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8431发布日期:2023-03-24 23:3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属于活体成像光学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活体检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红外光检测,作为荧光检测的辅助,被逐渐应用在医学前沿领域上。
3.目前使用的单光子微型显微镜存在几个问题:分辨率不够,成像速度太慢;而双光子显微镜重达半吨,无法实现被检测活体的自由活动。另外一种使用自聚焦透镜的微型活体检测方案,成本很高,且存在边缘像差较差等问题。
4.同时目前活体检测大多是荧光检测,但有时也需要红外光的辅助检测,以实现病理的准确判断。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同时进行红外光和荧光双光路检测、同时可满足分辨率和色差的轻质化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通分束镜和微型物镜的组合,实现了低成本、高分辨率、低色散的小型化双光路检测,体积小,质量轻。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包括依次设置的分束镜和物镜;
8.物镜沿光路传播方向包括依次相接的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保护窗;第一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球面透镜;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球面透镜;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且凸面弯向物方的弯月形球面透镜;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球面透镜;第五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且凸面弯向光阑的弯月形球面透镜;第六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球面透镜。
9.上述物镜为固定焦距,总长保持不变。上述光阑位于远离检测物体方向的最左侧。
10.上述分束镜与光阑相邻,也即分束镜位于靠近光阑的一侧(远离保护窗的一侧)。
11.被测活体的图像经物镜成像后,荧光光束经分束镜直接透射水平出射,红外光束经分束镜被反射垂直向下出射,两束光分别被接收处理。
12.为了降低成本,方便组装,分束镜由两个45度棱镜胶合形成;胶合面镀有分束膜层,实现荧光0.4-0.7um透射,0.7-2um近红外光反射,以此实现荧光和红外光的同时检测。
13.为了更好地满足成像要求,物镜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f1满足1.3≤f1/f≤1.4;第二透镜的焦距f2满足-0.9≤f2/f≤-0.8;第三透镜的焦距f3满足1.8≤f3/f≤1.9;第四透镜的焦距f4满足1.7≤f4/f≤1.8;第五透镜的焦距f5满足1.2≤f5/f≤1.3;第六透镜的焦距f6满足-0.7≤f6/f≤-0.6。
14.为了更好地保证分辨率和色差,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中心间隔为0.843
±ꢀ
0.001mm;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中心间隔为0.646
±
0.001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
间的中心间隔为0.493
±
0.001mm;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中心间隔为0.491
±ꢀ
0.001mm;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中心间隔为0.569
±
0.001mm;第六透镜和保护窗之间的中心间隔为0.750
±
0.005mm。中心间隔指相邻两镜片、相邻面中心之间的距离。
15.为了兼顾轻质化和成像质量,进一步优选,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999
±
0.001mm;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798
±
0.001mm;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109
±
0.001mm;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237
±
0.001mm;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182
±
0.001mm;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798
±
0.001mm。透镜的中心厚度指透镜中心的厚度。
16.上述沿光路传播方向,第一透镜的两侧面依次为第一入射面s1和第一出射面s2,第二透镜的两侧面依次为第二入射面s3和第二出射面s4,第三透镜的两侧面依次为第三入射面s5和第三出射面s6,第四透镜的两侧面依次为第四入射面s7和第四出射面s8,第五透镜的两侧面依次为第五入射面s9和第五出射面s10,第六透镜的两侧面依次为第六入射面s11和第六出射面s12;
17.第一入射面s1的曲率半径为6.453
±
0.003mm,第一出射面s2的曲率半径为-595.846
ꢀ±
0.003mm;第二入射面s3的曲率半径为-4.785
±
0.003mm,第二出射面s4的曲率半径为22.928
±
0.003mm;第三入射面s5的曲率半径为-20.384
±
0.003mm,第三出射面s6 的曲率半径为-5.555
±
0.003mm;第四入射面s7的曲率半径为8.951
±
0.003mm,第四出射面s8的曲率半径为-13.197
±
0.003mm;第五入射面s9的曲率半径为4.712
±
0.003mm,第五出射面s10的曲率半径为68.830
±
0.003mm;第六入射面s11的曲率半径为-14.133
ꢀ±
0.003mm,第六出射面s12的曲率半径为3.776
±
0.003mm。
18.上述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的焦距为f为4.6mm,数值孔径为0.3。
19.上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口径均《5mm。
20.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21.本实用新型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22.1、在保证分辨率和色差的前提下,具有结构小、且易于加工的特点:
23.(1)光学系统总长短,光学系统从第一片镜片到最后一片镜片总长《10mm;
24.(2)光学系统口径小、镜片数量少,无胶合镜,透镜总数为6片,最大透镜口径《5mm,无胶合镜片,全部为球面镜,有利于批量加工和装配,提高产品良率;
25.(3)物镜总重轻,光学件总重《0.4克,可作为单独的活体穿戴检测镜头。
26.2、双光路设计可以同时进行荧光活体检测和红外光活体检测,以此增加检测数据,增大检测的范围,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发明中物镜光路结构图。
28.图2是本发明中双光路结构图。
29.图3是本发明中物镜的mtf曲线图。
30.图4是本发明中物镜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32.如图2所示,一种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包括依次设置的分束镜10和物镜;分束镜10由两个45度棱镜胶合形成;胶合面镀有分束膜层,实现荧光0.4-0.7um透射, 0.7-2um近红外光反射,以此实现荧光和红外光的同时检测。
33.如图1所示,物镜沿光路传播方向包括依次相接的光阑8、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和保护窗7;
34.本实施物镜为无限筒长物镜,光阑8位于远离检测物体方向的最左侧。
35.设所物镜焦距为f,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的焦距依次为f1,f2,f3,f4,f5,f6,满足下列条件:
36.第一透镜1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球面透镜;1.3≤f1/f≤1.4;
37.第二透镜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球面透镜;-0.9≤f2/f≤-0.8;
38.第三透镜3为具有正光焦度且凸面弯向物方的弯月形球面透镜;1.8≤f3/f≤1.9;
39.第四透镜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球面透镜;1.7≤f4/f≤1.8;
40.第五透镜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凸面弯向光阑的弯月形球面透镜;1.2≤f5/f≤1.3;
41.第六透镜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球面透镜;-0.7≤f6/f≤-0.6。
42.本实施例光学系统总长《10mm,光学件总重《0.4克,最大镜片口径《5mm。表1为本实施例光学系统的技术指标,表2为本实施例光学系统的具体光学参数,表3为分束镜的光学参数。
43.表1双光路活体成像微型显微物镜的技术指标
[0044][0045]
表2各透镜光学参数
[0046][0047][0048]
表3分束镜参数
[0049][0050]
如图2所示,被测活体的图像经物镜成像后,荧光光束经分束镜直接透射水平出射,红外光束经分束镜被反射垂直向下出射,两束光分别被接收处理,在保证分辨率(图3) 和色差(图4)的前提下,采用了全球面、非胶合结构,降低系统的加工难度和装配难度,提高了良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