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8863发布日期:2023-06-29 18:5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显示,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器作为用户与信息的沟通界面,因其具有高空间利用率、低电磁干扰以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模组本身不发光,而是由背光模组为液晶模组提供光源,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具有高亮度、可分区控光、对比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2、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搭配较厚的扩散板,而且led光源设置的较为密集,相邻led光源之间距离非常小,led光源到扩散板之间需预留较大的混光距离,因此导致背光模组的厚度较厚,难以实现背光模组的轻薄化,而且密集的led光源,导致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led光源排列密集以及混光距离较大,难以实现背光模组轻薄化及低成本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3、基板;

4、多个发光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5、导光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至少一所述发光组件嵌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的孔壁为倾斜面,以使所述发光组件的光线能够经所述孔壁进入所述导光板。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孔径由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基板一侧逐渐减小。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透明支架、第一led芯片以及封装胶层,所述透明支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透明支架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led芯片和所述封装胶层设置于容纳空间,所述封装胶层覆盖所述第一led芯片,所述封装胶层背离所述第一led芯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能够反射所述第一led芯片顶部发出的光线,以使光线经所述透明支架的侧面出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二led芯片以及透镜,所述第二led芯片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透镜包覆所述第二led芯片,所述透镜能够对所述led芯片顶部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以使光线经所述透镜的侧面出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背离所述第二led芯片的一侧为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中心凹设形成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尖端正对所述第二led芯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面形成出光面,所述发光组件不高于所述出光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网点,所述第一网点的分布趋势为越靠近所述通孔越分布稀疏。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面还设置有第二网点,所述第二网点沿所述通孔的周缘分布。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多个镂空区,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镂空区露出的所述基板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发光组件嵌设于导光板的通孔内,由于通孔的孔壁为倾斜面,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经孔壁射入导光板内,光线可在导光板内进行多次反射及扩散后从导光板背离基板的一面出射,从而实现从点光源至面光源的转换,使得光线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实现背光模组的轻薄化;同时,光线在导光板内可进行横向传播,扩大了单个发光组件的有效照射范围,因此,可减小发光组件的分布密度,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由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透明支架、第一led芯片以及封装胶层,所述透明支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透明支架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led芯片和所述封装胶层设置于容纳空间,所述封装胶层覆盖所述第一led芯片,所述封装胶层背离所述第一led芯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能够反射所述第一led芯片顶部发出的光线,以使光线经所述透明支架的侧面出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二led芯片以及透镜,所述第二led芯片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透镜包覆所述第二led芯片,所述透镜能够对所述led芯片顶部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以使光线经所述透镜的侧面出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背离所述第二led芯片的一侧为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中心凹设形成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尖端正对所述第二led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面形成出光面,所述发光组件不高于所述出光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网点,所述第一网点的分布趋势为越靠近所述通孔越分布稀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面还设置有第二网点,所述第二网点沿所述通孔的周缘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多个镂空区,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镂空区露出的所述基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多个发光组件及导光板,其中,多个发光组件间隔设置于基板上,导光板与基板相对设置,导光板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至少一发光组件嵌设于通孔内,通孔的孔壁为倾斜面,以使发光组件的光线能够经孔壁进入导光板。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光线在导光板内可进行横向传播,扩大了单个发光组件的有效照射范围,使得光线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实现背光模组的轻薄化及降低背光模组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