滑槽21,软垫20和防滑槽21能够进一步增加眼镜佩戴舒适度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眼镜滑落的概率,使眼镜配合更加牢固。
34.参照图1和图3,每个定位螺栓8的底端均贯穿碳纤维筒6和其中一个调节通孔18并延伸至碳纤维筒6的下方,两个碳纤维筒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安装有支撑板11,每个支撑板1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3,另外,调节螺杆13的外表面设置有压缩弹簧14,同时,压缩弹簧14的左端与支撑板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压缩弹簧14能够提供向外的推力,从而能够使调节螺杆13与支撑板11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使调节螺杆13不易发生松动。
35.参照图3,另外,每个压缩弹簧14的右端均安装有调节盘16,同时,每个调节盘16的左侧面均与调节螺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并且,每个调节盘16的右侧面均开设有调节槽17,调节盘16配合调节槽17能够方便人们使用工具转动调节螺杆13,增加了调节螺杆13转动的便捷度,方便了人们手动进行操作。
36.参照图2和图3,每个调节螺杆13的左侧均设置有垫板12,每个垫板12的左侧面均与每个固定板9的右侧面相接触,另外,每个压缩弹簧14的左侧均设置有辅助轴承15,同时,每个辅助轴承15的内壁均与调节螺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且,每个辅助轴承15左侧面均与垫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辅助轴承15能够辅助调节螺杆13进行转动,使调节螺杆13转动更加顺畅,同时也降低了调节螺杆13与垫板12的摩擦,从而增加了垫板12的使用寿命。
37.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向外拉动或向内推动碳纤维支架7至合适的长度,然后将定位螺栓8旋入碳纤维筒6内部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对镜架的初步调整,有效增加了眼镜整体的适应性,使眼镜能够更好地配合人们进行佩戴,然后转动调节螺杆13使调节
螺杆13向支撑板11左侧伸出,并推动垫板12与固定板9接触,能够改变碳纤维筒6向外张开的角度,从而能够调节两个碳纤维筒6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根据佩戴需要快速做出调整,进一步增加了眼镜的实用性,使人们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眼镜进行微调,保证了眼镜佩戴时的舒适度,并且由于碳纤维卡接架1、碳纤维支架7和碳纤维筒6均为碳纤维材质,利用碳纤维材质本身的坚韧性和整体较轻的质量,能够极大地增加眼镜的整体强度,使其不易分发生损坏,同时也使得眼镜不会过重,进一步保证了眼镜佩戴时的舒适度。
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