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5047发布日期:2022-09-28 01:4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是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


背景技术:

2.电视的面板它是没有发光功能的,如果想要让电视面板发光就要在面板后面加上一层背光源,通过背光源投射到液晶面板上,之后会把面板上由三原色构成的液晶分子照亮,就可以实现成像的效果了,如果没有“背光分区”的话,那么背光源的光就只能全部打开或是全部关闭,那么电视呈现出的画面即便是黑色的也会出现泛白的情况,直接就会影响到画面成像效果,背光源中还可采用光学双稳态控制,光学双稳态是指光学系统具有多值性的现象,在一个非线性光学系统中,系统的输出光强和输入光强之间会出现类似于磁滞回线的滞后现象,为提升显示效果,急需一种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
3.但是,目前市场上区域亮度可分光显示屏,不对光进行导向,光向周围扩散会出现光晕,分光后效果较差,不利于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一般led背光源的灯头采用焊接的形式安装,不能便捷的更换安装灯头,不利于装置的维修效率,一般控制板位于背光源的后侧,控制板工作过程的温度导致背光源局部较热,不利于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包括led背光板、连接线与控制箱,所述连接线位于led背光板的下侧位置处,所述控制箱位于连接线的下端位置处,所述led背光板的前侧设置有灯头安装框,所述灯头安装框的前侧安装有灯头主体,所述灯头安装框的外侧设置有限光罩,所述灯头安装框的内侧左右端均设置有电连块,所述灯头主体的前侧设置有发光块,所述灯头主体的后端左右端均设置有电连槽,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侧均设置有进气网,所述控制箱的上侧安装有排气扇,所述灯头安装框的上下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灯头主体的上下侧位置处均开设有弹性卡板回收口,所述弹性卡板回收口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卡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连槽与电连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连块卡合于电连槽的内部位置处,所述灯头主体通过电连块与电连槽电性连接于led背光板的前侧位置处。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板的输出端与连接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的输出端通过led背光板与灯头主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灯头主体的后端卡合于灯头安装框的内部位置处,所述灯头主体通过灯头安装框固定于led背光板的前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卡板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弹性卡板卡合于卡槽的内部位置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通过多个独立工作的灯头主体进行分光,通过限光罩对光的扩散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光扩散到分光区的外部,有利于显示屏的显示效果,通过灯头安装框对灯头主体进行卡合安装,提高灯头拆卸的便捷性,有利于装置的维修效率,控制板不需安装在led背光板的后侧,避免控制板工作过程的温度导致背光源局部较热,有利于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中灯头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中灯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中控制箱的透视图。
18.图中:1、led背光板;2、连接线;3、控制箱;4、灯头安装框;5、灯头主体;6、限光罩;7、电连块;8、发光块;9、电连槽;10、控制板;11、进气网;12、排气扇;13、卡槽;14、弹性卡板回收口;15、弹性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区域亮度可分光调光双稳态led背光源,包括led背光板1、连接线2与控制箱3,连接线2位于led背光板1的下侧位置处,控制箱3位于连接线2的下端位置处,led背光板1的前侧设置有灯头安装框4,灯头安装框4的前侧安装有灯头主体5,灯头安装框4的外侧设置有限光罩6,灯头安装框4的内侧左右端均设置有电连块7,灯头主体5的前侧设置有发光块8,灯头主体5的后端左右端均设置有电连槽9,控制箱3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板10,电连槽9与电连块7的位置相对应,电连块7卡合于电连槽9的内部位置处,灯头主体5通过电连块7与电连槽9电性连接于led背光板1的前侧位置处,控制板10的输出端与连接线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连接线2的输出端通过led背光板1与灯头主体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灯头主体5的后端卡合于灯头安装框4的内部位置处,灯头主体5通过灯头安装框4固定于led背光板1的前侧,首先,取出装置,把led背光板1安装到显示壳体的内部,控制箱3放置到远离led背光板1的位置,通过连接线2连接led背光板1与控制箱3,然后,开始使用,使用过程中,控制板10通过连接线2控制led背光板1上所需的灯头主体5运行,发光块8亮起,限光罩6对发光块8亮起的光反射、导向,避免发光块8产生的光偏离分光区,控制板10内部的光学双稳态系统运行,提高显示效果,最后,使用完成,当灯头主体5损坏时,拔出灯头安装框4内部的灯头主体5,取出新的灯头主体5,把灯头主体5的后端插入灯头安装框4的内部,电连槽9卡到电连块7上,完成更换。
20.在图3、4、5中:控制箱3的左右侧均设置有进气网11,控制箱3的上侧安装有排气扇12,灯头安装框4的上下侧均开设有卡槽13,灯头主体5的上下侧位置处均开设有弹性卡板
回收口14,弹性卡板回收口14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卡板15,弹性卡板15与卡槽13的位置相对应,弹性卡板15卡合于卡槽13的内部位置处,使用过程中排气扇12运行,通过进气网11进气,排出控制板10产生的热量,当灯头主体5损坏时,通过卡槽13按压弹性卡板15,弹性卡板15压入弹性卡板回收口14的内部,拔出灯头安装框4内部的灯头主体5,取出新的灯头主体5,把灯头主体5的后端插入灯头安装框4的内部,弹性卡板15卡入卡槽13的内部,电连槽9卡到电连块7上,完成更换。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取出装置,把led背光板1安装到显示壳体的内部,控制箱3放置到远离led背光板1的位置,通过连接线2连接led背光板1与控制箱3,然后,开始使用,使用过程中,控制板10通过连接线2控制led背光板1上所需的灯头主体5运行,发光块8亮起,限光罩6对发光块8亮起的光反射、导向,避免发光块8产生的光偏离分光区,控制板10内部的光学双稳态系统运行,提高显示效果,使用过程中排气扇12运行,通过进气网11进气,排出控制板10产生的热量,最后,使用完成,当灯头主体5损坏时,通过卡槽13按压弹性卡板15,弹性卡板15压入弹性卡板回收口14的内部,拔出灯头安装框4内部的灯头主体5,取出新的灯头主体5,把灯头主体5的后端插入灯头安装框4的内部,弹性卡板15卡入卡槽13的内部,电连槽9卡到电连块7上,完成更换。
2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