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8278发布日期:2023-07-19 21:0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于具有功耗小、微型化、轻薄等优点,因而在显示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例如带有触控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在各类触控显示设备中,电容式触控设备具有较强的灵敏度、可实现多点触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电容式触控技术可分为利用互电容原理的触控技术和利用自电容原理的触控技术。与利用互电容原理的触控技术相比,利用自电容原理的触控技术的触控感应的准确度和信噪比都较高。

2、目前,触控显示屏从触控结构与显示结构结合的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外挂式、内嵌式,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相对于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而言较为轻薄,受到制造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内嵌式触控显示设备是将触控电极设置于显示面板内部的触控屏,内嵌式触控屏具有较高的集成度、更加轻薄,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通常需要在常规阵列基板上增加触控电极层或者复用常规阵列基板中的其他电极层。通常触控电极会被分割成块状,通过将触控电极与触控信号线连接,实现检测不同区域的触控信号。但是现有技术中将实现触控功能的结构制作于显示面板中时,往往容易因触控结构的设置影响显示面板本身的显示效果,如在触控电极与触控信号线连接的位置处容易出现液晶偏转异常,造成在中低灰阶显示画面下出现漏光等问题,进而容易出现亮线的斜纹现象,影响用户体验满意度。

3、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漏光问题,尽可能消除中低灰阶显示画面下出现亮线的斜纹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嵌式触控显示设备容易在中低灰阶显示画面下出现亮线的斜纹现象的问题。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位于衬底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触控走线;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位于第一金属层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电极层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过孔,第一电极通过第一过孔与触控走线电连接;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第一基板还包括多个调节电极,调节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或者第二电极层,调节电极在衬底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过孔在衬底的正投影的周围;调节电极处驱动液晶层偏转的电场强度小于其他位置驱动液晶层偏转的电场强度。

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5、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液晶层,第一基板中位于衬底朝向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可以理解为第一基板中的某一金属层,用于制作显示面板包括的金属导电结构,如第一金属层包括多条触控走线,第一电极层位于第一金属层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的第一电极可以理解为公共电极,用于接入公共电压信号。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电极层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用于起到将第一金属层的结构和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绝缘的同时,还可以对第一金属层的结构进行平坦化的覆盖作用,有利于在第一绝缘层上制作的第一电极层尽可能平坦化,保证显示效果。将触控走线制作于数据线同层的第一金属层时,通过在第一绝缘层开设多个第一过孔,使得第一电极通过穿过该第一过孔与第一金属层的触控走线电连接,第一电极在显示面板的触控阶段复用为触控电极使用,通过触控走线传输触控信号实现触控检测功能。第一基板还包括多个调节电极,调节电极可以采用第一电极层或者第二电极层中的任一者制作,即调节电极采用第一基板本身包括的膜层制作,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调节电极在衬底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过孔在衬底的正投影的周围,可以通过对调节电极上电位的单独输送,使得调节电极处驱动液晶层偏转的电场强度小于其他位置驱动液晶层偏转的电场强度,由于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驱动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强度成正比关系,而第一过孔周围因配向液的厚度较薄造成漏光即亮度大,因此对调节电极上电位的单独输送,可以单独减弱第一过孔周围漏光处的电场强度,使得调节电极处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与其他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不同,调节电极处即第一过孔周围的光线透过率变低,则原本发亮的漏光处变暗,进而可以改善第一过孔周围的漏光问题,尽可能消除中低灰阶显示画面下出现亮线的斜纹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品质。

6、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调节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极连接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输入的电位信号大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电位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像素电极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子像素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调节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极连接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输入的电位信号小于所述像素电极上的电位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像素电极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多个条状的子电极,所述子电极和所述调节电极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金属层包括触控走线,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第一金属层和第一电极层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电极通过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过孔与触控走线电连接;第二电极层包括像素电极。第一基板还包括多个调节电极,调节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或者第二电极层,调节电极在衬底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过孔在衬底的正投影的周围;调节电极处驱动液晶层偏转的电场强度小于其他位置驱动液晶层偏转的电场强度。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能够改善漏光问题,尽可能消除中低灰阶显示画面下出现亮线的斜纹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凌安恺,周莉梅,沈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