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视防控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3848发布日期:2023-07-25 14:4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视防控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镜片,特别涉及一种近视防控镜片。


背景技术:

1、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眼球仍处于发育阶段,佩戴普通近视眼镜后,中间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余光所视物体成像会落在视网膜后面的位置,形成了远视性离焦,导致眼轴拉伸变长,反而加深近视度数。所以普通近视眼镜只是为了让人戴上看得清楚,它的光学设计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视防控镜片,使得看到的物体可以准确、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防止视网膜向后伸长,从而延缓近视发展,而且镜片以及模具的制作加工更为简单。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为单光镜片,所述单光镜片由镜片中心至外周依次为中央可视区域和离焦屈光区域,所述中央可视区域呈六边形,其外接圆直径为9.9mm;所述离焦屈光区域的离焦区域直径φ为9.9~46.16mm,离焦量300~400;所述离焦屈光区域上设有多个微透镜,多个所述微透镜均匀、间隔排布在所述离焦屈光区域内,单个微透镜的直径为r1,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距h=(r1/2)±0.1mm,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光学中心距离l=r1+h。

3、进一步,所述离焦屈光区域内微透镜的数量为688个,且呈六边形阵列有序排布。

4、进一步,单个微透镜的直径为r1=1.1mm,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距h=0.4877mm,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光学中心距离l=1.5877mm。

5、进一步,微透镜曲率半径r2=96mm,微透镜的凸面朝向外侧设置。

6、进一步,所述单光镜片除中央可视区域和离焦屈光区域以外的区域为外周平光区域。

7、进一步,所述单光镜片的材质为玻璃、树脂或pc。

8、进一步,所述单光镜片的凸面半径r3=257mm,折射率n=1.59。

9、进一步,所述基材层的外周设有加强层。

10、进一步,所述基材层上设有防蓝光层。

11、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单光镜片的中央可视区域外设置多个微透镜以形成离焦屈光区域,通过中央可视区域与离焦屈光区域的相互配合,使光线在视网膜前方形成非聚焦的光束带,能够有效减缓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度数加深,达到近视防控效果。

13、此外,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距h=(r1/2)±0.1mm,即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距h为单个微透镜的直径r1的一半,且误差在0.1mm,每个微透镜以上述合适的距离间隔、有序排列,使离焦屈光区域既拥有足够的近视离焦量,又不影响其视物效果。

14、微透镜间隔适当,不会过于密集,那么在加工镜片时,微透镜的倒角、间隔等位置不容易出现偏差,对模具的精度要求较低,便于镜片以及模具的加工成型,而且加工过程中成品率较高,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为单光镜片,所述单光镜片由镜片中心至外周依次为中央可视区域和离焦屈光区域,所述中央可视区域呈六边形,其外接圆直径为9.9mm;所述离焦屈光区域的离焦区域直径φ为9.9~46.16mm,离焦量300~400;所述离焦屈光区域上设有多个微透镜,多个所述微透镜均匀、间隔排布在所述离焦屈光区域内,单个微透镜的直径为r1,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距h=(r1/2)±0.1mm,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光学中心距离l=r1+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焦屈光区域内微透镜的数量为688个,且呈六边形阵列有序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单个微透镜的直径为r1=1.1mm,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距h=0.4877mm,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光学中心距离l=1.5877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微透镜曲率半径r2=96mm,微透镜的凸面朝向外侧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镜片除中央可视区域和离焦屈光区域以外的区域为外周平光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镜片的材质为玻璃、树脂或pc。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镜片的凸面半径r3=257mm,折射率n=1.5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外周设有加强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为防蓝光层、防刮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为单光镜片,所述单光镜片由镜片中心至外周依次为中央可视区域和离焦屈光区域,所述中央可视区域呈六边形,其外接圆直径为9.9mm;所述离焦屈光区域的离焦区域直径Φ为9.9~46.16mm,离焦量300~400;所述离焦屈光区域上设有多个微透镜,多个所述微透镜均匀、间隔排布在所述离焦屈光区域内,单个微透镜的直径为R<subgt;1</subgt;,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距H=(R<subgt;1</subgt;/2)±0.1mm,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光学中心距离L=R<subgt;1</subgt;+H。

技术研发人员:周杨,俞灿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腾诺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