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9083发布日期:2022-11-05 07:0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纤滤波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中光纤滤波片一般存在尺寸较大,集成度不高,结构对称度不高的缺陷,在实际使用当中,使用较为局限,且存在可利用率较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小巧、集成度高的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具体如下:
5.该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光纤滤波器具体包括:
6.第一多光尾纤,设置在所述的光纤滤波器的第一端;
7.第二多光尾纤,设置在所述的光纤滤波器的第二端;
8.第一平凸透镜,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的平面端与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平面端通过光路固化胶水相连接;
9.第二平凸透镜,所述的第二平凸透镜的平面端与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的平面端通过光路固化胶水相连接;以及
10.一滤波片,与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的曲面端相连接。
11.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与第二多光尾纤均为直径为φ1.8mm的七光纤尾纤,其中,
12.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中的第七光纤不用于进行组装,并以8度角进行切割,形成8度抛光平面端;
13.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中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第三光纤分别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第一公共端、第二公共端以及第三公共端;
14.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中的第四光纤、第五光纤以及第六光纤分别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第一反射端、第二反射端以及第三反射端,且所述的第四光纤与第一光纤、第五光纤与第二光纤、以及第六光纤与第三光纤以所述的第七光纤的圆心为对称点两两相互对称,也就是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第一公共端与所述的第一反射端、第二公共端与第二反射端、以及第三公共端与第三反射端以第七光纤的圆心为对称点两两相互对称。且所述的第四光纤的圆心与第一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第五光纤的圆心与第二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以及第六光纤的圆心与第三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均设置为378um。
15.较佳地,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以及第七光纤均不用于进行组装,并均以8度角进行切割,分别形成8度抛光平面端;
16.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四光纤、第五光纤以及第六光纤分别设置为所述的第
二多光尾纤的第一透射端、第二透射端以及第三透射端,且所述的第四光纤、第五光纤以及第六光纤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第三光纤以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七光纤的圆心两两相互对称,且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四光纤的圆心与第一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第五光纤的圆心与第二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以及第六光纤的圆心与第三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设置均为378um。
17.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和第二多光尾纤的尾部端面均将抛光角度设置为8度,且未镀有增透膜层。
18.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和第二平凸透镜均设置为直径φ1.8mm、曲率半径r1.5mm、中心长度3.46mm、平面端抛光角度为5度,且平面端和曲面端均未镀有增透膜层。
19.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和所述的滤波片通过一od2.0
×
id1.8
×
l4mm的第一玻璃管进行固定;且第一多光尾纤以及第二多光尾纤均通过一od2.0
×
id1.8
×
l4mm的第一玻璃管进行固定。
20.较佳地,所述的光纤滤波器还设置有一od3.0
×
id2.2
×
l18mm第二玻璃管,且所述的第一玻璃管与第二玻璃管通过紫外固化胶水进行紧密连接。
21.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8度抛光平面端的高低点连线与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的5度抛光平面端的高低点连线相平行;
22.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的8度抛光平面端的高低点连线与所述的第二平凸透镜的5度抛光平面端的高低点连线相平行。
23.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8度抛光平面端与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的5度抛光平面端通过光路有胶胶水进行粘接;
24.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的8度抛光平面端与所述的第二平凸透镜的5度抛光平面端通过光路有胶胶水进行粘接。
25.较佳地,所述的滤波片的尺寸设置为长1.2
×
宽1.2
×
高1.0mm。
26.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该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其外封尺寸可以小至外径3.0
×
长度18mm,其集成度高,达至6
×
3端口,等于三个2
×
1端口器件,其通过光路有胶胶水进行粘接,增加粘接面积,缩小整体体积,通过对称设计,透射耦合度高,透射损耗《0.2db。同时使用了小型化封装工艺,压缩整体器件体积,并通过光学设计,创新结构,使得耦合损耗小,集成度高。其可广泛用于wdm网络、光纤放大器、光纤激光器、catv光系统、光纤仪器、光纤测试、光信号监控、光交换连接等系统中。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的结构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公共端和反射端的定义图及其结构细节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透射端的定义图及其结构细节图。
30.附图标记
[0031]1ꢀꢀꢀꢀꢀ
第一多光尾纤
[0032]2ꢀꢀꢀꢀꢀ
第二多光尾纤
[0033]3ꢀꢀꢀꢀꢀ
第一平凸透镜
[0034]4ꢀꢀꢀꢀꢀ
第二平凸透镜
[0035]5ꢀꢀꢀꢀꢀ
滤波片
[0036]6ꢀꢀꢀꢀꢀ
第一玻璃管
[0037]7ꢀꢀꢀꢀꢀ
第二玻璃管
[0038]8ꢀꢀꢀꢀꢀ
光路有胶胶水
[0039]9ꢀꢀꢀꢀꢀ
紫外固化胶水
[0040]
10
ꢀꢀꢀꢀ
第一公共端
[0041]
11
ꢀꢀꢀꢀ
第二公共端
[0042]
12
ꢀꢀꢀꢀ
第三公共端
[0043]
13
ꢀꢀꢀꢀ
第一反射端
[0044]
14
ꢀꢀꢀꢀ
第二反射端
[0045]
15
ꢀꢀꢀꢀ
第三反射端
[0046]
16
ꢀꢀꢀꢀ
第一透射端
[0047]
17
ꢀꢀꢀꢀ
第二透射端
[0048]
18
ꢀꢀꢀꢀ
第三透射端
[0049]
19
ꢀꢀꢀꢀ
小平台
[0050]
20
ꢀꢀꢀꢀ
第一光纤
[0051]
21
ꢀꢀꢀꢀ
第二光纤
[0052]
22
ꢀꢀꢀꢀ
第三光纤
[0053]
23
ꢀꢀꢀꢀ
第四光纤
[0054]
24
ꢀꢀꢀꢀ
第五光纤
[0055]
25
ꢀꢀꢀꢀ
第六光纤
[0056]
26
ꢀꢀꢀꢀ
第七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58]
本实用新型的该种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其中,所述的光纤滤波器具体包括:
[0059]
第一多光尾纤,设置在所述的光纤滤波器的第一端;
[0060]
第二多光尾纤,设置在所述的光纤滤波器的第二端;
[0061]
第一平凸透镜,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的平面端与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平面端通过光路固化胶水相连接;
[0062]
第二平凸透镜,所述的第二平凸透镜的平面端与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的平面端通过光路固化胶水相连接;以及
[0063]
一滤波片,与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的曲面端相连接。
[006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与第二多光尾纤均为直径为φ1.8mm的七光纤尾纤,其中,
[0065]
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中的第七光纤不用于进行组装,并以8度角进行切割,形成8
度抛光平面端;
[0066]
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中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第三光纤分别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第一公共端、第二公共端以及第三公共端;
[0067]
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中的第四光纤、第五光纤以及第六光纤分别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第一反射端、第二反射端以及第三反射端,且所述的第四光纤与第一光纤、第五光纤与第二光纤、以及第六光纤与第三光纤以所述的第七光纤的圆心为对称点两两相互对称,也就是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第一公共端与所述的第一反射端、第二公共端与第二反射端、以及第三公共端与第三反射端以第七光纤的圆心为对称点两两相互对称。且所述的第四光纤的圆心与第一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第五光纤的圆心与第二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以及第六光纤的圆心与第三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均设置为378um。
[006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以及第七光纤均不用于进行组装,并均以8度角进行切割,分别形成8度抛光平面端;
[0069]
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四光纤、第五光纤以及第六光纤分别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的第一透射端、第二透射端以及第三透射端,且所述的第四光纤、第五光纤以及第六光纤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第三光纤以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七光纤的圆心两两相互对称,且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中的第四光纤的圆心与第一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第五光纤的圆心与第二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以及第六光纤的圆心与第三光纤的圆心之间的间距设置均为378um。
[007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和第二多光尾纤的尾部端面均将抛光角度设置为8度,且未镀有增透膜层。
[007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和第二平凸透镜均设置为直径φ1.8mm、曲率半径r1.5mm、中心长度3.46mm、平面端抛光角度为5度,且平面端和曲面端均未镀有增透膜层。
[007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和所述的滤波片通过一od2.0
×
id1.8
×
l4mm的第一玻璃管进行固定;且第一多光尾纤以及第二多光尾纤均通过一od2.0
×
id1.8
×
l4mm的第一玻璃管进行固定。
[007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光纤滤波器还设置有一od3.0
×
id2.2
×
l18mm第二玻璃管,且所述的第一玻璃管与第二玻璃管通过紫外固化胶水进行紧密连接。
[007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8度抛光平面端的高低点连线与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的5度抛光平面端的高低点连线相平行;
[0075]
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的8度抛光平面端的高低点连线与所述的第二平凸透镜的5度抛光平面端的高低点连线相平行。
[007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多光尾纤的8度抛光平面端与所述的第一平凸透镜的5度抛光平面端通过光路有胶胶水进行粘接;
[0077]
所述的第二多光尾纤的8度抛光平面端与所述的第二平凸透镜的5度抛光平面端通过光路有胶胶水进行粘接。
[007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滤波片的尺寸设置为长1.2
×
宽1.2
×
高1.0mm。
[0079]
在实际应用当中,本实用新型的该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其具体为:
[0080]
1)含二支多光尾纤,其中一根是φ1.8mm七光纤尾纤,如图2,光纤7不用于组装,之后8度角切割。光纤1,2,3作为公共端1、2、3。光纤4,5,6作为反射端4、5、6。其光纤1和光纤4、光纤2和光纤5、光纤3和光纤6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378um。尾纤端面抛光角度8度并无需镀有相应增透膜层,其8度面的高低点连线和透镜高低点连线平行,并研磨一小平台,便于和透镜组装,见图2。
[0081]
2)含二支多光尾纤,另外一根也是φ1.8mm七光纤尾纤,如图3,光纤1,2,3,7不用于组装,之后8度角切割。光纤4,5,6作为透射端1、2、3。其光纤4和光纤1、光纤5和光纤2、光纤6和光纤3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378um。尾纤端面抛光角度8度并无需镀有相应增透膜层,其8度面的高低点连线和透镜高低点连线平行,并研磨一小平台,便于和透镜组装,见图3。
[0082]
3)含二粒φ1.8mm clens平凸透镜,其曲率半径r1.5mm,中心长度3.46mm,平面端抛光角度5度,两边都无需镀膜相应增透膜层,见图2,3。通过一个玻璃管和所述滤波片进行固定,od2.0
×
od1.8
×
l4mm。如果器件精度较高,比如是制作密集波分复用器,使用不锈钢管固定,尺寸一致。
[0083]
4)含一粒尺寸长1.2
×
宽1.2
×
高1.0mm滤波片。
[0084]
5)含一支玻璃管od3.0
×
id2.2
×
l18mm、三支od2.0
×
id1.805
×
l4mm玻璃管。
[0085]
6)两边的多光尾纤的8度角平面端和平凸透镜5度角平面端通过光路有胶胶水进行粘接,用来增加粘接面积,并减小封装体积。
[0086]
如下表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中的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为6
×
3 100g密集波分复用器,另一种为6
×
3 50:50分光器。
[0087][0088][0089]
如上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可覆盖单模光纤,也可是多模光纤,其结构对称,透射耦合损耗优良,且其使用了光路有胶胶水,增加了粘接面积,压缩了器件整体体积。
[0090]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该小型集成化光纤滤波器,其外封尺寸可以小至外径3.0
×
长度18mm,其集成度高,达至6
×
3端口,等于三个2
×
1端口器件,其通过光路有胶胶水进行
粘接,增加粘接面积,缩小整体体积,通过对称设计,透射耦合度高,透射损耗《0.2db。同时使用了小型化封装工艺,压缩整体器件体积,并通过光学设计,创新结构,使得耦合损耗小,集成度高。其可广泛用于wdm网络、光纤放大器、光纤激光器、catv光系统、光纤仪器、光纤测试、光信号监控、光交换连接等系统中。
[0091]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