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棱镜,特别涉及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
背景技术:
1、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并绘制成图,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随着我国测绘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公路、铁路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公路测绘使用在道标上加装棱镜的方式进行定位,通过将棱镜安装在道标上,然后通过全站仪进行测量,确认坐标位置。
2、然而现有的公路棱镜只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夜间使用不便,需要外加光源进行照射,外加光源的灯光闪烁进行指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方形公路棱镜存在的只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夜间使用不便,需要外加光源进行照射,外加光源的灯光闪烁进行指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棱镜主体以及设于底座内的照明组件;
3、所述照明组件包括设于底座底部的蓄电池、贴合于蓄电池底部的芯片、开设于底座一侧的安装槽、开设于安装槽底壁的第一适配孔、设于安装槽内的光反射板、设于第一适配孔内的发光二极管、开设于底座顶部的放置槽以及设于放置槽内的太阳能电板,所述棱镜主体位于底座远离光反射板的一侧,所述棱镜主体、发光二极管以及光反射板均为倾斜设置。
4、优选地,所述底座固定设置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位于芯片底部。下盖板的设置便于对蓄电池和芯片进行承载。
5、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第一适配孔以及发光二极管形成的整体结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适配孔以及发光二极管形成的整体结构关于底座的平分面整体对称分布。开设两组第一适配孔便于对两组发光二极管进行安装。
6、优选地,所述光反射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光反射板分别贴合于两组安装槽内。两组安装槽便于对两组光反射板进行安装。
7、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塑料盖板,所述塑料盖板位于放置槽内,且贴合于太阳能电板顶部。塑料盖板位于太阳能电板顶板,对太阳能电板启保护作用。
8、优选地,所述塑料盖板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反射板盖板,两组所述反射板盖板分别贴合于两组光反射板的外部。两组反射板盖板便于对两组光反射板进行保护和防护。
9、优选地,所述底座设为梯形,所述底座远离发光二极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适配孔,所述棱镜主体设于第二适配孔内。将底座设为梯形,使得两组光反射板最大面积被太阳光所照射,开设的第二适配孔便于对棱镜主体进行安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照明组件,白天有太阳光照射时,通过光反射板将光进行反射,通过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进行吸收,太阳能电板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传输至蓄电池和芯片内,蓄电池对电能进行储存,且对发光二极管进行供电,便于夜间时通过芯片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控制,发光二极管进行照明,夜间灯光闪烁进行指示,提高了棱镜使用的便捷性,无需使用外加光源,且太阳能电板节约能源。
1.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棱镜主体(2)以及设于底座(1)内的照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固定设置有下盖板(7),所述下盖板(7)位于芯片(13)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第一适配孔(10)以及发光二极管(6)形成的整体结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适配孔(10)以及发光二极管(6)形成的整体结构关于底座(1)的平分面整体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板(8)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光反射板(8)分别贴合于两组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塑料盖板(4),所述塑料盖板(4)位于放置槽内,且贴合于太阳能电板(3)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盖板(4)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反射板盖板(9),两组所述反射板盖板(9)分别贴合于两组光反射板(8)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灯的方形公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为梯形,所述底座(1)远离发光二极管(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适配孔(12),所述棱镜主体(2)设于第二适配孔(12)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