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00946发布日期:2023-08-22 06:0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一体式处理盒。


背景技术:

1、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成像,至少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形的设备,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使用的打印耗材的材料装置一般称为处理盒。

2、现有的一种处理盒9如图10和图11所示,其包括呈分体式设计的显影单元91和成像单元92。其中,显影单元91包括显影框架911、显影辊912、送粉辊913、搅拌架914、出粉刀915、芯片;显影框架911具有相连通的粉仓和显影仓,显影辊912可转动地安装在显影框架911上并位于显影仓内;送粉辊913和搅拌架914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显影框架911上并位于粉仓内,且送粉辊913位于粉仓的出粉口处并与显影辊912邻接;出粉刀915安装在显影框架911上,出粉刀915的刀刃与显影辊912的周面邻接并位于粉仓内;芯片安装在显影框架911上。

3、成像单元92包括鼓框架921、感光鼓922、充电模组923、清洁模组924和推压机构925;鼓框架921具有容纳腔,感光鼓922可转动地安装在鼓框架921上,充电模组923、清洁模组924和推压机构925均安装在鼓框架921上,推压机构925包括压缩弹簧9251和推压件9252,推压件9252可滑动地安装在鼓框架921上,充电模组923用于为感光鼓922表面进行充电,清洁单元924用于清洁感光鼓922成像后残留在其表面的碳粉;压缩弹簧9251连接在鼓框架921和推压件9252之间,压缩弹簧9251用于驱动推压件9252向容纳腔内移动。此外,成像单元92和/或显影单元91上还设置有驱动力接收头,使得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驱动装置能够通过驱动力接收头驱动感光鼓922和/或显影辊912转动。容纳腔用于容纳显影单元91,当显影单元91安装至容纳腔内时,推压机构925通过推压件9251对显影单元91进行推压,使得显影单元91的显影辊912与感光鼓922紧密连接。

4、然而,此类处理盒9存在的缺点是:

5、由于显影单元91和成像单元92呈分体设计,导致两者装配后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同时两者均需要增加相互的配合结构,使得处理盒9的结构较为复杂。其次,用户在对处理盒9进行装机时,通常需要先将显影单元91安装在成像单元92上后,再将处理盒9整体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导致处理盒9的安装操作复杂且麻烦。再者,当处理盒9使用一段时间后和/或显影单元91与成像单元92在多次拆装后,推压机构925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推压力不足,从而使得感光鼓922和显影辊912不能良好接触,影响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且可保证打印质量的一体式处理盒。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处理盒,其中,包括壳体、显影辊、出粉刀、送粉辊、搅拌架、感光鼓、充电模组、清洁模组、转印辊、驱动力接收单元和传动单元,壳体具有相连通的粉仓和显影仓,显影辊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并位于显影仓内,出粉刀安装在壳体上,出粉刀的刀刃与显影辊邻接,刀刃位于粉仓内,送粉辊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位于粉仓内,送粉辊与显影辊邻接,搅拌架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位于粉仓内,感光鼓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与显影辊邻接,充电模组安装在壳体上,充电模组可对感光鼓的表面进行充电,清洁模组安装在壳体上,清洁模组可对感光鼓或充电模组进行清洁,转印辊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与感光鼓邻接,驱动力接收单元安装在壳体上,或驱动力接收单元安装在显影辊和/或感光鼓上,或驱动力接收单元安装在壳体和感光鼓上,传动单元配合驱动力接收单元驱动显影辊、送粉辊、搅拌架、感光鼓和转印辊转动。

3、由上可见,通过一体式处理盒的设计,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能够始终保持紧密接触,同时还能够简化一体式处理盒的结构,节约生产成本;并且,还能够简化用户的使用操作,使得一体式处理盒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时更加的简单、方便;此外,由于该一体式处理盒无需如传统处理盒一般需要设置推压机构,因此不受推压机构老化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影响,使得打印质量更加的稳定。

4、进一步的方案是,一体式处理盒还包括压纸辊,压纸辊安装在壳体上,在一体式处理盒的走纸方向上,压纸辊位于感光鼓的上游端,壳体包括显影框架、鼓框架、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粉仓和显影仓均成型于显影框架上,显影辊、送粉辊、搅拌架和出粉刀均安装在显影框架上,感光鼓、充电模组和清洁模组均安装在鼓框架上,第一端盖与显影框架的第一端、鼓框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盖与显影框架的第二端、鼓框架的第二端连接,转印辊和压纸辊分别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连接。

5、由上可见,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对显影框架和鼓框架进行固定连接,能够削弱一体式处理盒受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的影响,并保证显影辊与感光鼓始终进行紧密的接触,提高打印质量。

6、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端盖具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一接合部,第二端盖具有第二定位柱和第二接合部;鼓框架的第一端处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三接合部,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配合连接,第三接合部和第一接合部配合连接;鼓框架的第二端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和第四接合部,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定位柱配合连接,第四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配合连接。

7、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鼓框架能够按照设定位置装配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以保证感光鼓与显影辊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使得装配后的感光鼓与显影辊之间能够进行紧密接触。

8、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孔;显影框架的第一端处设置有第三定位柱,第三定位柱与第三定位孔配合连接,显影框架的第二端处设置有第四定位柱,第四定位柱与第四定位孔配合连接。

9、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显影框架能够按照设定位置装配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进而保证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使得装配后的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能够进行紧密接触。

10、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压纸辊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件,第一卡接件与第一卡槽卡合连接,压纸辊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接件,第二卡接件与第二卡槽卡合连接。

11、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压纸辊的装配更加的简单、方便,同时也使得压纸辊能够通过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对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远离感光鼓的一端在感光鼓的轴向上背向显影框架张开,从而更好的防止显影框架相对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鼓框架晃动。

12、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一体式处理盒还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检测轮,检测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

13、由上可见,检测单元的设置使得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能够通过检测轮获取处理盒的相关信息。

14、进一步的方案是,检测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检测单元还包括传动模组,传动模组连接在传动单元和检测轮之间,传动模组可驱动检测轮转动;或检测单元还包括电机,电机安装在显影框架上,电机可驱动检测轮转动。

15、由上可见,检测轮的驱动力既可以是由驱动力接收单元通过传送模组提供,也可以是采用单独的驱动源进行驱动,进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检测机构能够通过检测轮对处理盒进行检测,以获取处理盒的相关信息。

16、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充电模组为电晕丝,电晕丝安装在鼓框架上,清洁模组包括清洁海绵,清洁海绵沿感光鼓的轴向与鼓框架可滑动地连接,清洁海绵可对电晕丝进行清洁;或充电模组为充电辊,充电辊可转动地安装在鼓框架上并与感光鼓的周面邻接,鼓框架还具有废粉仓,清洁模组包括刮刀,刮刀安装在鼓框架上,刮刀的刀刃与感光鼓的周面邻接,刮刀的刀刃位于废粉仓内。

17、由上可见,充电模组可根据处理盒的结构设定、处理盒的安装空间等条件选配为电晕丝或充电辊,而清洁模组则根据充电模组的类型进行选配。当充电模组为电晕丝时,清洁模组优选可为清洁海绵,以对飘落在电晕丝上的碳粉进行清洁,避免电晕丝上残留过多的碳粉而影响充电效率;当充电模组为充电辊时,清洁模组优选可为刮刀,以对感光鼓的外周面残留的碳粉进行清洁。

18、进一步的方案是,当充电模组为电晕丝时,一体式处理盒还包括格栅,格栅安装在鼓框架上,格栅位于电晕丝和感光鼓之间。

19、由上可见,格栅的设置时的电晕丝的电压能够更加均匀的布电在感光鼓的表面上。

2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还包括第一导向凸起和第二导向凸起,第一导向凸起成型于第一端盖上或成型于显影框架的第一端处,压纸辊位于第一导向凸起和转印辊之间,第一导向凸起背向感光鼓延伸,第二导向凸起成型于第二端盖上或成型于显影框架的第二端处,压纸辊位于第二导向凸起和转印辊之间,第二导向凸起背向感光鼓延伸。

21、由上可见,第一导向凸起和第二导向凸起能够在处理盒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过程中,配合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相关机构对处理盒的安装起到一定的导向、支撑作用,使得处理盒能够准确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指定位置,进而保证处理盒工作的可靠性及打印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