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3783发布日期:2023-07-24 02:5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引出结构的绑定方式为通过将acf加热至150℃左右,然后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将引出结构通过acf连接在电致变色膜片上。

2、由于acf加热至150℃,因此,当引出结构通过acf与电致变色膜片连接时,acf仍然接近150℃。但是电致变色膜对温度等较敏感,在高温的影响下电解质的粘接力减小,从而导致在距离绑定区距离近的地方容易发生器件脱膜,使得脱膜周边的ec(electrochromic,电致变色)区域更加容易失效,不仅降低了电致变色膜片的使用寿命,而且加剧了引出结构脱膜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底层;

3、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边缘设有第一引出结构,所述第一引出结构通过第一胶带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4、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边缘设有第二引出结构,所述第二引出结构通过第二胶带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基底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的重叠的部分的变形量为零;

6、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基底层分别与所述第二引出结构的重叠的部分的变形量为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带设置在第一引出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或所述第一胶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出结构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胶带至少部分与第一导电层连接;

8、和/或所述第二胶带设置在第二引出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或所述第二胶带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出结构背离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胶带至少部分与第二导电层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带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导电胶;

10、和/或所述第二胶带与所述第二引出结构之间设有第二导电胶。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为l1,其中,l1的取值范围是3mm≤l1≤60mm;

12、所述第二胶带的长度为l2,其中,l2的取值范围是3mm≤l2≤60mm。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的长度;

14、所述第二胶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出结构的长度。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出结构和所述第二引出结构分别为fpc。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边缘设有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胶带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

17、或所述第一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出结构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

18、所述第一汇流条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和所述第一导电层。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边缘设有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胶带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

20、或所述第二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出结构背离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侧;

21、所述第二汇流条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引出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汇流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所述第二汇流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胶带的长度。

23、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开设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24、所述第一凹槽贯穿第一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层;

25、所述第一胶带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胶带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所述第二胶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保护胶层,所述第一保护胶层完全覆盖于所述第一汇流条;

28、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二保护胶层,所述第二保护胶层完全覆盖于所述第二汇流条。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带和所述第二胶带分别为导电胶带。

3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色装置,包括基材层和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31、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第一胶带将第一引出结构粘接在第一导电层上,以实现第一引出结构与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通过第二胶带将第二引出结构粘接在第二导电层上,以实现第二引出结构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无需将引出结构通过高温加热与电致变色器件连接,从而避免了高温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影响,不仅简化了结构连接步骤,而且降低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成本。

3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底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基底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的重叠的部分的变形量为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设置在第一引出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或所述第一胶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出结构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胶带至少部分与第一导电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导电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为l1,其中,l1的取值范围是3mm≤l1≤6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结构和所述第二引出结构分别为fpc。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边缘设有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胶带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边缘设有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胶带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开设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所述第二胶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保护胶层,所述第一保护胶层完全覆盖于所述第一汇流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和所述第二胶带分别为导电胶带。

15.一种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属于电致变色技术领域。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的边缘设有第一引出结构,第一引出结构通过第一胶带与第一导电层连接,第一引出结构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和/或第二导电层的边缘设有第二引出结构,第二引出结构通过第二胶带与第二导电层连接,第二引出结构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通过胶带将引出结构粘接在导电层上,以实现引出结构与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无需通过高温加热将引出结构与电致变色器件连接,避免了高温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影响,不仅简化了结构连接步骤,而且降低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程瑞栋,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