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光照角度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2566发布日期:2023-02-14 13:2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光照角度光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光照角度光源。


背景技术:

2.工业智能光源是一种智能调整光源照射角度技术。目前市场常规光源无法满足线阵相机均匀打光需求,目前都有条形光源、平面光源、同轴光源等,光源照射角度单一,只能满足面阵相机的光源照射需求。
3.但是现有的工业光源在以下缺陷:
4.光源照射角度照射需要靠手动调整;
5.只能满足面阵相机打光需求,不能满足线阵相机打光需求;
6.调整光源照射角度,会影响光源照射在物体表面均匀性。
7.如图1所示,传统方案光源400的灯珠401是固定安装在内部,需要摆动光源400的倾斜角度实现光源入射线402角度,入射光线照射到物体405表面,光线折射角度通过法线403沿着反射线404,将光线反射至相机406内。由图可以看出由于光源400倾斜后,光线通过入射线402到物体405表面距离远近相差大,导致光线反射到相机406的亮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光照角度光源,以解决现有的光源照射角度调整过程中会影响光源照射在物体表面的均匀性,不能满足线阵相机打光需求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可变光照角度光源,包括:
11.壳体;
12.多组光源;
13.驱动机构,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14.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多组所述光源固定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联动机构控制多组所述光源同步转动;
15.镜片,所述镜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光源的正下方。
16.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多个联动轴、多个第一联动轴固定块以及第一联动板,每个所述联动轴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的底端与对应的所述联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板转动连接。
1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联动轴上固定一组所述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灯珠固定块以及安装在所述灯珠固定块上的若干颗灯珠,所述灯珠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对应的所述联动轴上。
1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长方形壳体,所述长方形壳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多个所述联动轴沿着所述长方形壳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联动轴
的两端与两侧的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光源位于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所述镜片安装在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光源的正下方。
19.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联动轴固定块以及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二联动轴固定块、第二联动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和第一联动板镜像设置,所述第二联动轴固定板的底端与对应的所述联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板转动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和第二联动轴固定块的底端均设有一变径圆孔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变径圆孔大小的固定螺栓,两侧的所述变径圆孔分别对所述联动轴的两端进行抱紧,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固定螺栓的松紧程度以调节所述变径圆孔对所述联动轴的抱紧力的大小。
2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
2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前侧板上。
2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2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光照角度光源,通过角度调整机构和联动机构实现对多个组光源的同步摆动,进而实现对光源角度的调整,光源的光线每条入射线高度一致的照射在物体表面,光线折射角度通过法线沿着反射线均匀的反射到相机内,由于每条光线到物体表面一致,实现改变光源打光角度,不影响光线在物体表面不同位置的亮度均匀;
25.2、本发明采用电机作为驱动机构,不需要手动去调节,提高效率;
26.3、由于每条光线到物体表面一致,满足线阵相机打光需求。
附图说明
2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8.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源的打光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光照角度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可变光照角度光源的主视图;
31.图4是可变光照角度光源的后视图;
32.图5是可变光照角度光源的仰视图;
33.图6是角度调节机构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可变光照角度光源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光照角度光源的打光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壳体、2-角度调节机构、3-光源、4-联动机构、5-透镜、21-电机、25-电机固定座、31-灯珠固定块、32-灯珠、41-联动轴、42-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3-第一联动板、44-固定螺栓、46-螺杆、47-第二联动板、48-第二联动轴固定块、500-光源、501-灯珠、505-物体表面、503-法线、504-反射线、506-相机、400-光源、401-灯珠、402-入射线、405-物体表面、403-法线、404-反射线、406-相机、11-前侧板、12-后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角度光源,包括壳体、多组光源、驱动机构、联动机构和镜片。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多组所述光源固定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联动机构控制多组所述光源同步转动。所述镜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光源的正下方。
40.所述可变角度光源通过角度调整机构摆动光源灯珠的角度实现光源照射角度,光源的光线每条入射线高度一致的照射在物体表面,光线折射角度通过法线沿着反射线均匀的反射到相机内,由于每条光线到物体表面一致,实现改变光源打光角度,不影响光线在物体表面不同位置的亮度均匀。
41.实施例1
42.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角度光源,包括壳体1、多组光源3、驱动机构2、联动机构4和镜片5。所述驱动机构2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联动机构4与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多组所述光源3固定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4上,所述驱动机构2通过所述联动机构4控制多组所述光源3同步转动。所述镜片5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光源3的正下方。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光照角度光源,通过角度调整机构2和联动机构实现对多个组光源3的同步摆动,进而实现对光源3角度的调整,光源3的光线每条入射线高度一致的照射在物体表面,光线折射角度通过法线沿着反射线均匀的反射到相机内,由于每条光线到物体表面一致,实现改变光源3打光角度,不影响光线在物体表面不同位置的亮度均匀。
44.所述联动机构4包括多个联动轴41、多个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以及第一联动板43,每个所述联动轴41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每个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的底端与对应的所述联动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板43转动连接。
45.每个所述联动轴41上固定一组所述光源3,所述光源3包括灯珠固定块31以及安装在所述灯珠固定块31上的若干颗灯珠32,所述灯珠固定块31固定在对应的所述联动轴41上。
46.所述壳体1优选为长方形壳体,所述长方形壳体包括前侧板11、后侧板12、左侧板和右侧板。多个所述联动轴41沿着所述长方形壳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联动轴41的两端与两侧的所述前侧板11和后侧板12转动连接,所述光源3位于前侧板11和后侧板12之间,所述镜片5安装在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光源3的正下方。
47.可以理解,所述壳体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特点以及实现相应的功能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8.多个所述联动轴41沿着所述长方形壳体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安装,多个所述联动轴41处于同一水平线。
49.当所述驱动机构21驱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联动轴4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联动板43和多个所述第一联动轴41偏转,所述第一联动板43偏转带动多个所述第一联动轴41同步
摆动,进而实现多组所述光源3的同步摆动。
50.通过所述驱动机构2和联动机构4摆动光源3灯珠32的角度实现光源3照射角度,光源3的光线每条入射线高度一致的照射在物体表面,光线折射角度通过法线沿着反射线均匀的反射到相机内,由于每条光线到物体表面一致,实现改变光源打光角度,不影响光线在物体表面不同位置的亮度均匀。
51.所述联动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后侧板12上的所述联动机构4还包括多个第二联动轴固定块48以及第二联动板47,所述第二联动轴固定块48、第二联动板48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和第一联动板43镜像设置,所述第二联动轴固定板47的底端与对应的所述联动轴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板47转动连接。
52.因此,当驱动机构21驱动所述联动轴411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侧的所述联动板和联动轴固定块同步转动,提高角度调整的可靠性。
53.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与所述第二联动轴固定块48的结构相同。
54.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和第二联动轴固定块48的底端均设有一变径圆孔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变径圆孔大小的固定螺栓44,两侧的所述变径圆孔分别对所述联动轴41的两端进行抱紧,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4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固定螺栓44的松紧程度以调节所述变径圆孔对所述联动轴41的抱紧力的大小。
55.具体的,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的底端向内卷绕弯曲形成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用于容纳固定螺栓44,通过调节所述固定螺栓44的松紧程度以调节所述变径圆孔对所述联动轴41的抱紧力的大小,调整对联动轴41的固定效果。
56.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板43,以及所述第二联动轴固定块48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板47之间均通过螺杆46转动连接。
57.第一联动轴固定块42的顶端和第一驱动轴固定块23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板43之间通过转动连接。
58.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21。可以理解,所述驱动电机21也可以替换为旋转气缸等其他本领域熟知的驱动部件。
59.为了方便电机的安装,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电机固定座25固定安装在所述前侧板上。
60.所述可变光照角度光源的角度调节过程:
61.所述驱动电机21驱动其中一个联动轴41转动,所述联动轴41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联动板43和第二联动板47摆动,所述第一联动板43和第二联动板47摆动带动其他的联动轴41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安装在所述联动轴41上的光源的角度调整。
62.如图8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光照角度光源进行打光的,所述可变角度光源通过摆动光源500灯珠501的角度实现光源照射角度,光源500的光线每条入射线高度一致的照射在物体表面505,光线折射角度通过法线503沿着反射线504均匀的反射到相机506内,由于每条光线到物体表面505一致,实现改变光源500打光角度,不影响光线在物体表面505不同位置的亮度均匀。
6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