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及其成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56184发布日期:2024-01-06 23:4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及其成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ar成像,具体涉及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及其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1、ar眼镜是谷歌率先打造的一款带有科幻色彩的产品,也是一项拥有前卫技术的产品,带上它可以体验到在科幻电影里帅气的男、女主角所使用的未来功能。ar眼镜可以实现诸多功能,可以看作是一台微型的手机,通过跟踪眼球视线轨迹判断用户处于的状态,并且可以开启相应功能,如果需要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只需要开启google voice语音输入信息即可。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488534a,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ar眼镜及其相关装置和视力自适应方法,所述ar眼镜包括:ar镜架,用于固定所述ar眼镜的位置;组合镜片,所述组合镜片包括波导、变焦透镜,所述变焦透镜固定在所述波导上,所述波导安装在所述ar镜架上波导正向光路通道包括入瞳区域、扩瞳区域、出瞳区域。其中,变焦透镜通过外加直流电电压调节镜头曲率,根据不同的方法实现自动调焦适应人眼视力。一种人眼视力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应用于ar眼镜,根据视网膜成像清晰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变焦透镜的焦距,适应不同人眼的视力。另一种人眼视力自适应方法,通过微型振动测量装置测量晶状体的振动幅度,根据晶状体的振动幅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变焦透镜的焦距,适应不同人眼的视力。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上述专利虽然可以根据使用者微型振动测量装置测量晶状体的振动幅度来调节焦距,但是其在使用时会受到患者的晶状体的瞳孔在收到刺激时的不稳定性,无法固定焦距,从而在使用时,具备了焦距波动的情况,影响了使用者的视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及其成像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包括支架,主镜片,固定连接在支架的左右两侧,内部设置有成像模块,用于显示ar成像后的影像,调节机构,设置在主镜片的背面,用于调节成像焦距来放大或缩小主镜片显示的影像,动力机构,设置在调节机构的背面,用于对调节机构运行提供动力来源与限位,收缩机构,设置在动力机构的背面,用于将该装置更加稳固的与头部固定,避免掉落地面导致损坏,挂耳,用于为收缩机构提供支撑力,垫片,固定连接在主镜片的底部。

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槽、限位块、副镜片、内腔,所述限位槽开设在主镜片的背面,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副镜片的正面与限位槽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主镜片的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副镜片之间的夹缝形成了内腔,通过内腔内部体积的扩大缩小来控制主镜片与副镜片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焦距,所述凹槽内壁与副镜片外壁两者连接处密封设置,通过密封设置避免内腔内部液体外泄。

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镜片远离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副镜片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后端贯穿第二固定块的前后两端,且两者滑动连接。

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与第一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后端与第二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使副镜片可以回位。

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滑柱、滑槽、滑套、滑块、第三固定块、电动伸缩杆、第四固定块,所述滑柱固定连接在主镜片远离支架的另一端,所述滑柱靠近支架的一端贯穿主镜片一侧外壁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滑柱的内部开设为中空管状,且内部填充有水,通过中空管状内壁将水挤压至内腔内部;

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槽开设在滑柱的外壁上下两端,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滑套的内壁上下两端,所述滑套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套滑动连接在滑柱的外部,通过滑槽与滑块对滑套与滑柱移动时进行限位。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滑柱的底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前端与第三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背面与第四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滑套的底部,通过电动伸缩杆对水进入内腔提供动来源。

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缩机构包括线盘、转把、线缆、插块、插槽;

10、所述挂耳固定连接在滑套的背面,所述挂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线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右侧挂耳的右侧,所述转把固定连接在线盘的右侧。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缆的右端绕设在线盘的外部,所述插块的背面与线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槽固定连接在左侧挂耳的一侧,所述插块与插槽插接。

12、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的成像方法,用于使用上述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首先将插块与插槽分开,将该装置佩戴在面前,再重新将插块插入插槽内部,根据佩戴者的头部大小转动转把收缩或延伸线缆,将线缆释放至与使用者头部贴合的长度,以达到紧固效果;

14、步骤二、开启主镜片的成像模块,使ar图像画面印设在主镜片上;

15、步骤三、当不同的使用者使用时,根据提近视程度,去进行调节,开启电动伸缩杆带动第四固定块向正面移动,第四固定块向正面移动带动滑套向正面移动,滑套向正面移动对滑柱内部的水进行挤压;

16、步骤四、滑柱内部的水受到挤压后沿着其内部的中空管道流至主镜片与副镜片之间的内腔中,随着内腔内部的水量逐渐增多,副镜片与限位块会沿着限位槽向后移动;

17、步骤五、副镜片向后移动导致其与主镜片之间的距离变大,并且使两者之间的焦距发生变化,从而适应不同的近视患者使用,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9、1、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及其成像方法,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套向前移动,带动主镜片与副镜片之间的焦距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改变眼镜镜片的厚度,从而实现了对其调节,适应不同的近视患者使用,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20、2、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及其成像方法,通过弹簧的挤压与回弹,在电动伸缩杆取消移动时,可以带动副镜片自动回位从而调节主镜片与副镜片之间的焦距,由此使ar画面图像变回原大小。

21、3、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及其成像方法,通过转动转把带动线盘对线缆进行收放,从而根据使用者的头部大小增加与该装置之间的稳定性,防止该装置摔落到地上导致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限位槽(31)、限位块(32)、副镜片(33)、内腔(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片(2)远离支架(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5),所述副镜片(33)的背面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6),所述第一固定块(35)的背面连接有滑杆(37),所述滑杆(37)的后端贯穿第二固定块(36)的前后两端,且两者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7)的外部套设有弹簧(38),所述弹簧(38)的前端与第一固定块(35)的背面连接,所述弹簧(38)的后端与第二固定块(36)的正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滑柱(41)、滑槽(42)、滑套(43)、滑块(44)、第三固定块(45)、电动伸缩杆(46)、第四固定块(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2)开设在滑柱(41)的外壁上下两端,所述滑槽(42)与滑块(44)连接,所述滑块(44)连接在滑套(43)的内壁上下两端,所述滑套(43)通过滑块(44)与滑槽(42)连接,所述滑套(43)连接在滑柱(41)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块(45)连接在滑柱(41)的底部,所述电动伸缩杆(46)的前端与第三固定块(45)的背面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46)的背面与第四固定块(47)的正面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47)连接在滑套(43)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机构(6)包括线盘(61)、转把(62)、线缆(63)、插块(64)、插槽(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63)的右端绕设在线盘(61)的外部,所述插块(64)的背面与线缆(63)的左端连接,所述插槽(65)连接在左侧挂耳(5)的一侧,所述插块(64)与插槽(65)插接。

10.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的成像方法,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虚拟定位成像的AR眼镜及其成像方法,涉及AR成像技术领域,包括支架,主镜片,固定连接在支架的左右两侧,内部设置有成像模块,用于显示AR成像后的影像,调节机构,设置在主镜片的背面,用于调节成像焦距来放大或缩小主镜片显示的影像,动力机构,设置在调节机构的背面,用于对调节机构运行提供动力来源与限位,收缩机构,设置在动力机构的背面,用于将该装置更加稳固的与头部固定,避免掉落地面导致损坏,挂耳,用于为收缩机构提供支撑力,垫片,固定连接在主镜片的底部。本发明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套向前移动,带动主镜片与副镜片之间的焦距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主动调节AR画面图像的放大与缩小,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谦益,徐力,袁紫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三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