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6309发布日期:2023-07-28 10:0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眼镜,特别是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产品的增多,近视成为现在随近视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除了视力保健问题刻不容缓外,也显示出眼镜市场备受重视,商机无限的时代趋势。

2、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或斜视、弱视等。

3、随着发展针对眼镜如何功能多样化,市场也出现了双镜框结构的眼镜,主要形式是磁性结构居多,同时也有挂扣形式,目的是让在原有眼镜框的基础上增加不同的作用,如太阳镜片或3d镜片等,但是目前关于外挂的副镜结构与主镜框之间的连接还是存在不足,如采用磁性副镜结构整体比较重,增加佩戴者鼻梁受压,如采用挂钩方式易发生晃动不稳固。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包括主镜框和可拆的副镜框,主镜框具有横梁,对应的副镜框设置有连接件,副镜框设于主镜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镜框包括有副镜框中梁以及设置在副镜框中梁两侧的镜片,主镜框具有横梁,对应的副镜框中梁设置有连接件,副镜框的连接件采用挂钩结构,与主镜框的横梁配合固定,所述的副镜框中梁具有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均开有安装部,镜片具有嵌合部,镜片的嵌合部与安装部相嵌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4、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本方案采用挂钩形式,副镜框的镜片未使用镜框,副镜框结构整体重量上较轻,便于佩戴。

5、优选地,镜片的嵌合部与收纳口相嵌合方式为: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的安装部加工有安装平台以及位于安装平台上的限位凸块,在所述安装平台上加工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的镜片的嵌合部加工成安装口以及第二螺纹孔,组装时,所述的镜片沿着安装平台放置,推动镜片的安装口与限位凸块相插接,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紧固件安装配合固定。

6、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本方案镜片的嵌合部与收纳口相插接方式实现方式,主要是利用紧固件固定连接,紧固件是采用螺丝,利用限位凸块与安装口的配合,实现固定同时,也限制竖直方向的移动。

7、优选地,连接件的挂钩结构包括有位于副镜框中梁上方的上卡爪和位于副镜框中梁下方的下托块,上卡爪和下托块之间形成有与横梁适配的卡扣空间。

8、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本方案是对挂钩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方案利用上上卡爪作为钩扣作用,利用下托块进行稳固作用,限制了因上下晃动,副镜框移动问题。

9、优选地,连接件还包括有凸沿,上卡爪设在凸沿边端,凸沿与上卡爪一体成型。

10、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凸沿的设计目的增加与主镜框的横梁上端面的接触,更好的确保稳定性。

11、优选地,上卡爪包括有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上卡爪,下托块包括有第一下托块和第二下托块,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卡爪依次排列副镜框中梁上方,第一下托块和第二下托块处于副镜框中梁下方,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卡爪面向第一下托块和第二下托块方向均设置有限位块,其中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卡爪隔开设计,第一下托块位于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隔开空间下方,第二下托块位于第二上卡爪、第三上卡爪隔开空间下方。

12、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本方案利用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上卡爪实现横向多点固定,第一下托块和第二下托块实现下部分的支撑,而限位块限制副镜框前后移动,上卡爪和下托块限制上下移动,做到稳固性强目的。

13、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下托块和/或第二下托块的宽度不超出所述凸沿宽度。

14、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该方案的设计目的是节省材料同时,也方便装配。

15、优选地,所述的副镜框的镜片采用太阳镜片或3d镜片其中一种。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方案公开的一种新型的眼镜框,本方案的镜框采用双镜框结构,通过对副镜框的合理设计,整体上较轻,便于佩戴,同时采用挂钩式装配副镜框在主镜框上,整体上稳固,不会发生掉落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包括主镜框和可拆的副镜框,主镜框具有横梁,对应的副镜框设置有连接件,副镜框设于主镜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镜框包括有副镜框中梁以及设置在副镜框中梁两侧的镜片,主镜框具有横梁,对应的副镜框中梁设置有连接件,副镜框的连接件采用挂钩结构,与主镜框的横梁配合固定,所述的副镜框中梁具有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均开有安装部,镜片具有嵌合部,镜片的嵌合部与安装部相嵌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镜片的嵌合部与收纳口相嵌合方式为: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的安装部加工有安装平台以及位于安装平台上的限位凸块,在所述安装平台上加工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的镜片的嵌合部加工成安装口以及第二螺纹孔,组装时,所述的镜片沿着安装平台放置,推动镜片的安装口与限位凸块相插接,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紧固件安装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的挂钩结构包括有位于副镜框中梁上方的上卡爪和位于副镜框中梁下方的下托块,上卡爪和下托块之间形成有与横梁适配的卡扣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还包括有凸沿,上卡爪设在凸沿边端,凸沿与上卡爪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卡爪包括有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上卡爪,下托块包括有第一下托块和第二下托块,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卡爪依次排列副镜框中梁上方,第一下托块和第二下托块处于副镜框中梁下方,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卡爪面向第一下托块和第二下托块方向均设置有限位块,其中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第三卡爪隔开设计,第一下托块位于第一上卡爪、第二上卡爪隔开空间下方,第二下托块位于第二上卡爪、第三上卡爪隔开空间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下托块和/或第二下托块的宽度不超出所述凸沿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镜框的镜片采用太阳镜片或3d镜片其中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主镜框与副镜框的连接结构,包括主镜框和可拆的副镜框,主镜框具有横梁,对应的副镜框设置有连接件,副镜框设于主镜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镜框包括有副镜框中梁以及设置在副镜框中梁两侧的镜片,主镜框具有横梁,对应的副镜框中梁设置有连接件,副镜框的连接件采用挂钩结构,与主镜框的横梁配合固定,所述的副镜框中梁具有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均开有安装部,镜片具有嵌合部,镜片的嵌合部与安装部相嵌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本方案的镜框采用双镜框结构,通过对副镜框的合理设计,整体上较轻,便于佩戴,同时采用挂钩式装配副镜框在主镜框上,整体上稳固,不会发生掉落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亚宝眼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