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6825发布日期:2024-03-18 16:5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晶背光,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led背光源技术因为其使用寿命长、功耗低,广泛用于汽车车内仪表显示,常见的背光模组都是通过在扩散板的单面或者双面固定焊接好led的柔性电路板,当led发出的光束通过扩散板上的锯齿网纹和圆柱网点时,会均匀分布在扩散板上,实现汽车仪表盘的显示。

2、现有的背光模组中,为了提高其光学效果,通常需要安装扩散板及在扩散板上贴合散光膜和增光膜等光学膜片,但现有的各光学膜片贴合在扩散板上后,扩散板容易发生移位,扩散板上的光学膜片也容易发生错位,使得扩散板上出现明暗不均匀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底板、灯板、内框、扩散板、第一光学膜片和压框;

3、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灯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灯珠组,所述灯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ic芯片,所述ic芯片与各所述灯珠组电连接;

4、所述内框的第一面与所述灯板的第一面连接,所述内框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上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宽度,所述扩散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扩散板的第一面与所述内框的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台阶嵌合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第一面与所述扩散板的的第二面连接,且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台阶连接,所述第二台阶嵌合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5、所述压框与所述底板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所述压框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第二面活动抵接。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光学膜片,所述第二台阶上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台阶的宽度,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第二面连接,且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台阶连接,所述第三台阶嵌合在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框的第二面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扩散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上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框上开设有扣合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扣合块,所述扣合块扣合在所述扣合孔内。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的第一面与所述灯板的第二面连接,所述导热胶层的第二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连接。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开设有多个散热槽。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散热器。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在灯板上设置多个灯珠组,配合ic芯片根据输入信号来调节各灯珠组的亮度,能够实现分区调控显示,通过内框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一台阶上设置有第二台阶,且第二台阶的宽度小于第一台阶的宽度,第一台阶嵌合在扩散板的第一限位槽内,第二台阶嵌合在第一光学膜片的第二限位槽内,以分级错位的方式分别对扩散板和第一光学膜片进行固定,能够避免扩散板出现松动跳脱的情况,能够避免扩散板和第一光学膜片之间相互移动出现错位的情况,扩散板具有均匀的光学增强效果,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更好,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灯板、内框、扩散板、第一光学膜片和压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光学膜片,所述第二台阶上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台阶的宽度,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第二面连接,且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台阶连接,所述第三台阶嵌合在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的第二面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扩散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上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上开设有扣合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扣合块,所述扣合块扣合在所述扣合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的第一面与所述灯板的第二面连接,所述导热胶层的第二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开设有多个散热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散热器。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底板、灯板、内框、扩散板、第一光学膜片和压框,在灯板上设置多个灯珠组,配合IC芯片根据输入信号来调节各灯珠组的亮度,能够实现分区调控显示,通过内框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一台阶上设置有第二台阶,且第二台阶的宽度小于第一台阶的宽度,第一台阶嵌合在扩散板的第一限位槽内,第二台阶嵌合在第一光学膜片的第二限位槽内,以分级错位的方式分别对扩散板和第一光学膜片进行固定,能够避免扩散板出现松动跳脱的情况,能够避免扩散板和第一光学膜片之间相互移动出现错位的情况,扩散板具有均匀的光学增强效果,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更好,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宏,姚君乐,罗增昌,刘三妹,叶海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