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8233发布日期:2023-12-08 11:2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背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装置大多具备具有led的背光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背光装置,使用组合蓝色led和荧光体的白色led装置。例如,使用组合了发出蓝色光的蓝色led、绿色荧光体以及红色荧光体的远程磷光体型(remote phosphor type)的白色led装置。具体而言,从蓝色led向导光板出射并入射到导光板的蓝色光在导光板内传播,从导光板的光出射面出射的蓝色光入射到包含绿色荧光体及红色荧光体的波长转换层。这样的白色led装置具有从蓝色led向导光板的侧面出射蓝色光的边光型、和从蓝色led向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相反侧的主面出射蓝色光的直下型。在专利文献1至3中,公开了使用边光型的蓝色led、绿色量子点荧光体以及红色量子点荧光体的远程荧光体方式的背光装置。

2、如专利文献1~3所记载,在使用边光型的使用蓝色led、绿色荧光体以及红色荧光体的远程荧光体方式的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中,有时产生显示区域的外周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被着色为蓝色而看到的颜色不均。为了抑制这种颜色不均的产生,专利文献1记载的背光装置在波长转换层(光转换层)或反射片的外缘部设置有呈黄色(即,从蓝色led出射的光的颜色的补色)的着色层。着色层包含黄色的颜料或染料。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背光装置具有呈黄色的显色部件,该显色部件以覆盖波长转换层的侧面的方式设置于波长转换层(波长转换部件)的外周部分。显色部件包含黄色的颜料或染料。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背光装置在导光板的侧面中的不接收从光源(蓝色led)出射的光的侧面(非入光端面)上具有荧光体层(端面波长转换片),该荧光体层包含接收从蓝色led出射的蓝色光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例如黄色荧光体)。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特开2017-26705号公报

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58370号

7、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6/143765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若使用专利文献1至3的背光装置,则有时会产生无法充分抑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下降的问题和/或无法使显示装置充分薄型化的问题。详情后述。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包括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和/或薄型化的性能的背光装置。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以下的项目中记载的解决手段。

6、[项目1]

7、一种背光装置,其包括:光源,其出射蓝色光;导光层,其具有: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侧的第二主面;至少一个受光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相交,并接收从所述光源出射的所述蓝色光;以及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相交,并不接收所述蓝色光;量子点荧光体层,其设置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一主面侧,包含红色量子点荧光体以及绿色量子点荧光体,所述红色量子点荧光体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红色光,所述绿色量子点荧光体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绿色光;反射层,其配置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二主面侧;以及黄色荧光体层,其包含黄色荧光体,所述黄色荧光体设置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二主面和所述反射层之间且从所述第一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沿着所述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的区域,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黄色光,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一主面相接。

8、[项目2]

9、根据项目1所述的背光装置,从所述第一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所述黄色荧光体层时,所述区域的宽度在5mm以下。

10、[项目3]

11、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黄色荧光体层与所述反射层的所述导光层侧的主面相接。

12、[项目4]

13、根据项目1至3中任一项目所述的背光装置,在所述黄色荧光体层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二主面之间形成有空隙。

14、[项目5]

15、一种背光装置,其包括:光源,其出射蓝色光;导光层,其具有: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侧的第二主面;至少一个受光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相交,并接收从所述光源出射的所述蓝色光;以及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相交,并不接收所述蓝色光;量子点荧光体层,其设置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一主面侧,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具有:第三主面,其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与所述第三主面相反侧的第四主面;至少一个第一侧面,与所述至少一个受光侧面实质上平行;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侧面,与所述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实质上平行,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包含红色量子点荧光体以及绿色量子点荧光体,所述红色量子点荧光体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红色光,所述绿色量子点荧光体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绿色光;反射层,其配置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二主面侧;以及黄色荧光体层,其以与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面相对的方式设置,包含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

16、[项目6]

17、根据项目5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黄色荧光体层与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面相接。

18、[项目7]

19、根据项目5或6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背光装置还具有光学片,所述光学片设于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与所述导光层相反的一侧,所述光学片具有: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侧的第五主面;与所述第五主面相反侧的第六主面;至少一个第三侧面,其与所述至少一个受光侧面实质上平行;以及至少一个第四侧面,其与所述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实质上平行,所述黄色荧光体层以与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面以及所述光学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四侧面相对的方式设置。

20、[项目8]

21、根据项目7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黄色荧光体层与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面以及所述光学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四侧面相接。

22、[项目9]

23、根据项目7或8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背光装置还具有其它光学片,其设置于所述光学片的与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相反一侧,所述其它光学片具有:所述光学片侧的第七主面;与所述第七主面相反侧的第八主面;至少一个第五侧面,其与所述至少一个受光侧面实质上平行;以及至少一个第六侧面,其与所述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实质上平行,所述黄色荧光体层以与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面、所述光学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四侧面以及所述其它光学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六侧面相对的方式设置。

24、[项目10]

25、根据项目9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黄色荧光体层与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面、所述光学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四侧面和所述其它光学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六侧面相接。

26、[项目11]

27、根据项目9或10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光学片和所述其它光学片是以棱线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的棱镜片。

28、[项目12]

29、根据项目5至11中任一项目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所述第三主面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一主面相接。

30、[项目13]

31、一种背光装置,其包括:光源,其出射蓝色光;导光层,其具有: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侧的第二主面;至少一个受光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相交,并接收从所述光源出射的所述蓝色光;以及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相交,并不接收所述蓝色光;量子点荧光体层,其设置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一主面侧,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具有:第三主面,其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对;与所述第三主面相反侧的第四主面;以及与所述第三主面以及第四主面相交的侧面,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包含红色量子点荧光体以及绿色量子点荧光体,所述红色量子点荧光体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红色光,所述绿色量子点荧光体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绿色光;反射层,其配置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二主面侧;以及黄色荧光体层,其以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相对的方式设置,包含接收所述蓝色光并发出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所述量子点荧光体层的所述第三主面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一主面相接。

32、[项目14]

33、根据项目13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背光装置还具有塑料架,所述塑料架以包围所述导光层的方式设置,所述塑料架具有第一相对部,所述第一相对部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相对,所述黄色荧光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相对部之上。

34、[项目15]

35、根据项目13或14所述的背光装置,在所述黄色荧光体层与所述导光层的所述至少一个非受光侧面之间形成有空隙。

36、有益效果

3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包括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和/或薄型化的性能的背光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