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9731发布日期:2023-11-30 02:3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具体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


背景技术:

1、量子点管的光电特性很独特,它受到电或光的刺激,会根据量子点的直径大小,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非常纯正的高质量单色光。而量子点应用到显示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纯蓝光源,激发量子点管中不同尺寸的量子点晶体,从而释放纯红光子和纯绿光子,并与剩余的纯蓝光投射到呈像系统上面,这样就可以借助量子点发出能谱集中、非常纯正的高质量红/绿单色光,完全超越传统led背光的荧光粉发光特性,实现更佳的成像色彩;

2、针对已知的智能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参考专利号:cn106842708a,包括蓝光灯条、混光卡件、量子点管,使原来的线光源变为面光源,以满足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要求;参考文献光源组件采用双面胶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而双面胶在拆卸时会有大量的残胶残留在光源组件上,从而变得难以清理,且较难以拆卸,同时双面胶也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变得粘性变差;参考文献光源组件的防护性较差,在发生碰撞时容易损坏,从而使得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拆卸与防护性较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包括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4、底板,其顶部安装有led灯珠;

5、第一凸块,其均设置于底板的顶部,且第一凸块分别位于led灯珠的左右两侧;

6、第二凸块,其均开设于底板的顶部,且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的外侧;

7、混光卡件,其安装于底板的顶部,且混光卡件与第一凸块相契合;

8、量子电管,其均嵌入安装于混光卡件的内侧,且量子电管与led灯珠的位置相对应;

9、透镜,其安装于底板的顶部,且透镜的底部与第二凸块相契合。

10、优选的,所述底板还包括:

11、第一卡扣,其位于底板的顶部;

12、弹珠,其分别连接于第一卡扣底部的左右两侧。

13、优选的,所述底板还包括:

14、第二卡扣,其位于底板的底部,且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相契合;

15、凹槽,其分别开设于第二卡扣的内侧,且凹槽与弹珠的位置相对应。

16、优选的,所述led灯珠设置有多个,且led灯珠呈纵向平行。

17、优选的,所述底板为pcb板。

18、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为透明耐高温塑料材质。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凸块、第二凸块、混光卡件、透镜,通过第一凸块与混光卡件底部的凹形相契合,在安装和拆卸时更加方便,同时通过第二凸块与透镜底部的凹形相契合,在安装和拆卸时也更加方便,从而能够提高安装与拆卸时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弹珠、凹槽,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相契合,能够将底板及底板顶部的电子元件保护,从而提高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而弹珠与凹槽相契合,能够使得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更加紧密,同时在拆卸和安装时更加方便。

20、1、通过设置第一凸块、第二凸块、混光卡件、透镜,通过第一凸块与混光卡件底部的凹形相契合,在安装和拆卸时更加方便,同时通过第二凸块与透镜底部的凹形相契合,在安装和拆卸时也更加方便,从而能够提高安装与拆卸时的工作效率。

21、2、通过设置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弹珠、凹槽,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相契合,能够将底板及底板顶部的电子元件保护,从而提高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而弹珠与凹槽相契合,能够使得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更加紧密,同时在拆卸和安装时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2)设置有多个,且led灯珠(2)呈纵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8)与第二卡扣(9)为透明耐高温塑料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量子点管背光源组件,包括底板,其顶部安装有LED灯珠;第一凸块,其均设置于底板的顶部,且第一凸块分别位于LED灯珠的左右两侧;第二凸块,其均开设于底板的顶部,且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的外侧;混光卡件,其安装于底板的顶部,且混光卡件与第一凸块相契合。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第一凸块、第二凸块、混光卡件、透镜,通过第一凸块与混光卡件底部的凹形相契合,在安装和拆卸时更加方便,同时通过第二凸块与透镜底部的凹形相契合,在安装和拆卸时也更加方便,从而能够提高安装与拆卸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生,汤文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恒伟信业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