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9420发布日期:2023-09-09 02:2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背板、灯板等。其中,lcd显示装置pig的背光源,使用的为非偏振光源,垂直偏振光分量和平行偏振光分量基本相等,穿过lcd的下偏光片时会损失一半以上的能量,即损失一半以上的亮度。现有技术中,会在光学调控件内搭配整面的反射偏光片,不但造成了成本增多,而且反射偏光片是将与通过分量相垂直的另一分量的光反射回背光去,再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后,以增多可通过分量。此种方式在多次反射、折射和透射,会容易出现偏黄等色彩偏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避免色偏问题,提高背光利用率,减少背光能耗。

2、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板组件,该灯板组件包括:

3、发光件,用于提供光源;

4、偏振分光棱镜,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发光件的一侧,所述偏振分光棱镜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并使光一部分通过平行偏振光从所述第一方向射出,另一部分通过垂直偏振光从第二方向射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5、反射棱镜组,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偏振分光棱镜的一侧,所述反射棱镜组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射出的垂直偏振光,并能够将所述垂直偏振光转换为平行偏振光沿所述第一方向射出,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和所述反射棱镜组中垂直偏振光射出时的出射面朝向相同,均位于在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棱镜组包括:

7、反射棱镜,具有第一入射面和第一出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在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偏振分光棱镜,所述第一出射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8、第一波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入射面;

9、第二波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射面;

10、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反射棱镜,用于将从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射入的垂直偏振光转换为平行偏振光从所述第二波片射出。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入射面和所述第一出射面分别位于两个直角边,所述反射层位于斜边,所述斜边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45°。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波片和所述第二波片均为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入射面和所述第一出射面。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包括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镜像设置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之间设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棱镜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

14、所述第一棱镜具有第二入射面,所述第二棱镜具有与所述第二入射面相背设置的第二出射面,所述光源的光经所述第二入射面射入所述第一棱镜,并通过所述偏振分光膜将所述第一棱镜的光分为垂直偏振光和平行偏振光,所述平行偏振光穿过所述偏振分光膜经所述第二棱镜从所述第二出射面射出,所述垂直偏振光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一波片进入所述反射棱镜。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偏振分光膜与所述反射层平行。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射面和所述第二出射面平齐。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于所述第二出射面,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发光件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波片远离所述发光件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在所述第一方向覆盖所述平坦层和所述第二波片。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偏振分光棱镜之间,以使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源经所述透镜平行射入所述偏振分光棱镜。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件包括:

21、驱动基板;

22、多个灯珠,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

23、框架,连接于所述驱动基板,所述框架覆盖于所述多个灯珠的外周,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框架,且所述偏振分光棱镜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使从所述透镜射出的光均进入所述偏振分光棱镜。

2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述中所描述的灯板组件。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26、背板;

27、导光板,层叠布置于所述背板,所述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侧;

28、所述导光板侧表面设有倾斜的光入射面,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和所述反射棱镜组中平行偏振光射出时的出射面朝向所述光入射面,且所述出射面和所述光入射面平行。

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和所述反射棱镜组中平行偏振光射出时的出射方向与所述导光板厚度方向的夹角在0°-50°之间。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光学调控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背板设有伸出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灯板组件上方,且延伸至所述光学调控件。

3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32、背板;

33、灯板组件,多个灯板组件间隔布置于所述背板;

34、扩散板,层叠布置于所述背板设置所述灯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灯板组件位于所述背板和所述扩散板之间;

35、光学调控件,层叠布置于所述扩散板。

3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如上述中所描述的背光模组。

3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所设置的灯板组件,在发光件将光源射出前,通过所设置的偏振分光棱镜将光源导入,并利用光的特性,使平行偏振光继续沿第一方向射出,而使无法沿第一方向射出的垂直偏振光的分量部分导入反射棱镜组,利用反射棱镜组对光进行转换,最终形成平行偏振光而沿第一方向射出。采用此种方式能够简单快速的实现垂直偏振光的转换,最大限度的将光转换为能够被利用的偏振光,避免垂直偏振光的损失、浪费,避免色偏问题,提高背光利用率,减少背光能耗,减少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棱镜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入射面和所述第一出射面分别位于两个直角边,所述反射层位于斜边,所述斜边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片和所述第二波片均为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入射面和所述第一出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包括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镜像设置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之间设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棱镜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膜与所述反射层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射面和所述第二出射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于所述第二出射面,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发光件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波片远离所述发光件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在所述第一方向覆盖所述平坦层和所述第二波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偏振分光棱镜之间,以使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源经所述透镜平行射入所述偏振分光棱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包括:

12.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灯板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和所述反射棱镜组中平行偏振光射出时的出射方向与所述导光板厚度方向的夹角在0°-50°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调控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背板设有伸出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灯板组件上方,且延伸至所述光学调控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灯板组件包括发光件,用于提供光源;偏振分光棱镜,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发光件的一侧,偏振分光棱镜配置为接收来自光源发出的光,并使光一部分通过平行偏振光从第一方向射出,另一部分通过垂直偏振光从第二方向射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反射棱镜组,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偏振分光棱镜的一侧,反射棱镜组配置为接收来自偏振分光棱镜射出的垂直偏振光,并能够将垂直偏振光转换为平行偏振光沿第一方向射出,偏振分光棱镜和反射棱镜组中垂直偏振光射出时的出射面朝向相同,均位于在第一方向远离发光件的一侧。该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避免色偏问题,提高背光利用率,减少背光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万业,谢俊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