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机构及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8912发布日期:2024-01-26 23:0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像机构及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生物检测,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成像机构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1、成像设备能够完成紫外,白光,化学发光,红外荧光等全功能的分子成像分析,可以对蛋白电泳、核酸电泳、印迹膜、x光片、组织切片、微孔板、培养四等样品进行全自动图像采集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成像设备能通过透射光源去激发样品中经染色或本身就含有的染色物质,激发波长在多个区段的荧光物质,和/或通过反射光源使样品吸收某一波长的光波后发射出另一波长光波的物质,根据目标物质的发光成像,获取传染病、内分泌、肿瘤等标志物的含量,从而完成检测。

3、现有的成像机构,由于滤光片通常设置在镜头的物镜端,而物镜端的尺寸通常比较大,大尺寸滤光片相应成本更高,因拍摄的需要切换不同的滤光片,而目前的操作为:先将位于物镜端拆下后,再安装所需的滤光片,如此,操作复杂,成本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成像机构滤光片切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成像机构,包括:

4、拍摄部、支撑部和镜头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拍摄部和镜头部之间,所述拍摄部的摄像头与镜头部的镜头处于同一中心线上;

5、所述支撑部内设有多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置于拍摄部与镜头部之间。

6、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与拍摄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支撑件分别与镜头部和安装台可拆卸连接。

7、可选地,所述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中设有可转动的支撑盘,多组所述滤光片沿周向设于支撑盘上。

8、可选地,所述支撑盘上设有多组安装槽,所述滤光片外侧设有与安装槽相配合的连接框,所述滤光片与支撑盘可拆卸连接。

9、可选地,所述上支撑件上设有用于带动支撑盘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

10、可选地,所述上支撑件中心位置设有轴承,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支撑盘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成像机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滤光片设置在拍摄部与镜头部之间,对滤光片的切换更方便,不需要拆下镜头部即可实现不同滤光片的切换。所需滤光片尺寸更小,便于降低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成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摄部、支撑部和镜头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拍摄部和镜头部之间,所述拍摄部的摄像头与镜头部的镜头处于同一中心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与拍摄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支撑件分别与镜头部和安装台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中设有可转动的支撑盘,多组所述滤光片沿周向设于支撑盘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上设有多组安装槽,所述滤光片外侧设有与安装槽相配合的连接框,所述滤光片与支撑盘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上设有用于带动支撑盘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中心位置设有轴承,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支撑盘连接。

7.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成像机构及成像设备,包括:拍摄部、支撑部和镜头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拍摄部和镜头部之间,所述拍摄部的摄像头与镜头部的镜头处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支撑部内设有多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置于拍摄部与镜头部之间。一种成像设备,包括上述的成像机构。本技术通过将滤光片设置在拍摄部与镜头部之间,对滤光片的切换更方便,不需要拆下镜头部即可实现不同滤光片的切换。

技术研发人员:孟诚卫,杨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天能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