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8546发布日期:2023-10-14 11:5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成像,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1、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使用的打印耗材的材料装置一般称为处理盒。

2、然而,由于现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对处理盒的方式有多种,因此,为了提高处理盒的通用性,公布号为cn11034702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在显影辊的端部设置了二级齿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处理盒中感光鼓的驱动力接收头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带有齿轮的驱动头进行耦合时,由于驱动头的长度较长,导致在驱动头的自由端与驱动力接收头耦合的过程中,驱动头容易出现摆动,使得驱动力接收头与驱动头的耦合难度大。

3、对此,公布号为cn 11526824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其通过在显影辊齿轮组件靠近端盖的外侧同轴地设置一可空转的导向齿轮,该导向齿轮用于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传动头的周面齿轮啮合,以对传动头起导向、定位作用,使处理盒装机过程中,传动头的第二耦合部能够与感光鼓端部的耦合突起平稳、精准地接合,防止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传动头与处理盒的耦合突起由于定位不准而无法耦合或传动头打滑的情况发生;但是,该处理盒存在的不足是: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打印作业过程中,导向齿轮始终保持与传动头的周面齿轮的啮合传动,因此或多或少会影响驱动力的传递,其次,还会加速传动头的周面齿轮的磨损,缩短传动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对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驱动头的驱动力产生的影响并延长驱动头寿命的处理盒。

2、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显影辊和感光鼓,显影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盒体上,显影辊上设置有显影辊齿轮,感光鼓可转动地安装在盒体上,感光鼓上设置有传动件和感光鼓齿轮,感光鼓齿轮与显影辊齿轮啮合,其中,处理盒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安装在显影辊的轴芯上或导向件安装在盒体上,在感光鼓的轴向上,导向件位于传动件远离感光鼓的一侧,导向件具有一个凸起;凸起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凸起位于第一位置时,凸起可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驱动头的周部齿轮配合连接,凸起可被周部齿轮自第一位置驱动至第二位置,凸起位于第二位置时,凸起解除与周部齿轮的配合连接。

3、由上可见,当处理盒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时,导向件通过凸起配合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驱动头的周部齿轮对驱动头进行定位、导向和支撑,以使得该驱动头能够平稳、精准地与感光鼓上传动件的第一耦合部和/或显影辊上的显影辊齿轮接合,使驱动头能够稳定、可靠地驱动感光鼓和/或显影辊转动,保证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此外,处理盒的设计也能够避免导向件对驱动头的周部齿轮造成过度磨损,以延长处理盒及驱动头的使用寿命。

4、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导向件还具有第一环形部和第一限位部,第一环形部可转动地套装在轴芯上,第一限位部连接在第一环形部和凸起之间;盒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沿凸起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的第一方向,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下游端;凸起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邻接。

5、由上可见,第二限位部的设置能够防止导向件越过第一位置,使得当处理盒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时,凸起能够准确与驱动头的周部齿轮进行啮合,以对驱动头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导向。

6、进一步的方案是,处理盒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第一复位弹性件连接在导向件和轴芯之间,或第一复位弹性件连接在导向件和盒体之间;第一复位弹性件迫使凸起沿第一方向转动。

7、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当将处理盒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取出时,第一复位弹性件能够迫使凸起向第一位置转动,从而无需手动对导向件进行复位。

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向件还具有弹性部,弹性部与盒体连接,弹性部迫使凸起沿第一方向转动。

9、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当将处理盒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取出时,弹性部能够迫使凸起向第一位置转动,从而无需手动对导向件进行复位。

10、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盒体上设置有连接柱;导向件还具有第二环形部和抵接部,第二环形部可转动地套装在连接柱上,凸起和抵接部绕第二环形部分布;处理盒还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第二复位弹性件连接在抵接部和盒体之间,第二复位弹性件迫使凸起向第一位置转动。

11、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当将处理盒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取出时,第二复位弹性件能够迫使凸起向第一位置转动,从而无需手动对导向件进行复位。

12、进一步的方案是,盒体上还设置有弹性限位部,弹性限位部朝向第二环形部延伸,弹性限位部可在轴向上弹性变形,弹性限位部的伸出末端具有第一导向楔面和第一限位面;第二环形部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具有第二导向楔面和第二限位面;沿凸起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第一方向,第一限位面位于第一导向楔面的上游端、第三限位部位于抵接部的上游端、第二导向楔面位于第二限位面的上游端;凸起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向楔面与第二导向楔面邻接;凸起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邻接。

13、由上可见,上述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作业过程中凸起在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在驱动头的周部齿轮上,进而避免驱动头的周部齿轮与凸起相互摩擦而相互磨损。

14、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起位于第一位置时,凸起与自身的回转轴心之间形成第一直线;凸起位于第二位置时,凸起与自身的回转轴心之间形成第二直线;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0°。

15、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当凸起处于第二位置时,凸起能够完全脱离与驱动头的周部齿轮的啮合,进而避免凸起与驱动头的周部齿轮之间相互摩擦。

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起为一个斜齿或一个直齿。

17、由上可见,凸起可根据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驱动头的周部齿轮的类型进行相适配地设置,以使处理盒能够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盒体包括显影框架、鼓框架和第一端盖,显影辊安装在显影框架上,感光鼓安装在鼓框架上,第一端盖安装在显影框架的第一端壁上并与鼓框架连接,显影辊齿轮位于第一端壁和第一端盖之间,传动件和感光鼓齿轮位于感光鼓的同一端,第一端盖靠近感光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凸起可自开口伸出至第一端盖外;在轴向上,凸起的靠近显影辊齿轮的第一端面与第一端盖的外端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显影辊齿轮的靠近凸起的第二端面与外端面之间的第二距离,传动件的靠近外端面的第三端面与外端面之间的第三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

19、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保证了导向件能够对驱动头进行可靠的导向、定位的同时,能够避免导向件与显影辊齿轮、传动件等零部件发生相互干涉,从而保证处理盒工作的可靠性。

2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起位于第一位置时,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周部齿轮的齿顶圆和周部齿轮的齿根圆围成的环形区域内,且凸起的一部分伸入至与自身相配合的周部齿轮的相邻的两个齿之间;第一位置位于感光鼓的周向上,轴芯的中心线与感光鼓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三直线,第一位置与感光鼓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第四直线,第四直线和第三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0°至15°之间。

21、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凸起能够准确、可靠地与驱动头的周部齿轮配合,以对驱动头进行精准的导向、定位;此外,将凸起的第一位置沿感光鼓的周向设置,使得导向件具有较为灵活的位置设置条件,进而使得导向件能够根据不同的盒体的形状、结构进行灵活的调整,以使导向件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结构的盒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