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光机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2685发布日期:2023-10-06 03:4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投影仪光机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投影仪,具体涉及一种投影仪光机,还涉及一种投影仪。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投影技术不断进步,投影仪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会议、教学和娱乐等场所,随着投影仪的广泛应用及使用频率的提高,对投影仪的散热、体积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传统的投影仪具有以下缺点:

2、1、当投影仪变成人们需要随身携带使用时的设备时,投影仪的体积大小的问题势必就会影响使用者对投影仪的选购和使用的决策,因此,就要求制造商能够将投影仪的体积尽可能的做小;

3、2、常规的投影仪内部结构不够规整,导致其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如果一味的去缩小投影仪的整体体积,势必就会导致投影仪内部元器件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投影仪光机,同时还提供一种投影仪。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投影仪光机,包括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射镜、镜片模组、图像显示模组、第二反射镜,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镜头,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组件安装孔和散热组件安装孔,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孔内设置有光源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孔内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器,来自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由第二反射镜、图像显示模组、镜片模组、再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至所述镜头进行投影;

4、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支架、散热片组、两个散热风扇和传热组件,两个所述散热风扇并排的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支架的一侧上,所述散热片组设置在两个所述散热风扇上远离散热器支架的一侧上,所述传热组件插装在所述散热片组的内部,且其一侧与所述光源组件连接,所述散热器支架上与两个所述散热风扇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入风孔。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组件包括传热基板和若干根导热管,所述传热基板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另一侧与所述光源组件连接,若干个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对应的安装在若干个所述凹槽内、另一端插装在所述散热片组件的内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由散热片组的下方垂直向上的插装在所述散热片组的内部,且若干个所述导热管插装在所述散热片组内部的一端之间间隔均匀的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组由数个水平设置的散热薄片间隔均匀的叠装组成。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机和散热片,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下方,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风机的外侧,所述散热风机包括风机外壳、风机叶片和导风罩,所述风机叶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风机外壳的内部,所述风机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导风罩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外壳的出风口连通。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圆弧形导风件,所述镜片模组的左端的上边沿卡置在所述圆弧形导风件上端边沿,所述图像显示模组的左端的下边沿卡置在所述圆弧形导风件的下端边沿,所述镜片模组的右端与所述散热片抵接,所述图像显示模组的右端与所述导风罩的出风口抵接,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右端与所述导风罩的出风口的下方抵接、左端与所述光机的壳体的左侧面抵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模组包括镜片框架、第二透镜和液晶屏,所述图像显示模组包括反射型偏光片和第一透镜,所述镜片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二透镜和液晶屏,所述镜片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透镜、液晶屏、反射型偏光片和第一透镜由上至下依次排布,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端的两侧对称的安装有两个音响,且两个所述音响设置在所述镜头的两侧,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镜头的投影焦距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镜头的下方。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马达,所述调节马达的主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镜头的外部可转动的设置有调焦环,所述调焦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轮齿,所述齿轮与所述调焦环上的轮齿啮合,所述调节马达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投影仪,包括外壳,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投影仪光机,投影仪光机设置在外壳的内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影仪光机中的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二反射镜、图像显示模组、镜片模组、第一反射镜最后投射至镜头,通过二次反射的结构设置能使光机的体积做得更小,

16、其次,光机内设置的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吹出来的风经过图像显示模组和镜片显示模组然后通过散热片回到散热风机形成循环风流,光源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散发至光机壳体外,

17、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影仪光机在二次反射的结构设计下,按照顺畅的风路结构设置散热体系,通过光机内部的散热组件和外部的散热器对光机内的零部件进行散热,能在缩小投影仪光机体积的同时,提升投影仪光机内部元件的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投影仪光机,包括密封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射镜、镜片模组、图像显示模组、第二反射镜,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镜头,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组件安装孔和散热组件安装孔,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孔内设置有光源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孔内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器,来自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由第二反射镜、图像显示模组、镜片模组、再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至所述镜头进行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件包括传热基板和若干根导热管,所述传热基板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另一侧与所述光源组件连接,若干个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对应的安装在若干个所述凹槽内、另一端插装在所述散热片组件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光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由散热片组的下方垂直向上的插装在所述散热片组的内部,且若干个所述导热管插装在所述散热片组内部的一端之间间隔均匀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仪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由数个水平设置的散热薄片间隔均匀的叠装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机和散热片,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下方,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风机的外侧,所述散热风机包括风机外壳、风机叶片和导风罩,所述风机叶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风机外壳的内部,所述风机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导风罩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外壳的出风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仪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圆弧形导风件,所述镜片模组的左端的上边沿卡置在所述圆弧形导风件上端边沿,所述图像显示模组的左端的下边沿卡置在所述圆弧形导风件的下端边沿,所述镜片模组的右端与所述散热片抵接,所述图像显示模组的右端与所述导风罩的出风口抵接,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右端与所述导风罩的出风口的下方抵接、左端与所述光机的壳体的左侧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模组包括镜片框架、第二透镜和液晶屏,所述图像显示模组包括反射型偏光片和第一透镜,所述镜片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二透镜和液晶屏,所述镜片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透镜、液晶屏、反射型偏光片和第一透镜由上至下依次排布,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的两侧对称的安装有两个音响,且两个所述音响设置在所述镜头的两侧,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镜头的投影焦距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镜头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仪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马达,所述调节马达的主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镜头的外部可转动的设置有调焦环,所述调焦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轮齿,所述齿轮与所述调焦环上的轮齿啮合,所述调节马达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10.一种投影仪,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投影仪光机,所述投影仪光机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投影仪光机,包括密封的壳体,壳体的内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射镜、镜片模组、图像显示模组、第二反射镜,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镜头,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组件安装孔和散热组件安装孔,光源组件安装孔内设置有光源组件,散热组件安装孔内设置有散热组件,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支架、散热片组、两个散热风扇和传热组件,两个散热风扇并排的设置在散热器支架的一侧上,散热片组设置在两个散热风扇上远离散热器支架的一侧上,传热组件插装在散热片组的内部,且其一侧与光源组件连接,还公开了一种投影仪,投影仪内外两个独立的散热系统使得散热时气流更加顺畅,同时整个投影仪的体积更加小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才,任乐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创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