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2962发布日期:2023-05-15 04:2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液晶显示面板往往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盒的盒厚主要通过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支撑结构,例如ps(photospacer,隔垫物),来维持。

2、在显示面板受到较大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导致诸如隔垫物等支撑结构容易划伤设置于阵列基板或对置基板一侧的取向层,当位于像素区域的取向层被划伤后,会导致该像素区域出现漏光问题,影响显示设备的正常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相关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取向层容易被诸如隔垫物等支撑结构损坏,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漏光的技术问题。

2、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阵列基板朝向对置基板的一侧和对置基板朝向阵列基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取向层;

3、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台结构或凹槽结构,第一支撑结构的一端与对置基板连接,另一端与凸台结构的顶面或凹槽结构的槽底接触。

4、可选地,阵列基板包括:

5、衬底;

6、第一膜组,设置于衬底的一侧,包括凸台结构或凹槽结构。

7、可选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包括依次叠置于衬底一侧的有源层和源漏极结构;

8、第一膜组包括有源层、源漏极结构、栅极绝缘层和挡墙结构;有源层、源漏极结构和挡墙结构均设置于栅极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挡墙结构、栅极绝缘层、有源层与源漏极结构形成凹槽结构。

9、可选地,挡墙结构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子挡墙结构、第二子挡墙结构和第三子挡墙结构;

10、衬底的一侧设置有与源漏极结构电连接的信号线,沿平行于衬底的方向,第二子挡墙结构和第三子挡墙结构设置于第一子挡墙结构和源漏极结构之间;第一支撑结构在衬底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子挡墙结构和第三子挡墙结构在衬底的正投影之间。

11、可选地,第一子挡墙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条形部和端部,条形部的每端均连接有一个端部;

12、第一子挡墙结构在衬底的正投影形状为c形。

13、可选地,阵列基板还包括至少一层介质层,设置于挡墙结构与源漏极结构远离衬底的一侧,包括与凹槽结构随形的槽形部。

14、可选地,第一膜组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有机层;

15、第一有机层包括第一凹部,第一有机层的第一凹部形成凹槽结构。

16、可选地,第一有机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子部和第一凹部;

17、第一子部和第一凹部是基于同一道曝光工艺制造得到的,第一子部和第一凹部分别对用于掩膜版的不透光区和半透光区;沿垂直于衬底的方向,第一凹部的底面至衬底的距离,小于第一子部远离衬底的表面至衬底的距离。

18、可选地,第一膜组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有机层;

19、第一有机层包括第一凸部,第一有机层的第一凸部形成凸台结构。

20、可选地,第一凸部沿平行于衬底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支撑结构沿平行于衬底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21、可选地,第一有机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子部和第一凸部;

22、第一子部和第一凸部是基于同一道曝光工艺制造得到的,第一子部和第一凸部分别对用于掩膜版的半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沿垂直于衬底的方向,第一凸部远离衬底的表面至衬底的距离,大于第一子部远离衬底的表面至衬底的距离。

2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25、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通过在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凸台结构或凹槽结构,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凸台结构的顶面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第一支撑结构的长度,从而在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相对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第一支撑结构接触到与凸台结构的底部齐平的取向层,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支撑结构损坏取向层的几率。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凹槽结构的槽底接触的情况下,在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凹槽结构的侧壁能够限制第一支撑结构沿平行于阵列基板方向的移动,能够避免第一支撑结构接触到位于与凹槽结构的顶部齐平的取向层,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支撑结构损坏取向层的几率,能够降低显示面板出现漏光的几率。

26、而且,在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凹槽结构的侧壁能够限制第一支撑结构沿平行于阵列基板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起到阻止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相对移动的作用,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损坏的几率。

27、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对置基板的一侧和所述对置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取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包括依次叠置于所述衬底一侧的有源层和源漏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结构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子挡墙结构、第二子挡墙结构和第三子挡墙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挡墙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条形部和端部,所述条形部的每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至少一层介质层,设置于所述与所述源漏极结构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与所述凹槽结构随形的槽形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组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有机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一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组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有机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一凸部;

12.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凸台结构的顶面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第一支撑结构的长度,在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相对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第一支撑结构接触到位于凸台结构下方的取向层,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支撑结构损坏取向层的几率。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凹槽结构的槽底接触的情况下,在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凹槽结构的侧壁能够限制第一支撑结构沿平行于阵列基板方向的移动,能够避免第一支撑结构接触到位于凹槽结构上方的取向层,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支撑结构损坏取向层的几率,能够降低显示面板出现漏光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井森,詹成勇,马健,胡金良,朱飞飞,王鹏举,党曰伟,欧阳志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