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光配线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9595发布日期:2023-06-04 16:1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光纤连接器、光配线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光配线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高速信息传播要求的提高,光纤作为高速信息载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进入5g时代,光纤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广,光配线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network,odn)的网络端口的数量也以几何级数级快速增长,而如何对网络端口进行资源管理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2、在一种方案中,可以在odn设备的分光器上设置用于调制光信号的光纤光栅。从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侧上报光信号。光信号经过odn设备的分光器上的光纤光栅调制。通过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侧的光开关单元(optical switch unit,osu)插接的光智能(opt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oai)模块进行识别调制后的光信号并读取光通道来还原odn网络拓扑,从而实现识别出哪些网络端口被占用。然而,现网的分光器上未设置光纤光栅,若使用该方案则需要先将现网的分光器拆除,再换上具备光纤光栅的分光器,这样一来,操作繁琐,不利于现网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够简化操作且利于现网改造及对网络端口进行资源管理与维护的光纤连接器、光配线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3、第一插芯;

4、第二插芯;

5、光纤光栅,穿设于所述第一插芯及所述第二插芯;及

6、壳体部件,包括内框套、主轴、手柄及密封圈,所述内框套套设在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上,所述主轴与所述内框套连接,所述手柄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手柄或所述主轴上。

7、光纤光栅是一种通过一定方法使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发生轴向周期性调制而形成的衍射光栅,是一种无源滤波器件。光纤连接器设有能够调制光信号的光纤光栅。光纤连接器能够与光配线网络设备上的分光器的网络端口进行光对接。

8、从光网络终端上传的光信号,经光纤连接器调制后到达光线路终端,光智能模块用于对调制后的光信号进行识别分析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上,以对各光配线网络设备被占用的网络端口进行标示。用户可通过云端应用软件显示云端服务器所存储的级联的光路拓扑信息以实现无需分光器网改的分段式光路运维,实现对网络端口的“可视化管理”,方便了对网络端口资源的管理。由于不需对现网的分光器、光适配器等进行拆解及更换,仅需将光纤连接器插接在光适配器上,操作简便,有利于对现网的改造。

9、光纤连接器具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套设在手柄上,用于在手柄与预连接光连接器对接时与预连接光连接器密封连接,以保持气密性,使光纤连接器具有较高的防水、防尘性能而能够应对室外复杂的环境。

10、密封圈可以套设在主轴上,用于使主轴与手柄密封连接,以能够应对室外复杂的环境。

11、密封圈可以套设在手柄上,用于在光纤连接器与光适配器光对接时,实现光纤连接器与光适配器密封连接,以能够应对室外复杂的环境。

12、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第二插芯一体设置,所述光纤光栅收容于所述壳体部件内。一体设置的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有利于简化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及减少光纤连接器的轴向长度。

13、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芯及所述第二插芯分体设置。分体设置的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简化了光纤连接器的制造工艺。

14、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包覆部分所述光纤光栅,用于保护光纤光栅,缓冲外力对光纤光栅的冲击力。

15、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保护套,所述封装体收容于所述保护套内,所述保护套位于所述壳体部件外。保护套用于保护封装体。

16、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套上设有灌注口,所述灌注口用于向所述保护套内灌注封装体。

17、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保护套的轴向,所述保护套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插芯设置的第一光缆接口,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包覆层及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光纤光栅上所述第一加强件在所述第一光缆接口与所述封装体柔性连接。

18、常规技术中,光纤连接器与光适配器或其他光连接装置光对接时,光纤连接器与预连接光连接器或其他光连接装置对接时,若光纤光栅受到外部载荷的影响,很容易影响光纤连接器光对接时的精准度,进而影响光的传输质量。

19、柔性连接指在分体式插芯设置下,光纤连接器中的光纤光栅可自由进行拉伸、弯曲以及扭转操作。

20、本技术中,将光纤光栅单独封装在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外的封装体中,封装体与第一加强件形成柔性连接,减小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对光纤光栅的载荷影响,有利于提高光纤连接器的光对接精度及可靠性。

21、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部件包括第一壳体组件及第二壳体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组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均包括内框套、主轴及手柄,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内框套套设在所述第一插芯上,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主轴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内框套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手柄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内框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上,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内框套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手柄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轴上。

22、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包覆所述光纤光栅的封装体,所述封装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轴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轴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上,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主轴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轴的端面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手柄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手柄的端面相对,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轴上,所述密封圈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手柄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手柄内。

23、由于第一壳体组件的主轴与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轴相拼接在一起。第一壳体组件的手柄与第二壳体组件的手柄拼接在一起。分体设置的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拼接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减小光纤连接器的轴向长度。

24、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与所述第一插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与所述第二插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芯、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及所述第二插芯沿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光纤光栅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及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主轴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上,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轴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上。

25、插芯底座用于保护穿设在插芯底座的光纤光栅。

26、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装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插芯底座与所述第二插芯底座。

27、封装体收容在第一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与第二壳体组件的插芯底座内,使得光纤光栅、第一插芯、第二插芯、第一壳体组件、第二壳体组件形成一个整体,光纤光栅无法沿光纤连接器移动,相当于光纤光栅与第一插芯、第二插芯、第一壳体组件、第二壳体组件之间形成刚性连接,有利于提高光纤连接器的可靠性。

28、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轴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接合部,所述插芯底座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卡持配合。主轴与插芯底座采取卡合连接的方式,方便了光纤连接器的组装与拆卸。

29、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框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插芯底座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连接。内框套与插芯底座采取卡合连接的方式,方便了光纤连接器的组装与拆卸。

30、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框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主轴上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连接。内框套与主轴采取卡合连接的方式,方便了光纤连接器的组装与拆卸。

31、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轴包括连接设置的内筒及外筒,所述第二卡合部位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框套收容于所述外筒内内框套夹设于内筒与外筒之间,有利于主轴对内框套进行限位。

32、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有法兰,所述手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内壁上设有配合部与限定凸台,所述法兰在所述主轴的轴向上被限定于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定凸台之间,使所述手柄与所述主轴连接在一起,及所述手柄能够相对所述主轴转动。

33、法兰在主轴的轴向上被限定在配合部与限定凸台之间,使得手柄相对主轴的轴向运动被限定而无法沿主轴的轴向运动,手柄能够绕手柄的周向进行转动,以方便在光纤连接器与光适配器或其他光连接装置对接时进行周向调节。

34、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法兰上设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为沿所述主轴的轴向贯穿所述法兰的缺口,所述配合部为凸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法兰相抵持。

35、组装时,先将主轴沿主轴的方向推入手柄,配合部从缺口穿过,法兰能够被限定在限定凸台与配合部之间,方便了主轴与手柄之间的组装。

36、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制部与所述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弹性卡扣,所述限制部与所述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手柄的周向延伸,所述弹性卡扣卡合于所述凹槽内,限制主轴相对手柄沿周向运动。

37、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内壁上还设有锁合凸台配合部,光适配器与手柄适配的接口上设有接口槽道。光适配器的接口槽道用于与锁合凸台卡合连接。光适配器的接口槽道包括槽道口及与槽道口相连通的卡槽,光适配器的槽道口贯通光适配器的一个端面,卡槽沿光适配器的周向延伸。

38、光适配器与手柄的第一端部需连接在一起时,将光适配器插入手柄的第一端部,锁合凸台从槽道口进入接口槽道,当锁合凸台不能继续沿光适配器的轴向继续运动时,沿一个方向旋转光纤连接器整体,使锁合凸台卡持在卡槽内,实现将光适配器与手柄锁合在一起。需对光适配器与手柄解锁时,沿另一个方向旋转光纤连接器整体,使锁合凸台脱离卡槽,即可将光纤连接器整体从光适配器中取出。

39、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壁上设有接口槽道,所述接口槽道包括槽道口及与所述槽道口相连通的卡槽,所述槽道口贯通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所述卡槽沿所述手柄的周向延伸。

40、第二端部的接口槽道用于与预连接光连接器或其他光连接装置连接。以第二端部的接口槽道与预连接光连接器连接为例,预连接光连接器上设有配合第二端部的耦合接口,耦合接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接口槽道相配合的锁键(图未示)。第二端部与预连接光连接器需连接时,将第二端部插入预连接光连接器的耦合接口内,锁键能够从槽道口进入接口槽道。使预连接光连接器相对手柄沿一个方向旋转,锁键进入卡槽,预连接光连接器与手柄相锁合。需解锁时,将预连接光连接器相对手柄沿另一个方向旋转,锁键能够从卡槽脱离出来。

4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配线网络设备,包括网络端口,所述网络端口上设置有光适配器及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一端插接于所述光适配器上。

42、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光配线网络、光网络终端及光线路终端,所述光配线网络包括至少一个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光配线网络设备。

43、从光网络终端上传的光信号,经光纤连接器调制后到达光线路终端,通过光智能模块对调制后的光信号进行识别分析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上,以对各光配线网络设备被占用的网络端口进行标示。用户可通过云端应用软件显示云端服务器所存储的级联的光路拓扑信息以实现无需分光器网改的分段式光路运维,实现对网络端口的“可视化管理”,方便了对网络端口资源的管理。由于不需对现网的分光器、光适配器等进行拆解及更换,仅需将光纤连接器插接在光适配器上,有利于对现网的改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