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式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7715发布日期:2023-12-06 14:5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可翻转式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vr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翻转式头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头戴显示设备(即vr头显、vr眼镜)通过显示屏和目视系统投射到人眼视网膜,其本质就是呈现一个以用户视角为主体,可以实时无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物体,给用户沉浸感体验。虚拟显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娱乐、军事训练、医疗培训、产品三维虚拟展示等多个领域。

2、现有的头戴显示设备通常需要将用户视野范围的周圈全部遮蔽,形成一个眼部区域封闭的沉浸式空间。用户在使用头戴显示设备的过程中,若外界临时有小事情要处理一下的时候,需要将原先佩戴好的头戴显示设备从头部取下来, 以便获取真实世界的视野,待处理完成后需要再次佩戴头戴显示设备。

3、由于不同用户的头围存在差异,为使得头戴显示设备可以适配于更多用户,现有的头戴显示设备多能够利用调节结构控制头带所围的空间大小。

4、当用户需要临时处理问题获取真实视野时,必须取下头戴显示设备,此时会涉及到佩戴调节结构的松开与收紧,使得头戴显示设备的使用较为繁琐且比较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翻转式头戴显示设备,以解决用户需要临时处理问题获取真实视野时,会涉及到佩戴调节结构的松开与收紧,使得头戴显示设备的使用较为繁琐且比较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翻转式头戴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支撑框架以及两组翻转装置,支撑框架能够贴合至用户面部;两组翻转装置对称式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且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翻转装置可移动式连接至所述支撑框架;定义所述显示装置靠近所述支撑框架的方向为基准方向,且顺着所述基准方向为前方;每一所述翻转装置包括限位板、铰接板、第一滑块以及弹性球柱,限位板的后端连接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限位板开设有第一槽体、第二槽体以及第三槽体,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基准方向开设,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三槽体共同连通至所述第一槽体的前端,且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三槽体均为弧形;所述限位板开设一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三槽体的延长线上;铰接板的前端连接至所述支撑框架;第一滑块连接至所述铰接板,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内滑移;弹性球柱连接至所述铰接板,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三槽体内滑移,且能够由所述第三槽体卡嵌至所述限位孔内;其中,当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弹性球柱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滑移时,所述显示装置脱离所述支撑框架;当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至所述第二槽体内时,所述显示装置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翻转;当所述第一滑块抵接至所述第二槽体的端部时,所述弹性球柱能够卡嵌至所述限位孔内,使得所述显示装置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被固定;

3、可翻转式头戴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一穿戴壳体、第二穿戴壳体、至少一组调距装置以及电池装置,第一穿戴壳体连接至所述支撑框架,用以适配用户的头部前侧;第二穿戴壳体一侧的中部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第一穿戴壳体一侧的中部,所述第二穿戴壳体用以适配用户的头部后侧;至少一组调距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穿戴壳体的侧端,用以调节所述第一穿戴壳体的侧壁端部与所述第二穿戴壳体的侧壁端部之间的间距;电池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穿戴壳体,并对应用户的头顶处。

4、可选的,所述第二槽体的凹面与所述第三槽体的凹面均朝向上方;所述第二槽体的圆心角为80°-100°。

5、可选的,所述弹性球柱位于所述第一滑块前侧的上方,同时所述第三槽体位于所述第二槽体的上方;当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至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的连通处时,所述弹性球柱滑移至所述第三槽体内。

6、可选的,所述限位板沿所述基准方向开设有第四槽体,所述铰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能够卡入所述第四槽体内;所述第四槽体的开设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开设长度,当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至所述第二槽体内时,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四槽体的端部并转动。

7、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前端的底部为弧形,所述铰接板上设有限位销,用以支撑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当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至所述第二槽体内时,所述限位板相对于所述铰接板旋转,使得所述限位销的抵接位置由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转动至其前端部。

8、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背离所述显示装置的端部设有垫圈,所述垫圈能够贴合至所述用户的面部。

9、可选的,每一所述调距装置包括安装座、调距齿轮、调节臂、调节转轮以及弹性件,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一穿戴壳体的侧端,所述安装座内设有一安装空间以及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调距齿轮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安装座;调节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穿戴壳体的侧端,所述调节臂开设有一弧形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两个以上轮齿,所述轮齿与所述调距齿轮外啮合;调节转轮的端面设有一装配柱,所述装配柱连接至所述调距齿轮;弹性件套设至所述装配柱的外侧,并能够沿所述装配柱的轴向移动;其中,当所述调节转轮被旋转时,所述调距齿轮与所述轮齿啮合并驱动所述调节臂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穿戴壳体的侧壁端部与所述第二穿戴壳体的侧壁端部之间的间距;当所述调节转轮未被旋转时,所述弹性件卡接至所述调节转轮,使得所述第一穿戴壳体与所述第二穿戴壳体被相对固定。

10、可选的,所述调节转轮朝向所述弹性件一侧的端面设有两个以上第一扇形凸起,所述第一扇形凸起沿齿轮的周向均匀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扇形凸起之间形成扇形凹槽;所述弹性件为一圆环形,且其朝向所述调节转轮一侧的端面形成至少一个弯折部以及设于所述弯折部上的第二扇形凸起;当所述调节转轮未被旋转时,每一所述第二扇形凸起卡入至一所述扇形凹槽内,使得所述第一穿戴壳体与所述第二穿戴壳体被相对固定;当所述调节转轮被旋转时,一所述第二扇形凸起从一所述扇形凹槽内滑动至相邻的另一所述扇形凹槽,使得所述调距齿轮通过所述轮齿驱动所述调节臂相对于所述第一穿戴壳体移动。

11、可选的,所述安装座的表面内凹式形成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通过所述安装孔连通至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设有两个以上卡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卡块,每一所述卡块伸入至一所述卡块内,用以限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装配柱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所述卡块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扇形凸起,两个所述卡块关于所述弹性件的中心对称式分布,两个所述第二扇形凸起关于所述弹性件的中心对称式分布;两个所述卡块所在的直线与两个所述第二扇形凸起所在的直线相垂直。

1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翻转式头戴显示设备,当用户需要临时处理问题获取真实视野时,通过拉伸并翻转显示装置,使得用户在不摘取头戴显示设备的前提下,可以快速获取真实的视野。同时由于被翻转至支撑框架上方的显示装置可以利用弹性球柱与限位孔之间的卡嵌力被相对固定,从而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以便于用户处理其他的事项。

13、由于被拉伸并脱离支撑框架的显示装置被向上翻转,并且其可以被固定至支撑框架的上方,使得显示装置完全不会对用户的视野造成干涉,从而便于用户处理其他的事项。同时位于上方的显示装置将重力经支撑框架分散至第一穿戴壳体与第二穿戴壳体上,使得头戴显示装置整体的重量可以被更多地分布在头部,从而减轻对用户面部的压迫,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14、第一滑块与弹性球柱的运动轨迹固定,使得显示装置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依旧可以保持位置的准确性,使得显示装置复位后可以准确地对齐用户的眼睛,从而提高佩戴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