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5918发布日期:2023-08-05 21:0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树脂镜片,具体为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可见光中蓝紫光属于短波,由于短波的散射比较强,以及色散带来的蓝光聚焦点在视网膜前面,都会对视觉造成干扰造成视物不清,高能蓝光可以造成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损伤,造成黄斑变性从而影响视力,由于现在的led光源和电脑的广泛长期使用,使得用眼疲劳和睡眠质量下降的症状频发,这个被广泛归结为屏幕发出的蓝光影响,而抗蓝光眼镜可以有效的缓解蓝光造成的不利影响,现有抗蓝光眼镜包括反射型和吸收型,采用镀膜或染色工艺实现,但在使用过程中,其仍旧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现有抗蓝光树脂镜片利用亲水层或疏水层实现防雾效果,现有镜片的疏水层通过将水汽在镜面集聚成水滴脱落实现防雾,但由于水滴的滑落轨迹是分布在整个镜片上的,因此滑落时会对视野造成干扰;二是现有镀膜方式都是一层层的进行覆盖,该种方式会造成部分功能膜间产生干扰,影响其发挥效果;三是现有镜片的抗蓝光功能都是将蓝光进行吸收屏蔽,并未对蓝光能量进行利用,且吸收屏蔽会导致眼睛长期缺乏蓝光照射,从而引起眼部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包括基片,所述基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硬膜,第一加硬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光膜,转光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疏水膜,第一疏水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复合膜和第二疏水膜,基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硬膜,第二加硬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反射膜,减反射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加硬膜,第三加硬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疏水膜,第三疏水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膜和第四疏水膜。

3、优选的,所述第一复合膜包含第一抗菌组分和第一导电组分,第二复合膜包含第二抗菌组分和第二导电组分,第一抗菌组分和第二抗菌组分均为纳米银,第一导电组分和第二导电组分均为氧化锡。

4、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组分和第一导电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80-90%和10-20%。

5、优选的,所述第二抗菌组分和第二导电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20-30%和70-80%。

6、优选的,所述第二疏水膜和第四疏水膜上均设置有多个同心环槽,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分别设置于环槽内,环槽上开设有豁口,且相邻的环槽间通过豁口导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疏水膜的下表面黏贴固定有第一保护膜,第四疏水膜的上表面黏贴固定有第二保护膜。

8、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一,基片硬化;步骤二,生成减反射膜;步骤三,二次硬化;步骤四,生成转光膜;步骤五,生成疏水膜;步骤六,生成复合膜;步骤七,黏贴保护膜;

9、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取基片进行超声清洗,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在其外壁镀上加硬膜,即第一加硬膜和第二加硬膜;

10、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在步骤一中所生成的第二加硬膜表面镀上减反射膜;

11、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在步骤二中所生成的减反射膜表面镀上第三加硬膜;

12、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在步骤一中所生成的第一加硬膜表面镀上转光膜;

13、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在步骤三中所生成的第三加硬膜和步骤四中所生成的转光膜表面镀上疏水膜,利用预加工出形状的防护膜包覆疏水膜,通过蚀刻技术在疏水膜上蚀刻出环槽和豁口,将第三加硬膜表面的疏水膜分离成第三疏水膜和第四疏水膜,将转光膜表面的疏水膜分离成第一疏水膜和第二疏水膜;

14、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在步骤五中所生成的环槽和豁口内镀上复合膜,即在第三疏水膜表面生成第二复合膜,在第一疏水膜表面生成第一复合膜,得到成品镜片;

15、其中上述步骤七中,对骤六中所得到的成品镜片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品包覆保护膜进行保护。

16、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转光膜中包含有蓝紫光转光剂。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疏水膜将水汽排斥在相对亲水的复合膜上,对液滴的滑落路径进行导向,以此加快水汽凝聚滑落,从而避免出现整个镜片上都有细密的水珠凝聚滑落的现象,能够减少水滴对视野的干扰;本发明将抗菌及导电组分集成在复合膜中,避免因其他膜层的覆盖,导致镜片的抗菌和除静电效果下降;本发明通过转光膜将有害蓝光转化为有益蓝光,可以有效的保护眼睛。



技术特征:

1.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包括基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硬膜(2),第一加硬膜(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光膜(3),转光膜(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疏水膜(4),第一疏水膜(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复合膜(5)和第二疏水膜(6),基片(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硬膜(8),第二加硬膜(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反射膜(9),减反射膜(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加硬膜(10),第三加硬膜(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疏水膜(11),第三疏水膜(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膜(12)和第四疏水膜(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膜(5)包含第一抗菌组分(51)和第一导电组分(52),第二复合膜(12)包含第二抗菌组分(121)和第二导电组分(122),第一抗菌组分(51)和第二抗菌组分(121)均为纳米银,第一导电组分(52)和第二导电组分(122)均为氧化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组分(51)和第一导电组分(52)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80-90%和10-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菌组分(121)和第二导电组分(122)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20-30%和7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疏水膜(6)和第四疏水膜(13)上均设置有多个同心环槽(61),第一复合膜(5)和第二复合膜(12)分别设置于环槽(61)内,环槽(61)上开设有豁口(62),且相邻的环槽(61)间通过豁口(62)导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疏水膜(6)的下表面黏贴固定有第一保护膜(7),第四疏水膜(13)的上表面黏贴固定有第二保护膜(14)。

7.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一,基片硬化;步骤二,生成减反射膜;步骤三,二次硬化;步骤四,生成转光膜;步骤五,生成疏水膜;步骤六,生成复合膜;步骤七,黏贴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转光膜(3)中包含有蓝紫光转光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球面抗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基片、转光膜、第一疏水膜、第一复合膜和第二复合膜;制备工艺包括:步骤一,基片硬化;步骤二,生成减反射膜;步骤三,二次硬化;步骤四,生成转光膜;步骤五,生成疏水膜;步骤六,生成复合膜;步骤七,黏贴保护膜;本发明利用疏水膜将水汽排斥在相对亲水的复合膜上,对液滴的滑落路径进行导向,以此加快水汽凝聚滑落,从而避免出现整个镜片上都有细密的水珠凝聚滑落的现象,能够减少水滴对视野的干扰;本发明将抗菌及导电组分集成在复合膜中,避免因其他膜层的覆盖,导致镜片的抗菌和除静电效果下降;本发明通过转光膜将有害蓝光转化为有益蓝光,可以有效的保护眼睛。

技术研发人员:谭沿河,姚雅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