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光器总成、光学单元及其远近光透镜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6721发布日期:2023-11-29 21:4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光器总成、光学单元及其远近光透镜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灯具,尤其涉及一种聚光器总成、光学单元及其远近光透镜模组。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cn115468141a,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组合大灯及其远近光透镜模组,该远近光透镜模组的凸透镜、聚光器和pcb板由前向后顺次设置在模组外壳中,其散热器与固定在模组外壳的后部;所述聚光器包括多个近光聚光碗和多个远光聚光碗,所述多个近光聚光碗位于所述多个远光聚光碗的上方,所述近光聚光碗与所述pcb板上的近光led芯片相对设置,所述远光聚光碗与所述pcb板上的远光led芯片相对设置;所述远光聚光碗的前端超出所述近光聚光碗的前端,且所述远光聚光碗的超出所述近光聚光碗的本体部分上部设置有反射板。

2、目前该结构的远近光透镜模组,因为需要在远光聚光碗的超出近光聚光碗的本体部分上部设置有反射板,用于生成近光灯光源明暗截止线,这样的远近光透镜模组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的问题:1、远光聚光碗长度较长,从而会使得远近光透镜模组的长度较长,总体占用空间较大,从而无法满足现有客户对车灯设计空间进行缩减的要求;2、反射板的设置增加了生产成本;3、在远光聚光碗超出近光聚光碗的前端设置反射板,反射板的设置会使得远光聚光碗上的这部分面无法再进行光线的折射,导致一部分光被损失,从而影响远光光束的亮度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聚光器总成、光学单元及其远近光透镜模组,能有效解决现有远近光透镜模组存在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聚光器总成,包括近光聚光器、远光聚光器以及聚光器支架,所述近光聚光器与远光聚光器均设置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中,并使得所述近光聚光器位于所述远光聚光器的上方;所述近光聚光器包括近光出光通道,所述近光出光通道的前端面设置为近光出光面,所述近光出光通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的近光聚光杯,所述近光聚光杯上设置有近光入光面,所述近光出光面的下边缘呈明暗截止线形状;所述远光聚光器包括远光出光通道,所述远光出光通道的前端面设置为远光出光面,所述远光出光通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的远光聚光杯,所述远光聚光杯上设置有远光入光面,所述远光出光面的上边缘的结构与所述下边缘的结构对应,所述上边缘用于与所述下边缘契合。

4、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器总成,所述近光出光面与远光出光面均为圆弧面,并且所述近光出光面的圆弧直径大于所述远光出光面的圆弧直径,从而使得所述远光聚光器在所述近光出光面下边缘两端的前方分别形成有一个尖角,所述尖角的顶面用于遮挡光线。

5、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器总成,所述近光出光面的圆弧直径为100-250mm;所述远光出光面的圆弧直径为20-45mm。

6、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器总成,所述近光聚光器与聚光器支架之间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远光聚光器与聚光器支架之间也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分别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

7、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器总成,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脚和连接孔,所述近光聚光器在所述近光出光通道后端面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所述安装脚,所述远光聚光器在所述远光出光通道后端面的下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所述安装脚,使用螺钉穿过所述安装脚上设置有的安装孔与设置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的所述连接孔连接,从而将两个聚光器固定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

8、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器总成,所述近光聚光器、远光聚光器与所述聚光器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同时限位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

9、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器总成,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插块一、插块二、插槽、限位柱以及限位孔,所述近光聚光器在所述近光出光通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所述插块一,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插块一上;所述远光聚光器在所述远光出光通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所述插块二,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插块二上;两个结构对称的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当所述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设置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时,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孔,使得所述近光聚光器限位在所述远光聚光器的上方,同时两侧的所述插块一与插块二相互抵触,并插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插槽中,从而使得所述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同时限位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

10、一种光学单元,包括发光单元、透镜总成以及如上所述的聚光器总成,所述聚光器总成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与透镜总成之间;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数量与所述近光聚光杯对应的近光光源以及数量与所述远光聚光杯对应的远光光源,所述近光光源设置在所述近光聚光杯的焦点上,正对所述近光入光面,所述远光光源设置在所述远光聚光杯的焦点上,正对所述远光入光面;所述透镜总成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近光出光面的所述下边缘上。

11、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单元,所述近光光源为倾斜设置,即所述近光光源的近光光轴呈角度倾斜,所述远光光源也为倾斜设置,即所述远光光源的远光光轴呈角度倾斜,并且所述近光光轴与远光光轴向前的延长线呈相交状态。

12、一种远近光透镜模组,包括散热器以及如上所述的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远近光透镜模组存在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光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近光聚光器、远光聚光器以及聚光器支架,所述近光聚光器与远光聚光器均设置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中,并使得所述近光聚光器位于所述远光聚光器的上方;所述近光聚光器包括近光出光通道,所述近光出光通道的前端面设置为近光出光面,所述近光出光通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的近光聚光杯,所述近光聚光杯上设置有近光入光面,所述近光出光面的下边缘呈明暗截止线形状;所述远光聚光器包括远光出光通道,所述远光出光通道的前端面设置为远光出光面,所述远光出光通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的远光聚光杯,所述远光聚光杯上设置有远光入光面,所述远光出光面的上边缘的结构与所述下边缘的结构对应,所述上边缘用于与所述下边缘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光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出光面与远光出光面均为圆弧面,并且所述近光出光面的圆弧直径大于所述远光出光面的圆弧直径,从而使得所述远光聚光器在所述近光出光面下边缘两端的前方分别形成有一个尖角,所述尖角的顶面用于遮挡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光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出光面的圆弧直径为100-250mm;所述远光出光面的圆弧直径为20-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光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聚光器与聚光器支架之间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远光聚光器与聚光器支架之间也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分别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光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脚和连接孔,所述近光聚光器在所述近光出光通道后端面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所述安装脚,所述远光聚光器在所述远光出光通道后端面的下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所述安装脚,使用螺钉穿过所述安装脚上设置有的安装孔与设置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的所述连接孔连接,从而将两个聚光器固定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光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聚光器、远光聚光器与所述聚光器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同时限位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光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插块一、插块二、插槽、限位柱以及限位孔,所述近光聚光器在所述近光出光通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所述插块一,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插块一上;所述远光聚光器在所述远光出光通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所述插块二,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插块二上;两个结构对称的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当所述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设置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时,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孔,使得所述近光聚光器限位在所述远光聚光器的上方,同时两侧的所述插块一与插块二相互抵触,并插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插槽中,从而使得所述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同时限位在所述聚光器支架上。

8.一种光学单元,包括发光单元以及透镜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聚光器总成,所述聚光器总成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与透镜总成之间;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数量与所述近光聚光杯对应的近光光源以及数量与所述远光聚光杯对应的远光光源,所述近光光源设置在所述近光聚光杯的焦点上,正对所述近光入光面,所述远光光源设置在所述远光聚光杯的焦点上,正对所述远光入光面;所述透镜总成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近光出光面的所述下边缘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光源为倾斜设置,即所述近光光源的近光光轴呈角度倾斜,所述远光光源也为倾斜设置,即所述远光光源的远光光轴呈角度倾斜,并且所述近光光轴与远光光轴向前的延长线呈相交状态。

10.一种远近光透镜模组,包括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


技术总结
一种聚光器总成、光学单元及其远近光透镜模组,远近光透镜模组包括散热器以及光学单元,光学单元设置在散热器上;光学单元包括发光单元、透镜总成以及聚光器总成,聚光器总成设置在发光单元与透镜总成之间;聚光器总成包括近光聚光器和远光聚光器,并使得近光聚光器位于远光聚光器的上方;近光聚光器包括近光出光通道,近光出光通道的前端面设置为近光出光面,近光出光面的下边缘呈明暗截止线形状;远光聚光器包括远光出光通道,远光出光通道的前端面设置为远光出光面,远光出光面的上边缘的结构与下边缘的结构对应,上边缘用于与下边缘契合;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远近光透镜模组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留成,朱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亿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