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2963发布日期:2023-05-15 04:2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灯板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显示品质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在一些时刻,人们有通过电子设备显示屏向其他人分享显示内容的需求,但也有另一些时刻中,人们有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不被他人窥探的期望,所以单一视角模式的显示器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因此,如何让同一显示面板支持不同的显示视角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板及显示面板,旨在解决显示面板显示视角单一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2、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灯板,包括一驱动基板及设于驱动基板的承载面上的多个发光单元;一发光单元包括:

3、与驱动基板电连接的第一发光芯片;以及

4、与驱动基板电连接的第二发光芯片;

5、其中,第二发光芯片与第一发光芯片层叠,且位于第一发光芯片远离驱动基板一侧;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独立受驱,二者分别被配置为提供发光单元的第一视角范围、第二视角范围,第二视角范围与第一视角范围不同。

6、上述灯板中,驱动基板上设有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中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共用同一驱动背板,二者分别被配置为提供发光单元的第一视角范围、第二视角范围。由于第二视角范围与第一视角范围不同,所以,灯板点亮各发光单元中第一发光芯片时所具有视角范围与点亮各发光单元中第二发光芯片时所具有的视角范围不同,使用该灯板的显示面板得以向用户提供不同的显示视角,以满足用户的显示需求。同时,虽然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的驱动独立,但二者层叠设置于同一驱动基板上,不需要分别针对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配置驱动基板,有利于减小灯板的整体厚度,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7、可选地,发光单元沿着垂直于承载面的投影线在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轮廓为矩形,第一发光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以及第二发光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分散位于矩形的至少三个顶角区域中。

8、上述灯板中,发光单元沿着垂直于驱动基板承载面的投影线在该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轮廓为矩形,而发光单元中的芯片电极分散位于该矩形的至少三个顶角区域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增加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避免在芯片电极间发生短路或其他影响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电气性能的情况,确保灯板的性能,增强对应显示面板的品质。

9、可选地,第二发光芯片平行于承载面的截面小于等于第一发光芯片在同方向上的截面。

10、可选地,发光单元还包括:

11、位于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之间的第一反射层,第一反射层被配置为引导第一发光芯片内的光线自第一发光芯片的侧面射出。

12、上述灯板中,在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之间设置了第一反射层,所以第一发光芯片夹在第一反射层与驱动基板之间,第一反射层会阻挡第一发光芯片的光朝向第二发光芯片射出,从而引导第一发光芯片内的光自第一发光芯片的侧面射出,进而使得第一发光芯片具有较大的视角范围。

13、可选地,第一反射层贴合第一发光芯片的出光面设置。

14、可选地,第一视角范围与第二视角范围满足以下任意一种要求:

15、第一视角范围大于第二视角范围;

16、第一视角范围、第二视角范围对应的光轴分别为第一光轴、第二光轴,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在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朝向相反。

17、上述灯板中,第一发光芯片所提供的第一视角范围大于第二发光芯片所提供的第二视角范围,这样灯板可以提供宽视角范围与窄视角范围供用户切换使用;或者,第一视角范围的第一光轴与第二视角范围的光轴在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朝向相反,也即第一发光芯片提供的第一视角范围与第二发光芯片提供的第二视角范围的朝向不同,这样可以灯板可以提供两种朝向不同的视角范围供用户切换使用,用户可以切换灯板的视角范围,以使得显示面板提供对应的显示视角来满足显示需求。

18、可选地,发光单元还包括:

19、侧面反射层,侧面反射层贴合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中至少一个的部分侧面设置。

20、上述灯板的发光单元中还设置有侧面反射层,利用侧面反射层可以阻止第一发光芯片或第二发光芯片朝某些侧面出光,这样不仅可以在显示面板中实现对应视角的防窥保护,而且因为第一发光芯片或第二发光芯片的光线会更集中地从未被侧面反射层遮挡的侧面射出,使得显示面板在用户所需的显示视角下具有更高的显示亮度,更好的显示效果。

21、可选地,侧面反射层包括:

22、贴合第一发光芯片的三个侧面设置的第一侧面反射层;以及

23、贴合第二发光芯片的三个侧面设置的第一侧面反射层;

24、其中,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分别具有外露于侧面反射层的第一侧出光面、第二侧出光面,第一侧出光面与第二侧出光面分别位于发光单元相对的两侧。

25、可选地,发光单元还包括:

26、设于第二发光芯片远离第一发光芯片一面且平行于第一反射层的第二反射层,第二反射层贴合第二发光芯片的出光面设置,其被配置为引导第二发光芯片内的光线自第二发光芯片的侧面射出。

27、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28、前述任一项的灯板;以及

29、覆盖于灯板出光面上的液晶面板。

30、上述显示面板的灯板中,驱动基板上设有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中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共用同一驱动背板,二者分别被配置为提供发光单元的第一视角范围、第二视角范围。由于第二视角范围与第一视角范围不同,所以,灯板点亮各发光单元中第一发光芯片时所具有视角范围与点亮各发光单元中第二发光芯片时所具有的视角范围不同,使用该灯板的显示面板得以向用户提供不同的显示视角,以满足用户的显示需求。同时,虽然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的驱动独立,但二者层叠设置于同一驱动基板上,不需要分别针对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配置驱动基板,有利于减小灯板的整体厚度,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驱动基板及设于所述驱动基板的承载面上的多个发光单元;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沿着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投影线在所述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轮廓为矩形,所述第一发光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发光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分散位于所述矩形的至少三个顶角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截面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在同方向上的截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贴合所述第一发光芯片的出光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角范围与所述第二视角范围满足以下任意一种要求: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反射层包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灯板及显示面板。驱动基板上设有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中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共用同一驱动背板,二者分别被配置为提供发光单元的第一视角范围、第二视角范围。由于第二视角范围与第一视角范围不同,所以,灯板点亮各发光单元中第一发光芯片时所具有视角范围与点亮各发光单元中第二发光芯片时所具有的视角范围不同,使用该灯板的显示面板得以向用户提供不同的显示视角,以满足用户的显示需求。同时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的驱动独立,但二者层叠设置于同一驱动基板上,不需要分别配置驱动基板,有利于减小灯板的整体厚度,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娟,刘政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