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8536发布日期:2023-03-01 00:2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2.补光装置是一种用来进行灯光补偿的设备,其使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用于摄像和直播等场所,在直播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直播效果,就需要利用补光装置对人物进行补光。
3.现有公开号cn213843730u,名为“一种直播补光灯”的专利,该装置所连接的光源部照射范围为固定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可根据需求调整光源部的照射范围,在光线要求较高的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多个装置同时配合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包括主连接座和副灯,所述主连接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副连接座,且副连接座远离主连接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位置调节组件,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小型伸缩杆和鹅颈管,且小型伸缩杆远离主连接座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鹅颈管,所述副灯安装于鹅颈管远离主连接座中轴线的一侧。
6.进一步的,所述主连接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主灯,且主连接座的下方中部安装有主伸缩杆。
7.进一步的,所述主伸缩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方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套和卡爪,且转动连接套的外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爪。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爪套和底套,且卡爪的外侧转动设置有爪套,所述爪套的外侧设置有底套。
10.进一步的,所述爪套的外表面与底套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且爪套设置有两个。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且底部支撑板的剖面俯视为圆形。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调节的补光装置,采用副灯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启副灯的数量来调整光源部的照射范围,同时因副灯和主灯为两个单独的模块,使得两者的启停可以互不干扰,副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鹅颈管可任意弯曲定型的特点,随意的调整副灯的位置,同时鹅颈管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型伸缩杆的伸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增大副
灯的调节范围,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灵活。
13.1、本实用新型主灯和副灯为单独的模块,有独立的线路结构,且主灯和副灯的开关为分开的,主连接座内连接有主灯所使用的蓄电池,副连接座内安装的为副灯所使用的蓄电池,蓄电池可以为发光源提供能量,方便其进行使用,副灯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补光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启一个或两个副灯来增大主灯的照射范围,从而避免出现需要使用多个照明装置的现象,同时副灯后端连接的鹅颈管具有可任意弯曲定型的特点,当副灯开启后,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调整鹅颈管的形状,对副灯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14.2、本实用新型卡爪与爪套之间转动连接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底套进行安装和拆卸,当卡爪转动至爪套内侧后,就可将底套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从而就可将底部支撑板安装在连接杆的下方。
15.3、本实用新型底部支撑板具有一定的重量,当底部支撑板放置在地面上方时,底部支撑板就可对补光装置进行支撑,从而保障补光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补光装置主要由主连接座、副连接座、副灯、主灯和主伸缩杆等零件组成,当补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持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利用转动连接套与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的设置,握住转动连接套然后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将卡爪与爪套完全分离开后,底套与连接杆之间就处于可活动的状态,使用者再握住底部支撑板向下拉动,直至将底套与连接杆完全分离开后,就可将底部支撑板拆卸下来,使用者再握住连接杆外侧海绵垫的位置,补光装置就可进行手持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副灯和主灯后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底套和底部支撑板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转动连接套和底套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的转动连接套和卡爪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主连接座;2、副连接座;3、位置调节组件;301、小型伸缩杆;302、鹅颈管;4、副灯;5、主灯;6、主伸缩杆;7、连接杆;8、限位组件;801、转动连接套;802、爪套;803、卡爪;804、底套;9、底部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节的补光装置,包括主连接座1和副灯4,主连接座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副连接座2,且副连接座2远离主连接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位置调节组件3,位置调节组件3包括小型伸缩杆301和鹅颈管302,且小型伸缩杆301远离主连接座1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鹅颈管302,副灯4安装于鹅颈管302远离主连接座1中轴线的一侧,主连接座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主灯5,且主连接座1的下方中部安装有主伸缩杆6,主灯5和副灯4为单独的模块,有独立的线路结构,且主灯5和副灯4的开关为分开的,主连接座1内
连接有主灯5所使用的蓄电池,副连接座2内安装的为副灯4所使用的蓄电池,蓄电池可以为发光源提供能量,方便其进行使用,副灯4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补光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启一个或两个副灯4来增大主灯5的照射范围,从而避免出现需要使用多个照明装置的现象,同时副灯4后端连接的鹅颈管302具有可任意弯曲定型的特点,当副灯4开启后,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调整鹅颈管302的形状,对副灯4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25.如图4-7所示,主伸缩杆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的下方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8,限位组件8包括转动连接套801和卡爪803,且转动连接套801的外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爪803,限位组件8还包括爪套802和底套804,且卡爪803的外侧转动设置有爪套802,爪套802的外侧设置有底套804,爪套802的外表面与底套804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且爪套802设置有两个,底套8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9,且底部支撑板9的剖面俯视为圆形,卡爪803与爪套802之间转动连接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底套804进行安装和拆卸,当卡爪803转动至爪套802内侧后,就可将底套804与连接杆7连接在一起,从而就可将底部支撑板9安装在连接杆7的下方,底部支撑板9具有一定的重量,当底部支撑板9放置在地面上方时,底部支撑板9就可对补光装置进行支撑,从而保障补光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补光装置主要由主连接座1、副连接座2、副灯4、主灯5和主伸缩杆6等零件组成,当补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持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利用转动连接套801与连接杆7之间转动连接的设置,握住转动连接套801然后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将卡爪803与爪套802完全分离开后,底套804与连接杆7之间就处于可活动的状态,使用者再握住底部支撑板9向下拉动,直至将底套804与连接杆7完全分离开后,就可将底部支撑板9拆卸下来,使用者再握住连接杆7外侧海绵垫的位置,补光装置就可进行手持使用。
26.综上,该可调节的补光装置,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3所示,补光装置主要由主连接座1、副连接座2、副灯4、主灯5和主伸缩杆6等零件组成,主灯5和副灯4为单独的模块,有独立的线路结构,两者的启停互不干扰,主灯5和副灯4都有独立的开关,主连接座1内连接有主灯5所使用的蓄电池,副连接座2内安装的为副灯4所使用的蓄电池,蓄电池可以为发光源提供能量,方便其进行使用,副灯4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补光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启一个或两个副灯4来增大主灯5的照射范围,从而避免出现需要使用多个照明装置的现象,同时副灯4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调整鹅颈管302的形状,就可对副灯4进行位置调整,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直播操作,同时小型伸缩杆301可伸缩的设置,使得鹅颈管302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自身的位置,当鹅颈管302需要进行位置调整后,使用者将小型伸缩杆301后端的螺栓顺时针旋转出一定的长度后,小型伸缩杆301就处于可伸缩的状态,使用者再握住鹅颈管302将对应的位置进行拉动,鹅颈管302位置调整后,再将螺栓逆时针旋转至原来的位置,就可完成对鹅颈管302位置的调整,补光装置需要放置在桌面上或者是其他位置进行使用时,根据图4-7所示,将底部支撑板9直接放置在放置面上方,底部支撑板9就可对补光装置进行支撑,从而保障补光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当补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持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利用转动连接套801与连接杆7之间转动连接的设置,握住转动连接套801,然后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将卡爪803与爪套802完全分离开后,底套804与连接杆7之间就处于可活动的状态,使用者再握住底部支撑板9向下拉动,直至将底套804与连接杆7完全分离开后,就可将底部支撑板9拆卸下来,使用者再握住连接杆7外侧海绵垫的位置,
补光装置就可进行手持使用,同时因转动连接套801内侧固定有防滑垫,转动连接套801外侧的卡爪803转动至爪套802内侧后,没有较大的外力时,转动连接套801不会发生位置变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