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标识的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6619发布日期:2023-09-09 12:4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标识的光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纤光缆,特别涉及一种可标识的光缆。


背景技术:

1、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成为推动世界信息化、数字化的关键基础设施。光纤光缆作为一种通信媒介,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低损耗、大传输容量、长传输距离和低成本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电信、电力等领域。随着通信网络的规模化,光缆长度和光纤数量持续增加,光纤配线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光纤链路部件的数量庞大、连接关系复杂,由此带来了识别、管理和监测等诸多难题。另外由于光缆的敷设距离通常较长,光缆中的光纤数量很多,如何在日常运维中快速、准确地定位光缆故障点的地理位置、确定故障点对应的具体光纤线路,从而有针对性的对相应的线路进行调配处理,已成为提升通信网络运行效率,高质量保障光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2、目前,现有的光纤链路部件识别方式,主要采用固定标签或电子标签对光纤链路部件人为附加标识识别,但由于人为干预,使得部件的识别非固定且存在差错。因此,如何实现不同类型的光纤链路部件的快速准确识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在光通信网络运维中,光缆故障是线路维护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当故障发生时,很难直接定位故障位置。由于单根光缆会有多达上百芯光纤,每根光纤对应的路由也并不相同,随着光缆数量的急剧增加,实际铺设线路路由和网络拓扑路由经常出现难以一一有效对应的情况。另外,即使在可实现网络拓扑路由与实际铺设线路路由一一对应的光纤链路,也存在识别技术缺乏、识别自动化程度低和管理手段滞后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智能化识别手段。在无法通过光缆地理信息系统路由与断点打光距离对故障点进行初步定位时,则需要由维护人员根据过往经验进行初步定位,再通过排查的方式找到故障点。这种方式对维护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且存在定位准确性差、故障抢修时间长、线路维护效率低等问题。

4、同时光缆中可能会有光纤长时间未使用,形成暗光纤,如能在繁杂的光纤配线系统中识别出暗光纤,从而最大化发挥光纤通信网络的光缆资源,将为提升通信网络运营效率提供重要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标识的光缆,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光纤。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标识的光缆,其包括若干个光单元,所述光单元包括若干根光纤,所述光单元所包含的所有光纤中,其中一根为主标识光纤,其余的为副标识光纤,所述主标识光纤上刻写有光栅,各个所述光单元中主标识光纤的光栅波长互不相同。

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所述光单元还包括松套管,若干根光纤设于所述松套管内,所述松套管上设有色标,所述光单元的主标识光纤的着色层与所述松套管的色标颜色相同,各个所述光单元的松套管的色标颜色互不相同。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所述光单元为由若干根着色层颜色互不相同的光纤形成的颜色组合,所述主标识光纤为从所述颜色组合中选出的着色层为设定颜色的光纤。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单元中的副标识光纤上刻写有光栅。

6、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所述光单元内,所述副标识光纤的光栅波长和所述主标识光纤上的光栅波长互不相同。

7、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所述颜色组合中的光纤着色层上配置有同一种色环,所述色环包括n个喷环,且当n取值为0时,所述光纤上无色环;

8、各个所述颜色组合中的色环的n取值互不相同。

9、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颜色组合中,任意一个所述颜色组合的色环的色环间距,与其余的所述颜色组合的色环的色环间距互不相同。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颜色组合中的副标识光纤上刻写有光栅。

11、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所述颜色组合内,所述副标识光纤的光栅波长和所述主标识光纤上的光栅波长互不相同。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松套管的材料采用拉伸模量≥300mpa的pbt、pp、tpee或低烟无卤。

13、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松套管的材料采用pbt时,其20℃时的拉伸模量大于500mpa,松套管的外径1.8mm;

14、当所述松套管的材料采用pp时,其20℃时的拉伸模量大于300mpa,松套管的外径2.1mm;

15、当所述松套管的材料采用tpee或低烟无卤时,其20℃时的拉伸模量大于350mpa,松套管的外径2.3mm。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缆内设有中心加强件,所述光单元绞合于中心加强件上,所述中心加强件采用钢丝或frp。

17、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中心加强件为钢丝时,中心加强件的外径为1.9mm;

18、当所述中心加强件为frp时,中心加强件的外径为2.5mm。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栅波长的取值范围包括600nm~800nm、1000nm~1200nm和1310nm~1650nm。

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为g.652光纤、g.654光纤、g.655光纤或g.657光纤。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的微弯敏感系数在-30℃时小于2.0db/km/(g/mm),在60℃时小于6.5db/km/(g/mm)。

22、一些实施例中,g.652光纤的微弯敏感系数在-30℃时小于1.5db/km/(g/mm),在60℃时小于5.0db/km/(g/mm);

23、g.654光纤的微弯敏感系数在-30℃时小于1.8db/km/(g/mm),在60℃时小于6.2db/km/(g/mm);

24、g.655光纤的微弯敏感系数在-30℃时小于1.8db/km/(g/mm),在60℃时小于6.2db/km/(g/mm);

25、g.657光纤的微弯敏感系数在-30℃时小于1.0db/km/(g/mm),在60℃时小于4.0db/km/(g/mm)。

26、一些实施例中,微弯敏感系数测试方法为:

27、将光纤复绕在光纤盘具上,选用的光纤盘具的筒体直径为300mm,材质为铁质;表面覆盖一层砂纸,型号为320cw;并使光纤复绕的张力为20g,长度600m,光纤单层收线并且不相互交叉;

28、光纤复绕后,将光纤放入高低温环境试验箱,使光纤分别在-30℃、20℃、+60℃各个温度点下保持0.5h,采用otdr测试各个温度点下的光纤衰减系数,并根据微弯敏感系数公式进行计算;

29、微弯敏感系数=a×r/t

30、式中:a为光纤附加衰减,单位为db/km;

31、r为筒体的直径,单位mm;

32、t为光纤复绕的张力,单位g。

3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的包层直径的范围55μm~127μm,外涂层直径的范围90μm~300μm。

34、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法刻写光栅:

35、当光纤拉制出来后,先采用准分子激光器进行光栅刻写;

36、再对光纤进行涂覆工序;

37、最后对光纤进行着色工序。

38、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法刻写光栅:

39、当对光纤完成涂覆工序后,采用准分子激光器进行光栅刻写;

40、再对光纤进行着色工序。

41、一些实施例中,当光纤的拉丝速度为200m/min~500m/min时,光栅刻写的间距为1米;

42、当光纤的拉丝速度为500m/min~1500m/min时,光栅刻写的间距为2米;

43、当光纤的拉丝速度为1500m/min~2500m/min时,光栅刻写的间距为5米。

4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标识的光缆,在本技术中,对于每一个光单元,从其中所有的光纤中,选择了一根光纤作为主标识光纤,并在主标识光纤上刻写光栅,其余的光纤作为副标识光纤,且各个光单元的主标识光纤的光栅波长互不相同,通过对主标识光纤的光栅波长进行识别,可以实现各个光单元的识别区分,然后再利用光纤着色层颜色的不同,可以实现对同一个光单元内的各个光纤进行识别区分。

46、可见,本技术利用颜色和光栅波长,实现了光缆中所有光纤的精确识别与区分,从外观和内在通信上进行了统一,从而方便通信拓扑和实际铺设的统一,从而方便维护和建设。

47、在链路通信系统的光信噪比容限较低、对传输光纤衰减要求较高时,可以在链路通信系统的两端接续上述可标识光缆,可标识光缆中的光纤与该链路通信系统中光缆的光纤间通过光纤外的着色层进行相互对应后,在链路通信系统的两端,再结合相互对应后的可标识光缆中光纤的颜色和光栅波长,在后台系统中实现对链路通信系统中各光纤的精准识别。

48、在链路通信系统的光信噪比容限较高、可以容忍有一定的衰减时,可在整个链路通信系统均铺设上述可标识光缆,此时在链路通信系统中通过对光纤中的光栅对特定波长的高反测定,并结合光纤的颜色,即可在后台系统中实现对光缆链路系统中各根光纤的精准识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