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2541发布日期:2024-02-09 12:1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子,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娱乐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科技产品。而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对大屏显示的需求越来越高。

2、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越来越大,显示面板越容易发生变形。而显示面积发生变形时,内部零件容易相互摩擦而造成显示面板出现红蓝斑或者其它不良显示,不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显示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该显示面板至少能够减少或避免隔离柱的活动端与透明的聚酰亚胺层相互摩擦造成损坏,进而能够减少或者避免造成显示面板出现红蓝斑或者其它不良显示,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可靠性。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包括第一面。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彩膜基板包括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中一者固设有隔离柱,另一者设有与隔离柱的活动端限位配合的限位部,限位部具有透光性。

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该显示面板受压发生变形时,能够通过隔离柱支撑彩膜基板与陈列基板,并利用限位部限制隔离柱的活动端进行移动,进而能够减少或避免因隔离柱的活动端的滑移而划伤透明的聚酰亚胺层。如此,该显示面积发生变形时,至少能够减少或避免隔离柱的活动端与透明的聚酰亚胺层相互摩擦造成损坏,进而能够减少或者避免造成显示面板出现红蓝斑或者其它不良显示,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可靠性。

6、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限位凹部,隔离柱的活动端能够插入限位凹部内,并与限位凹部限位配合。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柱包括第一柱体以及与第一柱体间隔设置的第二柱体,第一柱体的长度大于第二柱体的长度,限位凹部包括与第一柱体限位配合的第一凹槽以及与第二柱体限位配合的第二凹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二凹槽的深度。

10、和/或,所述第一柱体呈台柱状,且所述第一柱体的活动端为小端。

11、和/或,所述第二柱体呈台柱状,且所述第二柱体的活动端为小端。

12、和/或,所述第一凹槽呈梯形槽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为大端。

13、和/或,所述第二凹槽呈梯形槽状,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为大端。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柱体的活动端与第一凹槽的底部相接触时,第一柱体的外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的最小间隙为l1,l1≤5um。

15、和/或,当第二柱体的活动端与第二凹槽的底部相接触时,第二柱体的外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的最小间隙为l2,l2≤5um。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层,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开设于透光层。减少对液晶分子排列的影响,在cf膜面上涂一层透明树脂,实现整体平坦化同时起到保护rgb的作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光层包括树脂层,树脂层贴设于第一面,隔离柱固设于第二面。

18、和/或,第一柱体为主隔离柱,第二柱体为子隔离柱。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阵列基板包括板本体以及贴设于板本体的像素电路层,像素电路层设有第一面,以使树脂层贴设于像素电路层。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多个限位凸部,多个限位凸部沿同一圈形间隔设置形成限位空间,隔离柱的一端能够插入限位空间内,并与限位凸部限位配合。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夹设于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液晶层。

2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于壳体组件。

2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4、该电子设备通过壳体组件来承载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以方便用户进行观看。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能够减少或避免隔离柱的活动端与透明的聚酰亚胺层相互摩擦造成损坏,进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显示可靠性。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26、附图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凹部,所述隔离柱的活动端能够插入所述限位凹部内,并与所述限位凹部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柱包括第一柱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柱体间隔设置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柱体的长度,所述限位凹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柱体限位配合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柱体限位配合的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柱体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的最小间隙为l1,l1≤5u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层,所述第一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透光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包括树脂层,所述树脂层贴设于所述第一面,所述隔离柱固设于所述第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板本体以及贴设于所述板本体的像素电路层,所述像素电路层设有所述第一面,以使所述树脂层贴设于所述像素电路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多个限位凸部,多个限位凸部沿同一圈形间隔设置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隔离柱的一端能够插入所述限位空间内,并与所述限位凸部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液晶层。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包括第一面。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彩膜基板包括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中一者固设有隔离柱,另一者设有与隔离柱的活动端限位配合的限位部,限位部具有透光性。该显示面板至少能够减少或避免隔离柱的活动端与透明的聚酰亚胺层相互摩擦造成损坏,进而能够减少或者避免造成显示面板出现红蓝斑或者其它不良显示,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艳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