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散热的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4880发布日期:2024-03-01 12:0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循环散热的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投影仪,特别涉及一种双循环散热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投影仪是一种利用光学放大成像原理进行工作的投屏设备,细微的灰尘颗粒掉落在投影仪的液晶屏幕上,经过放大后在成像屏幕上都会看到很明显的斑点,因此,一部分投影仪采用封闭式光路,以隔绝外部空气中的尘埃污染。

2、由于投影仪在工作时需要极高的亮度,为保证亮度输出,就必须采用大功率的光源,从而工作过程中光机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投影仪及内部元件处于高温下会影响亮度且减少使用寿命,因此散热对投影仪是十分重要的,而现有的封闭式光路的投影仪,与开放式光路的投影仪相比,散热效果较差。

3、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封闭式光路投影仪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解决封闭式光路投影仪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循环散热的投影仪。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循环散热的投影仪,包括外壳体和设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

3、在所述内壳体内部设有光路组件和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两侧的第一风机和第一散热器;

4、对向的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光路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光路组件和所述第一散热器之间形成第三通道;

5、所述第一风机的入风口从所述第一通道抽风将气流吹向所述第二通道到达所述光路组件,气流穿过光路组件后再依次经过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散热器后到达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形成封闭的内循环风道;

6、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至少一段穿过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

7、优选地,在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互相对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设置形成外循环风道。

8、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基板、内鳍片和外鳍片,所述内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由所述基板封闭;所述基板的一端与所述内鳍片相连且共同设置在所述内循环风道内,所述外鳍片与所述基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外鳍片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循环风道外。

9、优选地,所述外鳍片设置在所述外循环风道上,所述外鳍片包括第一外鳍片和第二外鳍片,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外鳍片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外鳍片,所述第二外鳍片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外鳍片的长度,相邻的外鳍片之间设有间隙。

10、优选地,所述光路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菲镜、液晶屏和后菲镜,所述液晶屏设置在所述前菲镜和所述后菲镜之间;在所述第二通道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与所述液晶屏相连且将流经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光路组件的气流分隔为左风道和右风道,所述分流结构用于分配通过所述光路组件的气流量。

11、优选地,所述左风道位于所述前菲镜与所述液晶屏之间,所述右风道位于所述液晶屏与所述后菲镜之间,流经所述左风道的气流量小于流经所述右风道的气流量。

12、优选地,在所述外壳体内还包括靠近所述光路组件一侧且与所述内壳体相连的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体和聚光光斗,所述聚光光斗安装在所述灯体与所述光路组件之间。

13、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散热器安装在所述灯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二风机和/或所述第二散热器位于所述外循环风道的出风方向上,用于对所述光源组件进行散热;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和所述出风口所形成的外循环风道气流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14、优选地,所述灯体、所述聚光光斗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为一体式的结构。

15、优选地,在所述内壳体上还安装有镜头,所述镜头位于所述灯体所在的光路方向。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循环散热的投影仪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包括外壳体和设于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在内壳体内部设有光路组件和第一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内壳体内部两侧的第一风机和第一散热器;对向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一风机之间形成第一通道,第一风机和光路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通道,光路组件和第一散热器之间形成第三通道;第一风机的入风口从第一通道抽风将气流吹向第二通道到达光路组件,气流穿过光路组件后再依次经过第三通道、第一散热器后到达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形成封闭的内循环风道;第一散热器的至少一段穿过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

18、可以理解地,内循环风道中气流的具体流向如下:第一风机的入风口从第一通道抽风将气流吹向第二通道到达光路组件,气流再依次经过第三通道、第一散热器后到达第一通道,由于内循环风道是完全封闭的,只有第一散热器的至少一段穿过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且第一散热器可以为铝制散热器,因此,在内循环风道内流动的热量将通过第一散热器传导至内壳体的外部,通过此设计,解决了封闭式光路投影仪散热结构复杂、散热效果较差、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在外壳体上设有互相对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组件依次设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进风口、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组件和出风口依次设置形成外循环风道。

20、可以理解地,进风口和出风口是互相对应的,而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组件设置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也即两者也是互相对应的,进风口、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组件和出风口依次设置所形成的外循环风道不需要经过任何弯道的阻挡,吹风散热的效能更高;第一散热器的至少一段穿过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即第一散热器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外循环风道上用于将内循环风道中光路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内壳体外,此时内循环风道的散热器恰好处在外循环风道的最佳位置,通过此设计,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2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第一散热器包括基板、内鳍片和外鳍片,内壳体上设有开口,开口由基板封闭;基板的一端与内鳍片相连且共同设置在内循环风道内,外鳍片与基板的另一端相连,外鳍片至少部分设置在内循环风道外。

22、可以理解地,基板将内壳体上的开口封闭,并且基板可以将内循环风道中光路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内壳体外;基板的一端所连接的内鳍片位于内循环风道上,外鳍片设置在基板的另一端,热量在通过第一散热器的内鳍片时会通过基板传导至外鳍片,从而将热量导出至内循环风道外。

23、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外鳍片设置在外循环风道上,外鳍片包括第一外鳍片和第二外鳍片,至少部分第一外鳍片之间设有第二外鳍片,第二外鳍片的长度短于第一外鳍片的长度,相邻的外鳍片之间设有间隙。可以理解地,在基板上设置较短的第二外鳍片,并且相邻的外鳍片之间设有间隙,可以使得在外循环风道上吹风散热的效率更高。

24、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光路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菲镜、液晶屏和后菲镜,液晶屏设置在前菲镜和后菲镜之间;在第二通道设有分流结构,分流结构与液晶屏相连且将流经第二通道和光路组件的气流分隔为左风道和右风道,分流结构用于分配通过光路组件的气流量。

25、可以理解地,分流结构可以将通过第二通道和光路组件的气流分隔为左风道和右风道,分流结构与光路组件中的液晶屏相连,而液晶屏又是放置在前菲镜和后菲镜之间的,因此分流结构可以将通过内循环风道的气流在第二通道和光路组件中由一段分为两段。

26、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左风道位于前菲镜与液晶屏之间,右风道位于液晶屏与后菲镜之间,流经左风道的气流量小于流经右风道的气流量。

27、可以理解地,后菲镜主要起到散射光的作用,可以将光均匀的投射在液晶屏上,而前菲镜则将受到光呈现鲜艳色彩后的液晶屏画面重新聚集到镜头上,由此可知,光源是依次通过后菲镜、液晶屏、前菲镜以后才到达镜头的,因此靠近后菲镜所产生的热量相对来说会更大,也即右风道所需要的气流量更大,分流结构分配通过光路组件的气流量,使得流经右风道的气流量大于流经左风道的气流量。

28、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在外壳体内还包括靠近光路组件一侧且与内壳体相连的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灯体和聚光光斗,聚光光斗安装在灯体与光路组件之间。可以理解地,光源组件与内壳体中靠近光路组件的一侧相连,其中,聚光光斗用于将灯体发出的光散射至光路组件。

29、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和第二风机,第二散热器安装在灯体的一侧,第二风机安装在第二散热器的一侧;第二风机和/或第二散热器位于外循环风道的出风方向上,用于对光源组件进行散热;进风口、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组件和出风口所形成的外循环风道气流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30、可以理解地,外循环风道是一条直线的风道,不会经过任何弯道的阻挡,可以将内循环风道中通过第一散热器中传导至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通过进风口、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组件和出风口所形成的外循环风道将热量通过出风口送至投影仪外,散热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31、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灯体、聚光光斗和第二散热器为一体式的结构。可以理解地,一体式的结构可以使得投影仪的整体布局更紧凑,体积更小巧轻便;此外,一体式的灯体、聚光光斗和第二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更好,在使用投影仪时,由第二散热器对灯体和聚光光斗进行散热的效率更高,使得灯体的寿命更长。

32、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仪,在内壳体上还安装有镜头,镜头位于灯体所在的光路方向。可以理解地,镜头固定安装在内壳体上,隔绝了外部空气进入到光机内部,杜绝空气中的灰尘粉末吸附到内壳体内部的光路组件上,保证了光学器件的洁净度,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显示效果保持一致,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