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8401发布日期:2023-12-02 15:1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子设备大多具有拍照功能,并且,用户对于电子设备拍摄效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摄像头模组由于成形及组装的需要,摄像头模组中除参与成像的有效区域外,往往具有不参与成像的非有效区域。摄像头模组在成像拍摄中,进入非有效区域的光线在非有效区域上发生反射和散射,最终进入感光芯片,形成影响拍摄效果的杂散光。因此,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拍摄性能,影响用户体验感摄像头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摄像头模组由于杂散光影响拍摄效果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该镜头包括透镜组和第一碳纳米管层,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包括有效部分以及设置于有效部分边缘的非有效部分。第一碳纳米管层设置于非有效部分的表面。

3、如此一来,当光线进入镜头内时,一部分光线经过非有效部分,同时,这部分光线也经过位于非有效部分上的第一碳纳米管层,第一碳纳米管层对这部分光线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避免了摄像头模组在拍摄过程中产生杂散光的问题,进而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可选的,镜头还包括镜筒,镜筒具有朝向物侧的第一端面,第一透镜位于第一端面朝向的一侧。

5、可选的,镜头还包括镜筒,镜筒具有容置空间,第一透镜容置于容置空间内。

6、可选的,镜筒的内壁具有承靠部,非有效部分包括第一表面区域,第一表面区域承靠于承靠部,非有效部分包括第一表面区域,第一表面区域承靠于承靠部,第一碳纳米管层上对应第一表面区域的位置镂空设置。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摄像头模组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还可以满足避免产生杂散光的需求,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可选的,镜头还包括第二透镜,第二透镜位于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一侧,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沿光轴方向层叠设置,且相互抵接,非有效部分具有与第二透镜抵接的第二表面区域。非有效部分具有与第二透镜抵接的第二表面区域。第一碳纳米管层上对应第二表面区域的位置镂空设置。

8、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摄像头模组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还可以满足避免产生杂散光的需求,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9、可选的,镜头还包括第三透镜,第三透镜位于第一透镜朝向像侧的一侧,第三透镜与第一透镜沿光轴方向层叠设置,且相互抵接,第一非有效径部具有与第三透镜抵接的第三表面区域。第一碳纳米管层上对应第三表面区域的位置镂空设置。

10、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摄像头模组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还可以满足避免产生杂散光的需求,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1、可选的,非有效部分的除第一表面区域、第二表面区域和第三表面区域之外的其他表面为第四表面区域。第一碳纳米管层还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设置于第四表面区域。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摄像头模组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还可以满足避免产生杂散光的需求,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2、可选的,第一透镜还包括外周缘,外周缘具有弧形缘和扁位缘,扁位缘所处的第一透镜的侧面为第二侧面。第一碳纳米管层还包括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设置于第二侧面。

13、可选的,镜头还包括镜筒和第二碳纳米管层,镜筒朝向镜头的物侧的端面为第一端面,第二碳纳米管层设置于第一端面。当光线照射到第一端面时,第二碳纳米管层对光线进行吸收,避免了照射到第一端面的光线发生反射或散射的现象,进而避免了杂散光的产生,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4、可选的,镜头还包括第三碳纳米管层,第三碳纳米管层设置于镜筒的内壁的至少部分。如此一来,当光线照射到镜筒的内壁时,第三碳纳米管层对光线进行吸收,避免了照射到镜筒的内壁的光线发生反射或散射的现象,进而避免了杂散光的产生,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5、可选的,镜头还包括第二透镜、隔挡件和第四碳纳米管层,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沿光轴方向层叠设置,隔挡件设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第四碳纳米管层设置于隔挡件的表面。如此一来,当光线照射到隔挡件上时,第四碳纳米管层吸收照射到隔挡件上的光线,避免了杂散光的产生,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6、可选的,镜头还包括止挡件和第五碳纳米管层,止挡件位于第一透镜的朝向镜头的像侧的一侧,且与第一透镜抵接,第五碳纳米管层设置于止挡件的表面。如此一来,当光线照射到止挡件上时,第五碳纳米管层吸收照射到止挡件上的光线,避免了杂散光的产生,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7、可选的,镜头还包括滤光片支架和第六碳纳米管层,滤光片支架围成有透光孔,第六碳纳米管层设置于透光孔的内壁。如此一来,通过第六碳纳米管层吸收光线,避免光线在透光孔312a内表面上的发生反射或散射,进而提升摄像头模组30的拍摄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8、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该摄像头模组包括上述的镜头和感光芯片,感光芯片设置于镜头的像侧。

19、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的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设置于壳体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具有朝向物侧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第一端面朝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透镜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内壁具有承靠部,所述非有效部分包括第一表面区域,所述第一表面区域承靠于所述承靠部,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层上对应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位置镂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朝向物侧的一侧,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沿光轴方向层叠设置,且相互抵接,所述非有效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二透镜抵接的第二表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朝向像侧的一侧,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沿光轴方向层叠设置,且相互抵接,所述第一非有效径部具有与所述第三透镜抵接的第三表面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有效部分的除所述第一表面区域、所述第二表面区域和所述第三表面区域之外的其他表面为第四表面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还包括外周缘,所述外周缘具有弧形缘和扁位缘。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第二碳纳米管层,所述镜筒朝向镜头的物侧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碳纳米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第三碳纳米管层,所述第三碳纳米管层设置于所述镜筒的内壁的至少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第二透镜、隔挡件和第四碳纳米管层,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沿光轴方向层叠设置,所述隔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四碳纳米管层设置于所述隔挡件的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止挡件和第五碳纳米管层,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朝向镜头的像侧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透镜抵接,所述第五碳纳米管层设置于所述止挡件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滤光片支架和第六碳纳米管层,所述滤光片支架围成有透光孔,所述第六碳纳米管层设置于所述透光孔的内壁。

14.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摄像头模组由于杂散光影响拍摄效果的问题。镜头包括透镜组和第一碳纳米管层,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包括有效部分以及设置于有效部分边缘的非有效部分。第一碳纳米管层设置于非有效部分的表面,上述摄像头模组应用于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罗越,王新权,袁高炜,朱松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