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69027发布日期:2024-02-07 13:1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小间距发光二极管(mini-led)技术具有极大潜力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方向之一,搭载了mini-led背光模组的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面板,其暗态显示效果相较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显著的提升,尽管在厚度和响应时间上还有待提高,但在功耗、hdr标准、对比度、亮度以及产品信赖性上,都具有明显优势。

2、但是,目前的mini-led通常需设置多层依次堆叠的分光结构才能实现较好的亮度均匀性,如此,一方面造成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会导致较多的光线损失进而导致亮度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可解决亮度过低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3、基板;

4、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发光芯片;

5、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

6、其中,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一所述发光芯片的至少局部对应设置于一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具有向远离所述基板方向凹陷的弧面。

7、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具有向远离对应的所述发光芯片方向凹陷的弧面。

8、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分布密度。

9、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凹陷部具有的所述弧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具有的所述弧面的曲率。

10、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尺寸为5微米-50微米,和/或相邻两所述第一凹陷部的间距为5微米-500微米。

11、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在各所述发光芯片的间隔区域,所述基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反射层。

12、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层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凸出的弧面。

13、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发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与所述基板边缘之间的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内的各所述凸起部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区内的各所述凸起部的分布密度。

14、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侧面具有微棱镜结构。

15、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光膜片,一所述散光膜片与一所述发光芯片对应设置。

16、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散光膜片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具有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凹陷的弧面。

17、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一所述散光膜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发光芯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一所述散光膜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对应的所述发光芯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的1-2倍。

18、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各所述散光膜片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分光膜与设置于所述分光膜上的增亮膜。

1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20、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发光芯片;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其中,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一所述发光芯片的至少局部对应设置于一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具有向远离所述基板方向凹陷的弧面,通过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凹陷部,所述发光芯片顶面的所出射的光线到达所述第一凹陷部凹陷的弧面时,即为由光疏介质空气射至光密介质导光板的界面,在穿过该凹陷的弧面时光线发生折射并发散,进而使得由所述发光芯片顶面的所出射的光线能更多地射至相邻两所述发光芯片之间,以提升该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即通过在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所述第一凹陷部,无需新增额外的分光膜即可实现所需的分光效果,从而降低了该背光模组的制造成本,同时大大减少光线损失而提升背光模组的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具有向远离对应的所述发光芯片方向凹陷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分布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具有的所述弧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具有的所述弧面的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尺寸为5微米-50微米,和/或相邻两所述第一凹陷部的间距为5微米-5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发光芯片的间隔区域,所述基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反射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层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凸出的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发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与所述基板边缘之间的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内的各所述凸起部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区内的各所述凸起部的分布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侧面具有微棱镜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光膜片,一所述散光膜片与一所述发光芯片对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膜片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具有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凹陷的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一所述散光膜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发光芯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一所述散光膜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对应的所述发光芯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的1-2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各所述散光膜片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分光膜与设置于所述分光膜上的增亮膜。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发光芯片;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其中,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一所述发光芯片的至少局部对应设置于一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具有向远离所述基板方向凹陷的弧面,通过在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所述第一凹陷部,无需新增额外的分光膜即可实现所需的分光效果,从而降低了该背光模组的制造成本,同时大大减少光线损失而提升背光模组的亮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副,程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