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智能交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1203发布日期:2023-04-26 16:5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及智能交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智能交互设备。


背景技术:

1、当前,市面上的大屏显示设备中通常采用的是直下式或侧入式的背光架构,这种方案下的大屏显示设备的对比度由oc(液晶面板)的对比度和背光的亮度共同决定,并且整个屏幕上不同位置的对比度也是基本恒定的,如此一来会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当大屏显示设备安装于教室、会议室等存在有强光照射的使用环境中时,屏幕上会产生反射图像,进而造成画面显示不清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智能交互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强光照射使用环境下画面显示不清的问题。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其包括:

3、液晶面板;

4、调光器件,所述调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下表面;其中,在通电条件下,所述调光器件的透光率升高同时反射率降低,在非通电或降低通电电流大小条件下,所述调光器件的透光率降低同时反射率升高;以及

5、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调光器件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

6、上述方案的显示屏应用装备于智能交互设备中,当处于正常光线条件的使用环境中时,背光源和调光器件正常通电,此时调光器件的透光率高且反射率低,背光源点亮产生的光线可直射到液晶面板上,从而供给液晶面板画面显示所需的光源,此时显示屏采用直下式显示方式工作;而当处于光照强烈的使用环境中时,关断或者调低通入背光源的电流,此时背光源不向液晶面板提供直下式光线或者向液晶面板照射很少的直下式光线,与此同时降低调光器件的电压,调光器件的透光率会逐渐降低同时反射率提高,此时主要由环境光作为液晶面板工作所需的光源,给液晶面板提供充足的反射光,显示屏采用反射式显示方式工作,如此不仅可以避免显示屏上产生反射图像,保证显示画面清晰,确保强光照环境下的显示效果,同时大大降低了背光源的能耗,提升整机运行经济性。

7、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附加光源,所述附加光源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侧面。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边框和光感传感器,所述光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边框上,所述附加光源设置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光感传感器和所述附加光源用于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的内侧凹设形成有容置槽,所述附加光源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加光源包括粘贴件、光源板和发光体,所述光源板通过所述粘贴件安装于所述边框,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背离所述调光器件的一侧,且所述钢化玻璃与所述附加光源侧向相对,所述钢化玻璃设有导光层。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面向所述液晶面板的侧面设有凹凸微结构,所述凹凸微结构用于降低所述附加光源在所述导光层下表面的全反射。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的折射率为1.3~1.5;所述凹凸微结构为波形曲线结构,所述波形曲线结构中各波峰之间的间距为5um~100um,所述波形曲线结构中各波谷之间的间距为5um~100um;所述波形曲线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高度为5um~100um;或所述波形曲线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为半圆形状,或所述波形曲线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为半椭圆形状,或所述波形曲线结构的波形为正弦曲线形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为uv胶水材料;和/或

16、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钢化玻璃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所述电容传感器通过第一光学胶层与所述钢化玻璃粘接,所述电容传感器还通过第二光学胶层与所述液晶面板粘接,所述液晶面板通过第三光学胶层与所述调光器件粘接,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背板、光学膜片和扩散板,所述背板与所述边框组装配合,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扩散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内壁上,且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光学膜片面向所述背光源的一侧;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内壁上,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扩散板之间。

1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交互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屏。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附加光源,所述附加光源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边框和光感传感器,所述光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边框上,所述附加光源设置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光感传感器和所述附加光源用于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内侧凹设形成有容置槽,所述附加光源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光源包括粘贴件、光源板和发光体,所述光源板通过所述粘贴件安装于所述边框,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背离所述调光器件的一侧,且所述钢化玻璃与所述附加光源侧向相对,所述钢化玻璃设有导光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层面向所述液晶面板的侧面设有凹凸微结构,所述凹凸微结构用于降低所述附加光源在所述导光层下表面的全反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层的折射率为1.3~1.5;所述凹凸微结构为波形曲线结构,所述波形曲线结构中各波峰之间的间距为5um~100um,所述波形曲线结构中各波谷之间的间距为5um~100um;所述波形曲线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高度为5um~100um;或所述波形曲线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为半圆形状,或所述波形曲线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为半椭圆形状,或所述波形曲线结构的波形为正弦曲线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层为uv胶水材料;和/或

10.一种智能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智能交互设备,包括:液晶面板;调光器件,所述调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下表面;其中,在通电条件下,所述调光器件的透光率升高同时反射率降低,在非通电或降低通电电流大小条件下,所述调光器件的透光率降低同时反射率升高;以及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调光器件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主要由环境光作为液晶面板工作所需的光源,给液晶面板提供充足的反射光,显示屏采用反射式显示方式工作,如此不仅可以避免显示屏上产生反射图像,保证显示画面清晰,确保强光照环境下的显示效果,同时大大降低了背光源的能耗,提升整机运行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