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角立体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7439发布日期:2023-10-25 17:5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视角立体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视角立体偏光片。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显示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显示色彩的要求度越来越高。

2、传统偏光片由于补偿功能膜层技术偏厚且补偿膜的光轴角度局限于拉伸0°和90°,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在制备成圆偏光片产品时,传统的1/4位相差通常仅能在单一波长下(例如:550nm波段下)相位差修正,而在450nm(红光波段)-650nm(蓝光波段)红色光及蓝色光下无法得到理想的相位差修正而造成漏光,从而造成视觉上的观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视角立体偏光片,逆分散型位相差层包括逆分散介质层,c板大视角补偿层叠层设置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可以使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实现全波段抗反光,减少大视角漏光。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包括:

3、逆分散型位相差层,包括逆分散介质层,所述逆分散介质层的面内相位延迟量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增大;

4、线偏层,叠层设置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被配置为具有透过轴,将穿过其的光线变为线偏振光;

5、c板大视角补偿层,叠层设置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被配置为补偿大视角下的漏光;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位于所述线偏层与所述c板大视角补偿层之间;

6、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位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与所述线偏层之间。

7、可选的,所述c板大视角补偿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2微米,小于或者等于2微米。

8、可选的,所述逆分散介质层包括逆分散液晶层。

9、可选的,所述逆分散介质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微米,小于或者等于3微米。

10、可选的,所述大视角立体偏光片还包括内保护膜,所述内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一胶粘层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之间。

11、可选的,所述大视角立体偏光片还包括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二胶粘层位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与c板大视角补偿层之间。

12、可选的,所述大视角立体偏光片还包括第一外保护膜,所述第一外保护膜位于所述线偏层远离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

13、可选的,所述大视角立体偏光片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涂层,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涂层位于所述线偏层与所述第一外保护膜之间。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包括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线偏层以及c板大视角补偿层。逆分散型位相差层包括逆分散介质层,所述逆分散介质层的面内相位延迟量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增大。线偏层叠层设置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被配置为具有透过轴,将穿过其的光线变为线偏振光。c板大视角补偿层叠层设置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被配置为补偿大视角下的漏光,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位于所述线偏层与所述c板大视角补偿层之间,所述第一胶粘层位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与所述线偏层之间。逆分散型位相差层包括逆分散介质层,c板大视角补偿层叠层设置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可以使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实现全波段抗反光,减少大视角漏光。

15、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板大视角补偿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2微米,小于或者等于2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分散介质层包括逆分散液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分散介质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微米,小于或者等于3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保护膜,所述内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一胶粘层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二胶粘层位于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与c板大视角补偿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外保护膜,所述第一外保护膜位于所述线偏层远离所述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涂层,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涂层位于所述线偏层与所述第一外保护膜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视角立体偏光片,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逆分散型位相差层,包括逆分散介质层,逆分散介质层的面内相位延迟量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增大;线偏层,叠层设置于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被配置为具有透过轴,将穿过其的光线变为线偏振光;C板大视角补偿层,叠层设置于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被配置为补偿大视角下的漏光;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位于线偏层与C板大视角补偿层之间;第一胶粘层,第一胶粘层位于逆分散型位相差层与线偏层之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分散型位相差层包括逆分散介质层,C板大视角补偿层叠层设置于逆分散型位相差层的一侧,可以使大视角立体偏光片实现全波段抗反光,减少大视角漏光。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邱大任,裴晓明,陈怡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怡钛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