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25768发布日期:2024-01-16 12:3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导电性基体、下涂层及感光层,并且下涂层含有紫环酮化合物及聚氨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2、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导电性基体、下涂层及感光层,下涂层含有:紫环酮化合物;选自由氧化铝粒子、氧化铁粒子、氧化铜粒子、氧化镁粒子、氧化钙粒子及二氧化硅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粘结树脂,下涂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046640号公报

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1541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具备不满足式(a1)及式(b1)的下涂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相比,不易产生点状的图像缺陷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2、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具体单元中包含下述方式。

3、<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备导电性基体、配置于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下涂层及配置于所述下涂层上的感光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中,

4、所述下涂层含有有机颜料及粘结树脂,且满足下述式(a1)及式(b1)。

5、式(a1)εr(max)≤7.0

6、式(b1)tanδ(max)≤0.5

7、通过测定温度22℃且相对湿度50%下的所述下涂层的阻抗而求出的εr(max)为从测定频率10hz至3000hz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最大值,tanδ(max)为从测定频率10hz至3000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最大值。

8、<2>根据<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9、所述下涂层满足下述式(a2)及式(b2)。

10、式(a2)εr(max)≤5.5

11、式(b2)tanδ(max)≤0.4

12、通过测定温度22℃且相对湿度50%下的所述下涂层的阻抗而求出的εr(max)为从测定频率10hz至3000hz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最大值,tanδ(max)为从测定频率10hz至3000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最大值。

13、<3>根据<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14、所述有机颜料的合计量在所述下涂层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15、<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16、所述有机颜料包含选自由紫环酮化合物及萘二酰亚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7、<5>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18、所述有机颜料包含选自以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紫环酮化合物。

19、<6>根据<5>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20、所述紫环酮化合物的合计量在所述下涂层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21、<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22、所述下涂层的平均层厚为2μm以上且10μm以下。

23、<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24、所述粘结树脂包含聚氨酯。

25、<9>一种处理盒,其具备<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26、所述处理盒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

27、<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28、<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29、带电装置,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

30、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在带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31、显影装置,通过包含色调剂的显影剂对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像;及

32、转印装置,将所述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

33、<11>根据<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34、所述带电装置为通过在直流电压上叠加交流电压后施加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而使其带电的带电装置。

35、发明效果

36、根据<1>、<3>、<4>、<5>、<6>、<7>或<8>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与具备不满足式(a1)及式(b1)的下涂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相比,不易产生点状的图像缺陷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37、根据<2>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与具备不满足式(a2)及式(b2)的下涂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相比,不易产生点状的图像缺陷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38、根据<9>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与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不满足式(a1)及式(b1)的下涂层)的处理盒相比,不易产生点状的图像缺陷的处理盒。

39、根据<10>或<11>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与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不满足式(a1)及式(b1)的下涂层)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不易产生点状的图像缺陷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备导电性基体、配置于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下涂层及配置于所述下涂层上的感光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9.一种处理盒,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技术总结
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导电性基体、配置于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下涂层及配置于所述下涂层上的感光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下涂层含有有机颜料及粘结树脂,且满足下述式(A1)及式(B1),式(A1)εr(Max)≤7.0,式(B1)tanδ(Max)≤0.5,通过测定温度22℃且相对湿度50%下的所述下涂层的阻抗而求出的εr(Max)为从测定频率10Hz至3000Hz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最大值,tanδ(Max)为从测定频率10Hz至3000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最大值。

技术研发人员:牧洪太,岩崎真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