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匀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5628发布日期:2023-10-14 21:3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匀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匀光系统。


背景技术:

1、投影照明系统中通常设置有匀光系统,利用匀光系统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匀光处理以提高照明光的均匀性,进而提升投影画面效果。通常投影照明系统的光源发出的光先经过若干分光平片分光或合光后再射向匀光器件,led投影照明系统通常采用复眼透镜进行匀光,而激光投影照明系统通常采用匀光棒进行匀光,分光平片需要间隔排列并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会占用较大的结构空间,并且导致分光得到的分光束间隙大、分布不够均匀,进而导致匀光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匀光系统,解决目前技术中的匀光系统占用体积大,匀光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匀光系统,包括分光组件和匀光器件,所述分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分光界面,不同分光界面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入射至前一个分光界面的光被分光成透射光和反射光,所述透射光和反射光的其中一者从所述分光组件出射以构成一路出射光,另一者射向下一个分光界面,所述分光组件的出射光路上设置有所述匀光器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匀光系统采用分光组件对光进行分光处理,分光组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减小匀光系统的体积,进而有利于减小投影照明系统的体积,满足小型化发展的需求,并且分光组件能实现高密度的分光,所述分光组件的出射光在空间中分布均匀、间隙小,所述分光组件的出射光再经过匀光器件的处理,能有效提高匀光效果。

4、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组件包括相互胶合连接的若干棱镜单元,相邻棱镜单元之间的胶合面构成所述分光界面。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易于加工装配,并且结构稳定性好,各分光界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精确,从而确保能可靠而准确的进行分光,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密度的分光,光线倍增数量多并且光束间隙小、均匀性好,能有效提高匀光效果。

5、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单元在其胶合面上镀有用于控制反射率的膜层,通过镀膜来控制各分光界面的反射率,便于实现所述分光组件的出射光能量分布均匀,镀膜不会额外增加体积,提高结构紧凑性,所述棱镜单元的其余表面镀有增透膜,减小光损失,提高出光量。

6、进一步的,相邻棱镜单元之间通过胶水或光胶贴合,易于加工装配组合,并且结构稳定性好,保障可靠而准确的进行分光。

7、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组件整体呈长方体的片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密度的分光。

8、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组件的厚度大于入射光在分光组件的入光侧上的光斑直径尺寸,所述棱镜单元的出光面宽度大于出射光在所述棱镜单元的出光面上的光斑直径尺寸,确保入射光能充分的进入到分光组件内,也确保出射光能充分的从所述分光组件出射,减少光损失,提高出光亮度。

9、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组件的入光侧设置有光纤,入射光通过光纤耦合进入所述分光组件,光源发出的光沿着光纤传导入分光组件中,利用光纤便于进行空间结构设计和散热设计,有利于保证匀光系统、投影照明系统长效稳定工作。

10、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组件包括有两组,激发光经第一组分光组件沿第一维度方向分光出的出射光入射至第二组分光组件进行第二维度方向的分光,第二组分光组件的出射光路上设置所述匀光器件,通过两组分光组件的配合来实现多维度的分光,能够减少光源数量,降低成本,提高结构紧凑性,减小占用体积。

11、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组件的各路出射光的能量均相同,保证出射到匀光器件的光具有良好均匀性,提高匀光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组件的出射光呈线阵列分布或面阵列分布,即所述分光组件的各路出射光沿着线性排列,或者是所述分光组件的各路出射光在一个面上呈矩阵分布,具有良好均匀性,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扩散元件,至少在所述分光组件的入光侧、所述分光组件的出光侧和所述匀光器件的入光侧其中一个位置设置有所述扩散元件,利用扩散元件对光进行扩散处理,可增加光线角度多样性,能使得光斑能量密度下降分散,能够更好的提高匀光效果,并且有效实现消散斑,提高照明质量,进而能提高投影画面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组件与匀光器件之间还设置有聚焦组件,利用聚焦组件将分布在相对较大范围内的所述分光组件的各路出射光汇聚至匀光器件,使得所述分光组件的各路出射光能充分的进入匀光器件中,保障出光亮度。

15、进一步的,所述匀光器件包括复眼透镜和匀光棒其中一种或组合,根据光源类型的不同或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使用具体的匀光器件,保障匀光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匀光棒包括实心光棒、壁面为反射面的空心筒其中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匀光效果好,占用空间小。

17、进一步的,出光至分光组件的光源包括呈阵列排布的若干个,各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分光组件后分别被分光成若干路的出射光,能够实现所述分光组件的出射光呈面阵列,也就是实现均匀发光的面光源,满足投影照明的需求。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匀光系统用分光组件对光进行分光处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密度的分光,出射光排列致密、间隙小,有效提高匀光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光组件(1)和匀光器件(2),所述分光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分光界面(11),不同分光界面(11)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入射至前一个分光界面(11)的光被分光成透射光和反射光,所述透射光和反射光的其中一者从所述分光组件(1)出射以构成一路出射光,另一者射向下一个分光界面(11),所述分光组件(1)的出射光路上设置有所述匀光器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包括相互胶合连接的若干棱镜单元(12),相邻棱镜单元(12)之间的胶合面构成所述分光界面(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单元(12)在其胶合面上镀有用于控制反射率的膜层,所述棱镜单元(12)的其余表面镀有增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棱镜单元(12)之间通过胶水或光胶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整体呈长方体的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的厚度大于入射光在分光组件(1)的入光侧上的光斑直径尺寸,所述棱镜单元(12)的出光面宽度大于出射光在所述棱镜单元(12)的出光面上的光斑直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的入光侧设置有光纤(6),入射光通过光纤(6)耦合进入所述分光组件(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包括有两组,经第一组分光组件(1)沿第一维度方向分光出的出射光入射至第二组分光组件(1)进行第二维度方向的分光,第一维度方向垂直于第二维度方向,第二组分光组件(1)的出射光路上设置所述匀光器件(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的各路出射光的能量均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的出射光呈线阵列分布或面阵列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元件(4),至少在所述分光组件(1)的入光侧、所述分光组件(1)的出光侧和所述匀光器件(2)的入光侧其中一个位置设置有所述扩散元件(4)。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1)与匀光器件(2)之间还设置有聚焦组件(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器件(2)包括复眼透镜(22)和匀光棒(21)其中一种或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棒(21)包括实心光棒、壁面为反射面的空心筒其中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出光至分光组件(1)的光源(3)包括呈阵列排布的若干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匀光系统,采用分光组件对光进行分光处理。本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密度的分光,出射光排列致密、间隙小,有效提高匀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曹星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