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26115发布日期:2024-01-26 16:3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在户外使用显示装置时,来自外界的环境光会照射至显示装置而产生反射光线,使得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受到反射光线的干扰而造成其对比度下降,导致其显示质量降低。

2、再者,现有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因其包括有两个背光模块而具有相对大的厚度,且在显示画面时亦会消耗相对多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可减少显示的画面受到来自外界的环境光线的影响,且可具有相对小的厚度和/或可降低消耗的电能。

2、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第一光学结构层。第一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面且朝向第一方向出光。第二显示面板具有第二显示面且朝向第二方向出光,其中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第一光学结构层设置于第一显示面板上,其中第一光学结构层的光泽度介于4gu~35gu之间,且第一光学结构层的包含镜面正反射光(sci)的反射率介于3%~6%之间。

3、为让本揭露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更包括第二光学结构层,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层的光泽度介于4gu~35gu之间,且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层的包含镜面正反射光的反射率介于3%~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更包括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且所述背光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出光面具有多个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二出光面具有多个第二微结构,且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于单位面积下的个数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于单位面积下的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出光面具有多个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二出光面具有多个第二微结构,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的表面为曲面或平面的其中一者,且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的表面为曲面或平面的其中另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胆固醇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电子纸显示面板的其中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的所述光泽度更介于4gu~30gu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的所述光泽度更介于4gu~20gu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的穿透率介于70%~98%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的所述穿透率更介于70%~95%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的所述包含镜面正反射光的反射率介于4%~6%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包含抗眩光层以及抗反射层,其中所述抗反射层设置于所述抗眩光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抗反射层包括交互堆栈的多个高折射率子层与多个低折射率子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高折射率子层与所述多个低折射率子层总合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高折射率子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更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更包括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用以提供光线至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所述光线的强度的一半所对应的视角的角度与正视角的角度差异大于40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块包括上扩散膜与下扩散膜,且所述上扩散膜直接设置于所述下扩散膜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模块更包括反射式偏光增亮膜,且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设置于所述上扩散膜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显示面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显示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


技术总结
本揭露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第一光学结构层。第一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面且朝向第一方向出光。第二显示面板具有第二显示面且朝向第二方向出光,其中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第一光学结构层设置于第一显示面板上,其中第一光学结构层的光泽度介于4GU~35GU之间,且第一光学结构层的包含镜面正反射光(SCI)的反射率介于3%~6%之间。本揭露提供的显示装置可减少显示的画面受到来自外界的环境光线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许育纯,朱韦名,李宜憓,郑永志,陈冠州,范胜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