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6183发布日期:2023-12-08 03: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透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显示装置的要求逐渐提高,多曲面显示(例如四曲面)的显示面板应运而生,使显示装置的可视面积进一步增大,而在多曲面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中,在显示面板的四曲角位置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容易产生褶皱从而导致显示不良,亟需解决多曲面显示面板四曲角褶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透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旨在解决显示面板四曲角褶皱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具有用于贴合于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贴合面,透镜本体包括主体部和在远离主体部中心的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弯曲部和转角部;其中,透镜本体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侧边及连接两个侧边的弯折边,弯曲部和转角部设置于弯折边朝向主体部的一侧;弯曲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内凹部,转角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内凹部。

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透镜本体背离第一贴合面一侧设置有第二贴合面,第二贴合面用于贴合盖板,盖板朝向透镜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第二贴合面具有用于与遮光层相互贴合的遮光区域,第二内凹部在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区域内。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内凹部和/或第二内凹部为球面的一部分。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主体部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平面部,第二内凹部沿平行于平面部的延伸方向呈弧形。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弧形沿平行于平面部的延伸方向包括两段以上,且两段以上的弧形半径不同。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平行于平面部的延伸方向,弧形包括3段,弧形包括中间段和设置于中间段两侧的两个边缘段,中间段的半径大于边缘段的半径。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内凹部的弧形中至少一段相对于转角部的半径增量l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9、△s2=s-s2=s-2π(r+l)θ/360=s-s1-2π*l*θ/360

10、l=(s-s1-△s2)360/(2π*θ)

11、其中,△s2为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二内凹部对应圆弧长度压缩量,s为柔性显示面板用于贴合转角部的圆弧长度,s2为第二内凹部的弧长,s1为转角部的弧长,r为转角部的半径,θ为第二内凹部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

12、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透镜,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透镜本体贴合于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透镜本体朝向柔性显示面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内凹部和第二内凹部。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盖板包括遮光层,第二内凹部位在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层内,遮光层的材料包括油墨。

14、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

1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弯曲部和转角部在远离主体部中心的方向上依次分布,弯曲部在主体部远离主体部中心一侧的边缘位置,转角部位于弯曲部远离主体部中心一侧的边缘位置,也就是主体部、弯曲部和转角部依次连接,透镜本体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侧边及连接两个侧边的弯折边,弯曲部和转角部设置于弯折边朝向主体部的一侧,弯折边朝向主体部的一侧依次为转角部和弯曲部,弯曲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内凹部,转角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内凹部。

16、柔性显示面板在与第一贴合面相贴合时会与第一贴合面的形状相适应,第一贴合面在弯曲部和转角部位置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时,弯曲部和转角部在第一贴合面的表面积小于柔性显示面板在此位置的表面积,柔性显示面板在贴合时会被弯曲部和转角部挤压从而产生压缩褶皱。在弯曲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内凹部用于增加弯曲部在第一贴合面一侧的表面积,从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压缩量。转角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内凹部用于增加转角部在第一贴合面一侧的表面积,从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压缩量,解决柔性显示面板在转角部和弯曲部容易产生褶皱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背离所述第一贴合面一侧设置有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贴合面用于贴合盖板,所述盖板朝向所述透镜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所述第二贴合面具有用于与所述遮光层相互贴合的遮光区域,所述第二内凹部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或所述第二内凹部为球面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平面部,所述第二内凹部沿平行于所述平面部的延伸方向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沿平行于所述平面部的延伸方向包括两段以上,且两段以上的所述弧形半径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平面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弧形包括3段,所述弧形包括中间段和设置于中间段两侧的两个边缘段,所述中间段的半径大于所述边缘段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凹部的弧形中至少一段相对于所述转角部的半径增量l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8.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透镜本体贴合于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透镜本体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所述第二内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遮光层,所述第二内凹部位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层内,所述遮光层的材料包括油墨。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透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具有用于贴合于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贴合面,透镜本体包括主体部和在远离主体部中心的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弯曲部和转角部;弯曲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内凹部,转角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内凹部。在弯曲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内凹部用于增加弯曲部在第一贴合面一侧的表面积,从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压缩量。转角部朝向第一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内凹部用于增加转角部在第一贴合面一侧的表面积,从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压缩量,解决柔性显示面板在转角部和弯曲部容易产生褶皱的问题,降低弯曲部和转角部对柔性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黄军,杨金金,王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